孙嘉斌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培养的实践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医师的临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我院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培养工作,就课程设置、实践要求、科研能力培养、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学位论文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鞠学红管英俊张金宝孙嘉斌朱红王雪净杜红梅
- 关键词:同等学力专业学位硕士
- MBBS项目来华医学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7
- 2016年
- 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项目(MBBS)作为我国医学类来华留学的新兴品牌项目,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难点问题。本文结合地方医学院校MBBS项目教育管理工作实践,进行了难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尤其是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MBBS项目留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
- 李春祖刘波刘婷婷孙嘉斌李春玲程斌于丽
- 严把选题关,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被引量:1
- 2010年
-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体现研究生学术能力、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文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探讨了严格学位论文选题环节对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的作用,揭示了选题的基本原则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孙嘉斌唐瑛管英俊鞠学红
- 关键词:学位论文
- 正交试验优选牛蒡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被引量:4
- 2010年
- 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牛蒡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20为最佳提取工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简单,快捷,可作为牛蒡根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之一。
- 程远征张丽平孙嘉斌阎芳于康
- 关键词:牛蒡根黄酮正交设计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考核体系的构建
- 2015年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师为目标,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力。结合潍坊医学院近年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考核的研究,本研究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 朱红王德伟鞠学红张金宝孙嘉斌
-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 蛛网膜下腔注射多巴胺对痛觉调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多巴胺(DA)对痛觉的调制作用。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40只,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痛阈,以电刺激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玻璃微电极引导尾核痛兴奋神经元(PEN)的放电。结果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DA后,可使大鼠痛阈明显升高,尾核PEN诱发放电频率减少,潜伏期延长。DA作用高峰出现在注药后4min,与注药前比较痛阈增加(73.15±3.78)%(P<0.01),PEN放电频率抑制率为(81.98±9.03)%(P<0.01)。上述效应可被腹腔内注射DA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所阻断。结论在脊髓水平注射DA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DA作用于脊髓神经元的DA受体,抑制了伤害信息向脑的传递。
- 王鲁娟王亚南孙嘉斌鲁洪王凤斌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多巴胺痛觉调制
- 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和ITP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在治疗NHL和ITP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及其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应用利妥昔单抗初治B细胞系CD20阳性NHL及难治性ITP患者资料,分析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注反应,多出现于第1次静脉滴注。结论: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NHL和ITP时,应严密监护,保证用药安全。
- 唐瑛孙嘉斌王海英王鲁娟刘永崔为发王占聚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非霍奇金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雌激素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绝经后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基因表达和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RT-PCR法检测NF-κB基因的表达,利用放免法检测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雌激素组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表达明显减弱(P<0.01),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雌激素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表达,降低TNF-α含量,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王德伟朱红孙嘉斌
- 关键词:雌激素脑缺血-再灌注NF-ΚBTNF-Α
- 巨幼细胞性贫血伴创伤弧菌感染1例
- 2024年
-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革兰阴性嗜温、嗜盐、嗜碱型海洋致病菌,在需氧和厌氧环境均能生长,存在于世界各地温暖沿海地区的微咸水地区[1]。创伤弧菌可在伤口暴露于受污染的海水后引起皮肤感染,也可通过食用受污染的生海鲜或未煮熟的海鲜导致原发性败血症[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合并创伤弧菌感染的诊治并进行文献复习。
- 魏睿莉付婕婷高晓晓孙嘉斌唐瑛
-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创伤弧菌
-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40名健康成人和92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Foxp3+ 、CD4+ CD25+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D4+ Foxp3+ 、CD4+ CD25+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在健康成人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都有表达。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Foxp3+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白血病两种亚型ALL、ANLL间,以及ANLL中的四种主要亚型(M2、M3、M4、M5)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4+ Foxp3+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4+ CD25+ Tregs可能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抑制并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 唐瑛崔为发刘永刘慧荣王占聚王海英孙嘉斌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