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菊芳
- 作品数:72 被引量:90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美罗培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8
- 2001年
-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 (MEM)治疗重症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IPM/C)为对照药在肺部感染、腹腔和血行感染的住院患者中进行一项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 ,同时单以MEM治疗医院获得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结果 :共有 114例可评价病例进入本项研究 ,包括肺部感染 5 4例 ,化脓性腹膜炎 16例、胆道感染 2 1例、败血症2 0例和化脓性脑膜炎 3例。其中接受MEM者 5 8例 (包括非对照研究的 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 ) ,接受IPM/C者 5 6例。MEM与IPM /C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总有效率各为 87.3 % ( 4 8/ 5 5 )和 87.5 % ( 4 9/ 5 6) ,治愈率 70 .9% ( 3 9/ 5 5 )和 62 .5 % ( 3 5 /5 6)。细菌清除率MEM组 83 .9% ( 4 7/ 5 6) ,IPM /C组 87.9% ( 5 1/ 5 8)。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少见而轻微 ,呈一过性 ,发生率各为 3 .1% (MEM组 )和 3 .3 % (IPM/C组 ) ;考虑为与药物有关的实验室异常者分别为 6.2 % (MEM组 )和 6.6% (IPM/C组 )。上述结果经统计学分析 ,其差别均无显著性。 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经MEM治疗后痊愈 1例、显效 2例 ,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临床和实验室不良事件。结论 :美罗培南是治疗肺部、腹腔、血行感染重症患者的安全而有效的药物。本药治疗医院获得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值得进?
- 张婴元徐艳吴菊芳花天放周柱颜式可郑丽叶吴卫红汪复
- 关键词:美罗培南细菌性感染疗效安全性药物敏感试验
- 口服安美汀片10010例不良反应观察
- 2001年
- 目的 :了解我国免做青霉素皮试口服安美汀片的安全性。方法 :患有各种感染的患者 ,口服安美汀每日 3次 ,每次 3 75mg ,疗程 5d,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0 0 10例患者中 ,出现不良反应与服药很可能有关者 2 12例 ,可能有关者 163例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3 .8% ( 3 75 / 10 0 10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昏及皮疹。结论 :在服药前详细询问病史、排除β内酰胺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以及过敏体质者 ,在医护人员观察下服用第一剂 。
- 吴菊芳张婴元汪复称慧英黄仁甫周柱华尔铨张林宝夏锡荣黄远成
- 关键词:口服感染性疾病皮肤过敏试验
-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下呼吸道及尿路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加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继以口服序贯治疗。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4%(110/119)和91.2%(114/12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两组有效率为94.2%(65/69)和90.2%(65/72),尿路感染两组有效率为90.0%(45/50)和92.5%(42/72),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两组总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0%(78/83)和88.0%(81/92),其中尿路感染细菌清除率为89.2%(33/37)和92.9%(39/4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试验组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清除率为97.8%(45/46),高于对照组的84.3%(43/51),差异有显著性;(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38/1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13/129);两组不良反应均系轻度,患者可耐受,无中途停药者。两组实验室检查异常者分别占24.8%(30/121)和22.1%(27/122),均系轻度并呈一过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注射剂静脉给药用于全身症状明显感染的初期治疗可使病情早期缓解,继以口服完成疗程,可获良好疗效;加替沙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仿,虽不良反应多于对照组,但均属轻度并可为患者耐受。
- 杨帆吴菊芳张婴元陈楠周新唐英春施毅周乐吴培澄汪复
- 关键词: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细菌性感染
- 加替沙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加替沙星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体内过程 ,据此拟定用于中国人的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方法 :加替沙星口服单剂和多剂药代动力学研究分别在 9名和 8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尿标本药物浓度。结果 :①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加替沙星 2 0 0、4 0 0和 6 0 0mg后体内过程均符合血管外二房室模型 ,平均高峰血药浓度分别为 2 .39、4 .2 9和 6 .5 1mg/L ,于给药后 0 .83~ 1.33h到达 ;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15 .4 4、34.12和 5 4 .95h·mg/L ;平均血清消除半衰期为 7.38、7.82和 7.5 6h ;72h尿中药物平均累积排出率分别为 82 .5 1%、82 .0 3%和 79.15 %。血药浓度和AUC与剂量间呈线性相关 ;②受试者多剂空腹口服加替沙星 4 0 0mg后 ,末剂给药后的体内过程与首剂给药后者相同 ,均符合血管外二房室模型。首剂和末剂给药后的平均高峰血药浓度分别为 3.98mg/L和 4 .76mg/L ;平均达峰时间为 1.5 6h和 1.31h ;平均AUC为 33.5 9h·mg/L和 35 .87h·mg/L ;平均血清消除半衰期为 7.6 0h和 8.0 5h ;除末剂cmax和AUC值均较首剂为高 (P <0 .0 5 )外 ,其余主要药动学参数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③除多剂给药的 1名受试者出现一过性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升高外 。
- 施耀国张菁郁继诚郭蓓宁曹国英吴菊芳汪复张婴元
- 关键词:加替沙星药代动力学
- 国产氨曲南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被引量:5
- 1998年
- 以国产氨曲南注射剂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呼吸道、泌尿道、腹腔、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等患者共71例,评价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以氨曲南进口品为对照药,在64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国产氨曲南治疗各类感染的总有效率为88.7%,细菌清除率为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两组差异无显著性。MIC测定结果显示氨曲南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具高度抗菌活性,与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相仿,对大肠杆菌的活性明显高于环丙沙星。本研究结果显示国产氨曲南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其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品相仿。
- 李光辉张婴元刘珂刘珂郑丽叶花天放陈楠郑丽叶吴菊芳黄华瑞
- 关键词:氨曲南革兰氏阴性杆菌药物疗法
-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万古霉素治疗血流感染6例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增大万古霉素剂量治疗血流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患者,检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并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增大万古霉素剂量,治疗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血流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中血流感染病原菌均为MRCNS,除1株人葡萄球菌的万古霉素MIC值为1 mg/L,其余菌株的万古霉素MIC值均为2 mg/L。常规剂量(2 g/d,或1.5 g/d)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平均值为(3.84±1.42)mg/L,高剂量(3 g/d)万古霉素谷浓度平均值为(9.13±4.88)mg/L。常规剂量时平均万古霉素曲线下面积(AUC)与MIC浓度比值(AUC/MIC)为152±39,高剂量用药时平均AUC/MIC为197±44。6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肾功能损害。6例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后3例临床和细菌学治愈,3例无效。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肾功能正常的MRCNS血流感染患者时,建议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调整患者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以达到目标治疗浓度。
- 张慧芳汤荣舒文王瑞兰梁晓宇杨洋吴菊芳张菁
- 关键词:治疗药物浓度监测血流感染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肾毒性
- 外科急腹症腹腔感染的细菌学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外科急腹症腹腔感染致病菌的主要类型、药物敏感性变化,指导外科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2003年9月-2005年3月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均在手术中取腹腔标本行细菌学检测,并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术中腹腔细菌培养阳性率51.3%。不同急腹症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有差异。②腹腔感染革兰阴性(G-)菌前4位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G+)菌以肠球菌为主。③G-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已有部分耐药,可能与产超广谱酶(ESBL)菌株的增多有关;G+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但对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100%敏感。结论:①内源性感染和混合感染仍是急腹症外科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特征。②应重视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的发展速度。
- 周竹超蔡振鑫倪泉兴吴菊芳
- 关键词:急腹症致病菌抗生素
- 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方法,用于临床上该药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以地西泮为内标,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准确度。建立的方法用以测定5例口服或静脉滴注伏立康唑的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血浆样品线性范围为0.1~50mg/L,r2=0.9993;平均萃取回收率为107.6%;低、中、高浓度血浆样品日内、日间RSD≤4.8%和≤6.3%;血浆样品处理前、后放置24h后的回收率为95.7%~102.3%,92.7%~101.2%;-80℃冻融3次后回收率为81.0%~97.0%,-40℃冻融3次后回收率为88.3%~98.8%;测定5例患者伏立康唑谷浓度范围为0.348~3.596mg/L。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特异性强、快速,适用于伏立康唑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以该方法测定5例患者血药浓度,结果差异大,提示应进行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实属必要。
- 武晓捷董晓易陈轶坚张菁施耀国吴菊芳张婴元
- 关键词:伏立康唑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 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43
- 1998年
- 目的为防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调查华山医院1995年临床分离到葡萄球菌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了临床分离菌株,以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药敏。结果发现87.8%的金葡菌感染和82.4%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属医院感染,引起医院感染的金葡菌和C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2.1%和62.9%。金葡菌感染多发于下呼吸道(42.6%)和尿路(20%)。结论CNS可引起尿路、血液、静脉留置针有关的感染。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葡萄球菌大多呈多重耐药。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接受介入诊疗操作、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长等可能是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 李胜利张婴元吴菊芳周乐汪复
-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细菌药敏葡萄球菌流行病学
- 国产头孢三嗪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1990年
- 头孢三嗪属第三代头孢菌素,本课题对国产头孢三嗪的临床药理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给8名健康志愿者肌注、静注、静滴本品1g后,血药峰浓度分别为124.6mg/l、182.9mg/l、156.3mg/l,肌注后的达峰时间(tmax)为1.9h,肌注的生物利用度达97.1%。肌注国产品和进口品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途径给药后的消除半衰期均为8h左右。给药后48h尿中排出给药量的40%左右,尿药浓度高而持久。
- 王子平张婴元吴菊芳张菁郁继诚王宇倩戴自英
- 关键词:头孢三嗪药物动力学参数尿药浓度第三代头孢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