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大天

作品数:42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成矿
  • 14篇地质
  • 9篇矿床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7篇找矿
  • 7篇资源潜力
  • 7篇锆石
  • 6篇年代学
  • 6篇金矿
  • 6篇北部
  • 5篇流体
  • 5篇矿产
  • 5篇火山岩
  • 4篇地质特征
  • 4篇地质意义
  • 4篇岩体
  • 4篇铀矿
  • 4篇山岩
  • 4篇热液

机构

  • 35篇中国地质调查...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沈阳地质调查...
  • 5篇辽宁省第六地...
  • 2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地质矿产部
  • 1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江苏省地质勘...
  • 1篇中钢集团天津...
  • 1篇贵州省地质矿...

作者

  • 42篇吴大天
  • 20篇许逢明
  • 18篇赵院冬
  • 15篇周永恒
  • 14篇王奎良
  • 11篇吴涛涛
  • 11篇赵君
  • 10篇李士超
  • 10篇柴璐
  • 6篇孙巍
  • 6篇车继英
  • 5篇鲍庆中
  • 4篇孙求实
  • 2篇徐鸣
  • 2篇邵俭波
  • 2篇刘凯
  • 2篇胡鹏
  • 2篇王天刚
  • 1篇张森
  • 1篇张达

传媒

  • 5篇中国矿业
  • 4篇地质与勘探
  • 4篇地质与资源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矿床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2篇西北地质
  • 2篇矿产勘查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山东国土资源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达加斯加Tsaratanana绿岩带地质组成和主要矿产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马达加斯加岛中北部地区发育三条南北向展布的绿岩带,统称为Tsaratanana绿岩带。该带形成于晚太古界,主要由镁铁质和长英质片麻岩、片岩组成,在晚元古界遭受强烈的岩浆侵入,并发生变质变形作用,对其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可以为研究地球早期信息和罗迪尼亚、冈瓦纳等超大陆的演化提供信息。该绿岩带蕴藏丰富的金、铁、铬铁、镍、钒钛等矿产资源,其中与太古代变质岩系有关的有石英脉型金矿和BIF铁矿,而铬铁矿、镍(钴)、钒钛磁铁矿等与晚元古界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有关。另外,还有大量的残积型-冲积型砂金矿。
赵院冬吴大天赵君许逢明王奎良周永恒
关键词:绿岩带地质组成金矿铬铁矿钒钛磁铁矿
大兴安岭北段免渡河地区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确定大兴安岭北段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背景,对免渡河地区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307~308 Ma,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主量元素特征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富碱(全碱=7.28%~9.08%)、高钾(K_(2)O=3.45%~5.54%)和弱过铝质(A/CNK=1.02~1.19)特征,属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29~0.77),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和轻稀土元素,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元素.此外Hf同位素特征显示,ε_(Hf)(t)值为介于+7.7~+12.5,t_(DM2)年龄介于501~764 Ma,表明岩浆来源于新元古代晚期下地壳新增生的角闪岩相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并经历了显著的结晶分离过程.结合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区域地质特征,认为免渡河地区二长花岗岩是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贴后的后碰撞阶段的产物.
许逢明孙巍吴大天王奎良周永恒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
马达加斯加阿巴通德拉扎卡地区钒钛磁铁矿床地质及物化探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阿巴通德拉扎卡地区钒钛磁铁矿位于马达加斯加中部,产在稳定太古代Manampotsy组Ma4地层中,矿体品位高,规模大.矿区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经工程验证为大型岩浆型钒钛镁铁矿床.
赵君汪月华许逢明吴大天李士超胡建飞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化探异常磁异常
钒钛磁铁矿床的透岩浆流体成矿模型——来自马达加斯加扎卡岩体的证据被引量:3
2017年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赋存于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的钒钛磁铁矿床的成因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类矿床的资源勘查造成了困惑。因此,阐明镁铁-超镁铁侵入体中成矿物质大规模聚集的机理依然是矿床学界和勘查学界面临的重要科学前缘问题。马达加斯加中北部Alaotra湖地区的扎卡岩体是一个赋存有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的典型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已探明铁矿石远景资源量8亿t(含333),伴生钛6000万t,伴生钒230万t,为阐明钒钛磁铁矿床的成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报道了扎卡岩体的地质学、矿体地质学、岩相学、矿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得出以下认识:(1)扎卡岩体发育韵律性火成层理,为一个典型的镁铁质层状岩体,但伟晶岩可构成独立的侵入单元;(2)矿体主要赋存在层状岩体中,可划分为整合型、不整合型和伟晶岩型等3种不同的类型;(3)辉长岩具有橄榄石→斜长石→单斜辉石或橄榄石→斜长石+单斜辉石的结晶顺序,暗示扎卡岩体为一浅成层状岩体,岩浆侵位深度约3 km;(4)矿石矿物与硅酸盐矿物呈热力学不平衡关系,且与含水暗色矿物平衡共生,暗示成矿作用发生在岩浆演化晚期的富含挥发分环境;(5)致密块状铁矿石的REE四分组效应也表明成矿过程伴随着富F、Cl等组分的流体活动。据此,本文提出扎卡岩体中钒钛磁铁矿床的形成与透岩浆流体过程有关。
吴大天吴大天周永恒赵院冬许逢明许逢明
关键词:镁铁-超镁铁岩透岩浆流体
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铀成矿特征与规律
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与中国东北相毗邻,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成矿地质背景.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近年来加大了铀矿的找矿与普查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果,尤其是艾利康钾交代岩型铀矿床及玄武岩盖层下的古河谷型铀矿床.截止2016年,...
周永恒吴大天吴涛涛刘金龙柴璐
关键词:铀矿床成矿特征找矿标志
锆石U-Pb定年对大兴安岭东北部“兴华渡口群”形成时代和组成的约束被引量:14
2017年
兴华渡口群等大兴安岭北部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组成和演化对于确定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的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是近年大兴安岭北部基础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次工作通过对黑河北部石灰窑—明智山一带的兴华渡口群二云石英片岩和"混合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发现该变质岩系并非前寒武纪变质岩,而是由早古生代碎屑沉积岩(或变质岩)和晚古生代岩浆岩经后期构造岩浆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构造杂岩。其中二云石英片岩中具有岩浆成因特征的碎屑锆石核部年龄主要存在401~427 Ma、442~448 Ma、473~517 Ma、639~714 Ma、757~818Ma、896~933 Ma和1704~1751 Ma 7个年龄组,其中473~517 Ma段碎屑锆石的峰最明显,与早古生代多宝山组岛弧火山岩等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形成时间相一致,其他年龄组亦在区域上其他地区有报道,这表明该变质岩的原岩物源来源较广泛,不仅有元古宙岩浆岩和变质岩系,还有大量的早古生代岩浆岩,因此其原岩形成时代不应是前寒武纪,而是早古生代。根据碎屑锆石最小峰值年龄,本次工作推断该二云石英片岩原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应不早于416Ma,另外大量的元古宙碎屑锆石表明区域上可能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对所谓混合岩的调查发现其应为发生动力变质的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其中岩浆锆石(304.5±3.1)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反映花岗岩形成于晚石炭世晚期,该期花岗岩为晚古生代兴安地块东缘花岗岩带的一部分。
赵院冬许逢明车继英王奎良李士超吴大天
关键词:前寒武纪碎屑锆石岩浆锆石U-PB测年
非洲大陆构造单元划分被引量:10
2022年
非洲大陆地质演化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非洲大陆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构造单元特征进行简要总结。非洲大陆跨特提斯和冈瓦纳两大构造域,大部分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覆盖层和泛非构造带组成。根据非洲大陆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非洲大陆划分为2个一级构造单元,10个二级构造单元和55个三级构造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较全面地概括了非洲大陆的地质面貌。
胡鹏任军平向鹏古阿雷王建雄王杰吴大天向文帅孙凯赵凯刘晓阳姜军胜曾威曾国平张航刘江涛周佐民
关键词: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
大兴安岭东北部受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型热液型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以二十四号桥金矿床为例
2014年
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的呼玛地区金矿产资源丰富,发育大小金矿床(点)几十处,是'黑龙江金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前人对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研究不足,仅限于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严重制约本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总结和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为此,本文通过对位于呼玛南部地区受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的二十四号桥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研究,探讨了其成矿作用过程,为研究成矿规律提供依据。
李士超赵院冬许逢明王奎良赵君吴大天孙求实
关键词:金矿床贵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热液型
巴布亚新几内亚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2025年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缘,由3个构造单元组成。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发育两种金矿化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2015—2018年开展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在高地地区、巴布亚半岛和新几内亚群岛采集了1399件水系沉积物样品。文章研究了巴布亚新几内亚金的地球化学背景、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潜力。巴布亚新几内亚金含量为0.2~6188.0 ng/g,中位数(地球化学基准值)为1.5 ng/g,高于大陆地壳金元素丰度,略低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金地球化学基准值。由于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碱性侵入岩和碱性火山岩,由巴布亚褶皱带、新几内亚逆冲带、奥罗褶皱带、东部褶皱带、东巴布亚复合地体、巴布亚群岛、伯瓦尼-托里塞利地体和菲尼斯特雷地体组成的中央弧陆碰撞带的金基准值高于美拉尼西亚岩浆弧。地球化学图中,新几内亚逆冲带的钙碱性侵入杂岩体、美拉尼西亚岩浆弧中的钙碱性侵入杂岩体和富钾火山-侵入杂岩体与高金含量的区域具有高度耦合对应关系。这次工作圈定了7处金地球化学省和9处金地球化学异常区,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逆冲带。8处异常区均具有发育浅成低温热液型或斑岩型金矿的潜力,可作为下一阶段巴布亚新几内亚金矿找矿方向。
徐鸣隰弯弯赵宇浩Conrad KUMUL吴大天Nathan MOSUSU王天刚朱意萍姚仲友
关键词:斑岩型
小兴安岭西北部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17年
通过对出露于小兴安岭西北部白石砬子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查明该地区存在一套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少量闪长岩为组合的花岗岩,锆石U-Pb LA-ICP-MS测年分别获得(171.1±1.3)、(173.9±3.9)、(178.3±1.5)和(169.1±6.2)Ma的岩体侵位年龄,证明其形成于早—中侏罗世。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判别该花岗岩组合具有高Al_2O_3型T_1T_2G_1花岗岩特征,整体具有富硅、富铝,钠质,贫铁、镁、钛,属于偏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富集Rb、Ba、Th、U、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Eu具有轻微负异常的特点,与安第斯I型花岗岩具有相似性。其低Sr/Y值、(La/Yb)N值,弱或无负δEu异常等特征反映源区残留相矿物以角闪石、辉石为主,有少量斜长石,石榴石可能有少量残留。岩体露头有闪长质岩浆与英云(花岗)闪长质岩浆两种不完全机械混合的现象,反映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不同源区。另外,岩体不规则侵入元古宙地层(兴华渡口群和落马湖群)和岩浆中残留有大量早期捕获锆石,说明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同化混染作用。综合研究认为,该早—中侏罗世TTG岩浆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作用密切相关,反映侏罗纪蒙古—鄂霍茨克洋存在向南侧微陆块的俯冲作用。
赵院冬车继英吴大天许逢明赵君李士超
关键词:俯冲作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