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华
- 作品数:40 被引量:64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省际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基于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科学分析和刻画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根据空间偏微分方法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非均衡问题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全国和四大区域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出多极化分布的趋势,绝对差异在扩大;服务业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贸易开放度、城镇化水平和财政支出等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区域内正向溢出效应,同时人均GDP、服务业增长、对外投资和人力资本产生显著的区域间负向溢出效应。
- 陈景华王素素
-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
- 行业差异、全要素生产率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服务业行业面板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1
- 2015年
- 文章将前沿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应用到对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利用中国服务业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文章实证结果表明:行业生产率是影响服务业OFDI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服务企业OFDI不存在明显的跟随本国客户的特征;另外,中国服务企业OFDI呈现出区别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即使在不具有经济优势的前提下也同样会开展OFDI,这与发展中国家OFDI的实践是一致的。
- 陈景华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
- 企业异质性视角下服务业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的选择——基于服务业细分行业的理论与经验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不同服务行业内企业异质性的来源不同,导致企业对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的选择不同。知识和研发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内,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会选择跨国并购,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会选择绿地投资;人力资源和广告营销密集型行业内,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会选择绿地投资,而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实践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国不同服务行业的企业进行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 陈景华
- 关键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异质性绿地投资跨国并购
-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23年
-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 陈景华辛雨
- 关键词:数字经济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被引量:300
- 2020年
- 研究目标:测算2004~2017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分析全国各区域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及演进趋势。研究方法: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进行测算;采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刻画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布动态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整体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表现良好,协调发展问题突出;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阶梯分布的特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态势,同时全国及四大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绝对差异也在逐步缩小。研究创新:构建了包含创新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及共享性共5个子系统41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从时空特征、区域差异及演进趋势等维度对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价值: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找出发展优势和短板,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陈景华陈姚陈敏敏
- 关键词:熵权法
- 中间投入品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理论与实证被引量:9
- 2007年
- 从理论上讲,中间投入品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型劳动的相对工资都有所提高,并且使各国对技术型劳动/非技术型劳动的相对需求都增加。本文从中国制造业的角度来研究中间投入品贸易对制造行业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证明中间投入品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收入分配的影响很大。
- 陈景华
- 关键词:中间投入品收入分配
- 中间投入品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理论与实证
-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是贸易自由化,而贸易自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为载体。国际产业转移的盛行带来中间投入品贸易的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表现则是加工贸易份额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
- 陈景华
-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相对工资
- 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2005~2016被引量:18
- 2019年
-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研究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利用核密度的估计方法分析四大区域服务业FDI分布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FDI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东北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最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区域内差异相对较小;东-西以及中-西的区域间差异在扩大,区域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来源;整体来看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绝对差异在缩小。研究创新:基于四大区域视角,揭示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并分析其分布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价值:刻画中国服务业FDI分布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规律,为服务业开放条件下的服务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 陈景华王素素陈敏敏
- 关键词:服务业FDI核密度估计
- 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水平及区域差异被引量:8
- 2024年
- 文章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通过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态势和空间格局,探讨了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呈稳步上升态势,不过区域间差异明显。从东西向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相对领先,西部和东北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区域间差异是东西向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分南北来看,人口高质量发展呈“南高北低”且不断分化的态势,区域内差异是南北向区域分化的主要原因。整体来看,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是区域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文章建议合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统筹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更高质量、更为协调、更加可持续发展。
- 陈景华毛开元孟凡诚刘华军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的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
- 2025年
- 提升绿色创新转化效率是黄河流域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基于沿黄城市群7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空间核密度估计及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可以探究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的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稳步提升,科技研发阶段效率波动式上升,绿色转化阶段效率较低但增长显著,呈现出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为引领,各城市群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沿黄城市群绿色创新转化效率的稳定性较强,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与收敛趋势,济南、青岛、西安等城市绿色创新转化高地逐步形成,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数字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规制能显著提升绿色创新转化效率,随着分位点的提升,影响效应持续增强,一定程度上导致区域差异的形成;促进金融发展、加强市场自由度、强化政策支持在各分位点处的影响效应不一致。在空间层面,仅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政策支持、环境规制、市场自由度、产业结构与数字技术呈现“逐底竞争”“以邻为壑”的特征,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需着力强化驱动因素的空间协同效应。
- 陈景华刘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