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水龙
- 作品数:54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北京友谊医院:协同发展为消化学科建设注入新活力
- 2022年
- 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来了一名东部城市转来的14岁女性患者,外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不除外”,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病情仍持续恶化,并出现了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医院迅速组建专家团队,通过详细了解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专家们发现了与年龄和胆红素水平不相符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偏低、尿酸偏低和可疑的溶血性贫血。
- 郭水龙时圣周雪莹
-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溶血性贫血胆红素水平
- 胃癌相关mir-148a靶向调控胃泌素受体CCKBR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miR-148a与胃泌素受体CCKBR的调控关系,并分析其调控结合位点。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人CCKBR 3’UTR上miR-148a的结合位点;利用PCR扩增miR-148a前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Northern Blot检测miR-148a真核表达载体的表达;构建CCKBR 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检测分析miR-148a对CCKBR基因表达的调控和结合位点;Western Blot检测miR-148a过表达对CCKBR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在人CCKBR 3’UTR上找到3个miR-148a的潜在结合位点;miR-148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胃癌细胞后可显著过表达;miR-148a通过人CCKBR 3’UTR上423bp处的结合位点抑制CCKBR的基因表达;miR-148a过表达显著抑制胃癌细胞中CCKBR的蛋白表达。结论 CCKBR是胃癌相关miR-148a的靶基因,miR-148a通过其3’UTR上的结合位点抑制CCKBR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提示miR-148a可能通过调控CCKBR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 郭水龙朱圣韬李鹏王拥军王民邢洁郭庆东孙秀梅张澍田
- 关键词:胃泌素受体胃癌
- 一种胃液或胃液中细胞外囊泡的保存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胃液或胃液中细胞外囊泡的保存方法,所述的保存方法包括将胃液稀释后,调节pH至6‑8,进行液氮速冻后保存在‑90℃~‑70℃。该保存方法实现胃液或胃液中细胞外囊泡的长期保存,保存时间超过1个月,胃液中细胞外...
- 郭水龙吴桐闵力邵琳琳菅雨馨郭晓爽
- 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模式下的资源共享现状调查
- 2024年
- 目的 调查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中心的资源共享现状,为探索建立学科协同中心资源共享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6月至7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消化协同中心组成单位的消化科室609名医生中随机选取169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共享意愿、共享平台的知晓情况、共享参与情况及共享的满意度。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65份,有效回收率为97.6%。不同职称医生参与资源共享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程度、职称医生参与共享频率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程度医生共享单位数量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科室有奖惩机制和调查对象参与过资源共享是有助于提升协同中心资源共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北京市属医院消化内科学科协同中心的资源共享已初见成效,期望未来可以将消化内科学科协同中心资源共享经验推广至更多临床学科。
- 王琳张倩郭水龙
- 关键词:资源共享消化内科
-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建设机制初探
- 为全面提升市属医院核心竞争力,加速医学科技创新,实现市属医院消化学科跨越式发展,依照《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关于医学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1]、《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医学学科协同发展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
- 许腾飞郭水龙尤红刘茉
- 关键词:医院管理消化内科协同创新远程医疗
- 用于结直肠癌风险预测的糖代谢分子标记物组合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直肠癌糖代谢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模型与TNM分析、经典基因突变、免疫浸润等疾病特征均有相关性,为预后判断以及治疗靶点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
- 杜风郭水龙朱圣韬李鹏张澍田苏珈仪冀旭
- 真实世界研究中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及其伦理审查被引量:6
- 2022年
- 人类遗传资源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真实世界研究中的人类遗传资源,通过分析真实世界研究的现状及特征,发现真实世界研究的数量逐年增多,且具有不可控因素较多、证据形成要求严格、信息易获取与泄露的特征。结合真实世界研究的特征,将真实世界研究中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总结为研究开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利益分享中的公平与公正三方面问题,对应提出伦理审查要点为科学合理性、充分知情、隐私和数据安全及利益相关者。除此以外,应充分发挥伦理审查的研究准入与过程监管职责,通过加强培训与过程管理引导研究者充分利用人类遗传资源,进一步推动真实世界研究规范开展。
- 邢荔函黄樱硕崔焱李悦左旭郭水龙
- 关键词:伦理审查伦理问题
- 血管新生抑制因子软骨调节素I前体蛋白的剪切加工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参与血管新生抑制因子软骨调节素I(ChM-I)前体加工的前蛋白转化酶(PCs)的种类及其作用,探讨ChM-I蛋白的翻译后加工成熟机制。方法构建ChM-I前体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多种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裂解液和培养基上清中ChM-I的表达变化;将ChM-I前体蛋白表达质粒与5种不同前蛋白转化酶表达质粒在ChM-I前体加工缺陷型细胞COS7中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裂解液和培养上清中ChM-I蛋白的表达。结果 ChM-I前体荧光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可在多种细胞系中表达ChM-I前体蛋白;ChM-I前体蛋白在COS7细胞中无法被有效地剪切加工成成熟ChM-I蛋白,可作为ChM-I加工缺陷型细胞使用;除PACE4以外,Furin、ΔFurin、PC5A和PC7均能显著提高培养液上清中ChM-I的含量,并缓解过量表达的ChM-I前体在细胞中的堆积。结论PCs中的Furin、PC5A和PC7能将过表达的ChM-I前体酶切加工为成熟ChM-I,提示Furin、PC5A和PC7可能在ChM-I蛋白剪切加工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郭水龙朱圣韬李鹏王拥军王民邢洁郭庆东孙秀梅张澍田
- 关键词:前体蛋白
- 三种内镜下胃黏膜形态表现诊断萎缩性胃炎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观察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患者根据内镜下表现分三组:第1组为内镜下胃窦黏膜表面呈弥漫颗粒样改变的患者,在胃黏膜颗粒样改变的区域取活检两块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及病理加嗜银染色检测;第2组为在胃窦部有大片灰白区域,其中可透见血管,活检两块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及病理加嗜银染色检测;第3组为黏膜变薄变白的区域,明显低于周围发红黏膜,分界明显。分别在黏膜变薄和周围黏膜发红两个区域各活检两块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及病理加嗜银染色检测。尿素酶和组织嗜银染色均阳性者判断为胃Hp感染。比较三组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比较三组胃黏膜形态表现Hp感染的差异性。结果第1组85例,病理结果:Hp阳性率88.3%,萎缩性炎25.8%,肠化生11.1%,异性增生4.4%;第2组108例,病理结果:Hp阳性率31.5%,萎缩性炎49%,肠化27.8%,异性增生10.2%;第3组15例,Hp阳性率26.7%,萎缩性炎93.3%,肠化60%,异性增生26%。第1组与第2组比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萎缩性胃炎均有差异性(P<0.05),第3组与第1组及第2组之间比较萎缩性胃炎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界限明显的胃黏膜变薄伴血管透见表现可以作为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下特异性表现;随萎缩率增高,Hp感染率反而下降。
- 牛应林李文燕周巧直翟惠虹董宁宁郭水龙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内镜幽门螺杆菌
- 临床研究中电子知情同意受试者首选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调查受试者对电子知情同意使用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电子知情同意未来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临床研究协调员向受试者发放,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受试者首选电子知情同意的影响因素。结果使用过电子知情同意的受试者中对电子知情同意整体满意度均呈正向评价。57.48%的受试者愿意首选电子知情同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泄露隐私担心程度和电子知情形式有助于保存被认可程度3指标为影响因素。结论电子知情同意要做到内容的充分告知、语言的通俗易懂,给予受试者公平的选择和自愿做出的决定。在知情过程中要依法依规保护受试者隐私。通过以上各项措施提升受试者对电子知情同意的首选意愿。未来电子知情同意的发展还仍需相关政策的落地支持、技术设备不断完善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 左旭黄樱硕李悦邢荔函郭水龙
- 关键词:受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