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侃
- 作品数:25 被引量:1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黔西南石笋记录MIS3/2阶段百年尺度季风演变和H事件特征被引量:6
- 2011年
- 基于黔西南雾露洞石笋(Wu32)12个230 Th年龄和371个氧同位素分析,获得了末次冰期29~20.8kaBP分辨率约20年的亚洲夏季风演变序列。该石笋δ18 O时间序列与南京葫芦洞记录在重叠时段基本一致,更为详细地记录了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向2阶段(MIS3/2)转换时期亚洲夏季风强度的变化过程。MIS3/2转换期季风强度伴随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呈逐步减弱趋势,并在此趋势上叠加了数个千年至百年尺度事件。其中弱夏季风事件与格陵兰粉尘浓度增加相对应,表明大气环流对气候信号的全球快速传输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指示末次冰期亚洲夏季风和冬季风在千年至百年尺度上存在反相位关系。石笋δ18 O值在24.2和25.7kaBP左右明显正偏,振幅达1.5‰,指示两次显著的弱夏季风事件,对应于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H2的双峰结构。这一结构特征和末次冰消期H1事件一致,说明H1和H2事件可能受控于共同的驱动因素。
- 赵侃汪永进
- 关键词:石笋亚洲季风
- 中国南方石笋记录的MIS3//2转换期亚洲季风演变和气候事件的精确标定
- 格陵兰冰芯和北大西洋深海沉积记录揭示了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高频振荡特征,这种气候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得到了高北纬以外地区若干地质记录的证实。然而,要深入理解这些高频气候振荡旋回/(Greenland Interstadia...
- 赵侃
- 关键词:石笋MIS3夏季风强度
- 文献传递
- 贵州董哥洞近1000年石笋纹层年代学与同位素气候重建
- 过去2000年气候环境的变化是“过去全球变化”(Past Global Changes,PAGES)和“气候变率与可预测性”(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CLIVAR)两...
- 赵侃
- 关键词:气候变化季风变化
- 近2000年来神农架洞穴石笋记录的东亚季风降水变化
- 赵侃汪永进
- 南京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场季节尺度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基于1987年6月至1992年12月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GNIP)数据和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南京地区大气降水的连续采样数据,探究场降水和月降水 δ^18O变化的水汽源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的降水稳定同位素δD的变化范围为-142.50‰^+42.91‰,δ^18O的变化范围为-19.16‰^+3.94‰,并且利用场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建立了南京地区大气降水方程:δD=7.42δ^18O+8.07(n=330,R^2=0.95).天气尺度上,对单一水汽源场降水氧同位素分析,将水汽来源地主要分为五类(A^E),其降水 δ^18O平均值分别为-3.66‰、-6.65‰、-6.45‰、-1.64‰和-8.97‰;在持续性降水过程中,受雨除效应影响,δ^18O值呈现逐渐负偏的趋势,水汽源地的变化可能使降水δ^18O值波动加剧,其振幅可达11.14‰,而水汽源稳定的降水δ^18O值波动要相对小的多.在月尺度上,降水δ^18O值呈现春季偏正,夏季偏负的特征,d-excess与温度和降水均呈明显反相位关系;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南京地区不同季节降水水汽来源存在差异,即夏季以印度洋、南海和西太平洋水汽源(B、E类)为主,冬季降水主要来源于欧亚大陆和西风带来的水汽(A、C类),而春季则是西风远源和局地水汽源(C、D类)占优势,这与上述五类降水的 δ^18O具有很好的对应.
- 刘建伟刘建伟孔兴功梁怡佳赵侃汪永进
- 关键词:大气降水Δ^18O
- 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中国季风降水时空模式及其机制被引量:4
- 2019年
-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中世纪暖期(950-1250 A.D.)和现代暖期(20世纪增温)存在具有高可信度.气象观测结果显示20世纪中期以来的显著增温时期,中国降水变化呈现典型的"南涝北旱"两极模式.然而,这一模式与中世纪暖期代用指标重建降水所揭示的"南干北湿"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一差异的动力学机制亦不明确.继承大气降水氧同位素(δ18O)的中国石笋δ18O记录是描述水循环演变历史信息的理想天然示踪剂.本文将北京石花洞(中国北方)和贵州董哥洞(中国南方)石笋δ18O记录进行对比,基于δ18O-降水-大气环流信号之间的机理联系,解析中世纪和现代暖期大气降水时空模式及其机制.结果显示中世纪暖期石花洞石笋δ18O值显著负偏,指示亚洲夏季风增强,雨带北移,印度洋远源水汽输送增加,而南方洞穴石笋δ18O值相对正偏,指示降水减少或者蒸发加强,局地环流降水增加.在中世纪暖期,洞穴记录对比结果呈现与其他指标重建结果一致的"南干北湿"模式. 20世纪增温时期,石花洞与董哥洞石笋记录均显示δ18O值正偏过程,指示夏季风减弱,雨带南移,北方降水减少;南方降水则由近源水汽输送所控制.研究结果暗示中世纪暖期亚洲夏季风增强可能是气候自然变率的结果,而现代暖期季风减弱则可能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温异常有关.
- 崔英方崔英方赵侃王权王权
- 关键词:中世纪暖期氧同位素降水水汽输送
- 黄土高原石笋记录的DO 25季风增强事件被引量:12
- 2016年
- 基于山西龙洞L4石笋4个铀钍年代和110个氧同位素数据(δ18O),重建了深海氧同位素5d(MIS 5d)期间中国北方地区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历史。石笋的L4δ18O序列在113.9±0.6ka B.P.突然负偏1.1‰,指示了Dansgaard-Oeschger(DO)25季风增强事件的开始。在MIS 5d晚期,L4石笋突然停止生长,结合湖北三宝洞δ18O值明显偏重,揭示东亚季风区可能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弱季风过程。不同纬度相同生长时段高分辨率石笋δ18O记录对比结果表明:在113.9~111.3ka B.P.期间,亚洲夏季风强度明显增强,与减弱的南美夏季风强度呈“镜像”关系;石笋δ18O记录的DO 24与DO 25季风事件的强弱对比表明太阳辐射变化仍是调控千年尺度亚洲夏季风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MIS 5d期间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也响应于北高纬地区气温的冷暖波动,表明高低纬气候系统在末次冰期早期仍可能存在遥相关关系。北大西洋热盐环流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导致两者耦合的原因之一。
- 董进国赵侃沈川洲任昊佳
- 关键词:黄土石笋DO
- 亚洲夏季风9.2ka事件的湖北落水洞高分辨率石笋记录被引量:5
- 2020年
- 基于湖北省落水洞一支长550 mm石笋的23个^230Th年龄、1099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12.96~1.53 ka B.P.时段的平均分辨率为11 a的亚洲夏季风演化序列.该序列记录了在9.2 ka B.P.时存在一个显著的弱季风事件(称为"9.2 ka"事件),"RAMPFIT"法分析显示:"9.2 ka"事件的持续时间在9.8~9.2 ka B.P.之间,亚洲夏季风在"9.2 ka"事件中表现出开始时缓慢减弱(219 a)、 结束时迅速增强(78 a)的特征,事件内部存在两个次一级的振荡,曲线呈"两谷夹一峰"的不对称"W"型结构特征."9.2 ka"事件受太阳活动和北大西洋淡水注入的共同影响,此时太阳活动减弱,且发生淡水注入事件,导致温盐环流减弱,赤道辐合带南移,促使亚洲夏季风减弱.
- 梁七丹吴江滢赵笑笑赵侃赵侃梁怡佳邵庆丰
- 近2000年来东亚夏季风突变的落水洞高分辨率石笋记录被引量:24
- 2020年
- 基于湖北落水洞石笋(LS45)7个^230Th年代结果和260个氧同位素测试数据,重建了近2000年来平均分辨率为6 a的东亚夏季风变化序列,该序列在280~800 A.D.、800~1400 A.D.和1400~1850 A.D.季风强度呈弱-强-弱的演变特征,分别对应于黑暗时代冷期(DACP)、中世纪暖期(MWP)和小冰期(LIA)3个典型气候期.LS45记录显示近2000年来东亚夏季风强度总体呈减弱趋势,并叠加数次百年尺度的振荡旋回.其中DACP和LIA并非持续几个世纪的连续弱季风时期,且内部还存在明显的数十年尺度强弱波动,δ^18O振幅范围约为0.6‰.在DACP向MWP转变期间,δ^18O值快速负偏,持续时间约40~50 a,变化幅度约0.7‰,指示夏季风突然增强.和尚洞、万象洞、Dandak洞的石笋记录以及Laguna Pallcacocha沉积物红度记录均显示了这一快速转变过程,暗示大尺度大气环流可能发生快速转型.进一步将中国石笋记录与太阳活动、 厄尔尼诺、大西洋海表温度和北半球温度指标记录进行对比,发现这些记录之间存在良好对应关系和相似特征,表明百年-十年际尺度季风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大西洋多年代际震荡(AMO)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推测ENSO和AMO可能是太阳活动影响亚洲季风变化的关键因子.
- 薛莲花赵侃崔英方崔英方杨少华汪永进
- 关键词:中世纪暖期石笋ENSO
- 湖北永兴洞降水对2015年厄尔尼诺的响应被引量:12
- 2020年
- 通过对湖北永兴洞为期3年(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的地表降水δ^18O观测,发现该地点降水δ^18O在2015夏季显著偏正.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方法对永兴洞降水水汽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2015年夏季来自远源印度洋的水汽显著减少,而近源太平洋水汽相对增多,即降水 δ^18O因"环流效应"而偏正.本研究提供的观测证据表明永兴洞石笋 δ^18O记录在重建ENSO主导下的亚洲季风大气环流方面具有重要潜力.
- 王权赵侃杨少华梁怡佳杨少华崔英方汪永进
- 关键词:ENSO石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