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裘学丽

作品数:40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寄生虫
  • 9篇寄生
  • 8篇带绦虫
  • 8篇绦虫
  • 8篇裂头蚴
  • 7篇虫病
  • 6篇牛带绦虫
  • 5篇家蝇
  • 4篇动物
  • 4篇家蝇幼虫
  • 4篇成虫
  • 3篇营养
  • 3篇营养价值
  • 3篇蠕形螨
  • 3篇绦虫病
  • 3篇牛带绦虫亚洲...
  • 3篇尾蚴
  • 3篇吸虱
  • 3篇裂头蚴病
  • 3篇流行病

机构

  • 36篇贵阳医学院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新疆地方病防...

作者

  • 40篇裘学丽
  • 28篇陈艳
  • 14篇郎书源
  • 10篇李建华
  • 9篇国果
  • 7篇牟荣
  • 7篇包怀恩
  • 7篇吴建伟
  • 6篇黄江
  • 5篇蒋红涛
  • 4篇张科
  • 3篇吴泽江
  • 3篇李金富
  • 3篇吴渊明
  • 3篇周敏君
  • 2篇付萍
  • 2篇令狐艳
  • 2篇金大雄
  • 2篇徐婧
  • 2篇朱武军

传媒

  • 16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医实验动物中心大小白鼠体内外寄生虫调查被引量:3
1997年
贵医实验动物中心大小白鼠体内外寄生虫调查包怀恩马贵恩万明明王宝麟李建华陈艳郎书源裘学丽(贵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贵阳550004)为开展对我省实验动物寄生虫的监测工作,我们于1995年分别对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100只小鼠和20只大鼠进行了体...
包怀恩马贵恩万明明王宝麟李建华陈艳郎书源裘学丽
关键词:寄生虫体外
贵阳市二次供水水质与学生饮水习惯的分析调查
2008年
陈艳何蕾蒋红涛裘学丽
关键词: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二次供水饮水习惯
家蝇幼虫滞育条件优化
2010年
目的对家蝇幼虫滞育条件(温度、光周期)进行优化。方法观察不同温度、光周期下3龄幼虫停止进食的时间,确定滞育时间;研究亲代、子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子代滞育的影响,优化诱导家蝇幼虫滞育的条件。结果 3龄幼虫停止进食的时间只与温度有关,与光周期无关;发育起始温度为9.81℃;光周期(L12:D12)和两代均低温通常会有高滞育率,亲代和子代都在L12:D12(20℃)时滞育率较高,两代长日照或/和两代高温的情况下饲养的幼虫滞育率几乎为零;经统计分析,亲代在20℃,L12:D12条件下产卵孵化的子代在15℃、L12:D12条件下滞育率较高。结论温度是家蝇幼虫停止进食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工诱导家蝇幼虫滞育的最佳方案为在20℃,L12:D12培养亲代,再将其子代培养于15℃,L12:D12。
裘学丽国果吴建伟付萍洪牧
关键词:家蝇幼虫滞育光周期温度
贵州省安顺地区蛇源裂头蚴分离株的分子鉴定及种系发育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贵州省安顺地区蛇源裂头蚴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种系发育关系的分析。方法采集贵州安顺地区4种常见野生蛇(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灰鼠蛇)来源的裂头蚴,分别提取各裂头蚴基因组DNA,PCR扩增ITS1和cox1基因,所得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并T-A克隆后测序。运用ClustalX1.81生物分析软件,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所录迭宫属绦虫和其它属绦虫基因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并应用软件MEGA 6.0构建系统发育树(邻位连接法)。结果成功扩增出8株裂头蚴的ITS1和cox1基因序列,ITS1大小为822~863bp,cox1大小为404~415bp,与预期的基因片段大小一致。基于ITS1和cox1基因序列构建的种系发育树与所有的猬迭宫绦虫均构成同一亚群,总分支的自展值高于50%,二者在不同的分离株之间呈现基因多态性。对8株裂头蚴ITS1和cox1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ITS1的同源性为70.27%~82.84%,而cox1的同源性为95.63%~99.50%,显示cox1的同源性高于ITS1。已向GenBank提交ITS1和cox1新序列各一条,登录号分别为KF990161和KJ418421。结论贵州安顺地区不同蛇源裂头蚴分离株之间存在基因多态性。从总分支的自展值来看,cox1比ITS1更适合用于种内遗传多态性研究,ITS1适合做定种的分子标记。
李金福刘艳丹陈艳裘学丽
关键词:裂头蚴
贵州安顺王锦蛇体内猬迭宫绦虫成虫及裂头蚴超微结构
2016年
目的:观察贵州安顺王锦蛇体内猬迭宫绦虫成虫和裂头蚴的超微结构。方法:采集安顺地区王锦蛇体内的裂头蚴,进行形态学及分子鉴定;将裂头蚴喂饲感染犬(10条/犬)1月后剖杀,获得成虫,将成虫及裂头蚴标本用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乙醇梯度脱水、真空冷冻干燥及喷金后,用S-3400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1)裂头蚴经cox1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的猬迭宫绦虫(登录号GQ999947)的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9.12%;(2)成虫体表微毛覆盖,背、腹面上各有一条纵行的吸槽,其内面的微毛呈丝状型,其余部位呈圆锥状棘状型;成虫头节呈指状、颈部短而粗,成节和孕节腹面有5条纵行的半球形颗粒状丘团,在成节腹面上部中央,从上而下,可见雄性生殖孔、雌性生殖孔及子宫孔,可见阴茎自雄性生殖孔伸出,阴茎呈短圆柱状,生殖孔周围由许多生殖乳突围绕;(3)裂头蚴呈长带状,前后两端略膨大,不分节,但表面有深的不规则的横向皱褶;虫体前端中央有一窄横向凹陷,周围体壁呈唇状突起,后端的结构类似前端,但中央的凹陷及唇状突起较前端扁平;虫体体表密布微毛,微毛的长短不一,前段及后段的微毛为圆锥状的棘状型,中段的微毛有圆锥状、棘状型和镶嵌在圆锥状微毛中矛尖状的棘状型,后者数量较少。结论:通过对贵州安顺王锦蛇体内猬迭宫绦虫成虫和裂头蚴的超微结构观察,有助于王锦蛇体内猬迭宫绦虫的后续研究。
刘鉴裘学丽陈艳
关键词:王锦蛇裂头蚴成虫
我国西部4地牛带绦虫成虫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比较观察贵州省都匀、从江、新疆乌什和西藏拉萨等4地牛带绦虫成虫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分别测量采自都匀(42条)、从江(41条)、乌什(7条)和拉萨(18条)等4地完整牛带绦虫成虫的长度,计数链体节片数,并采用整体染色封制法观察头节、成节和孕节的形态结构,进行显微测量、计数和摄影。结果都匀的成虫平均长为(1.81±0.69)m,显著短于从江的(3.84±1.32)m、乌什的(2.76±0.86)m和拉萨的(3.72±1.12)m成虫(P<0.05)。都匀成虫的链体平均节片数为(574.64±189.33),也显著少于从江的(913.84±317.41)、乌什的(971.29±168.30)和拉萨的(940.38±368.26)(P<0.05)。都匀牛带绦虫成节的排泄管间距与卵黄腺长度比值平均为(1.71±0.13),明显小于从江的(2.23±0.06)、乌什的(2.03±0.21)和拉萨的(2.31±0.15)比值(P<0.05)。染色观察都匀牛带绦虫10个头节中有3个明显可见发育不良的顶突。结论都匀的牛带绦虫成虫形态特征与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相似,而从江、乌什和拉萨等3地的牛带绦虫成虫形态特征与牛带绦虫指名亚种相似。
牟荣包怀恩裘学丽陈艳郎书源黄江李建华朱武军张科令狐艳
关键词:牛带绦虫亚洲亚种成虫形态学
我国吸虱的新记录被引量:1
1993年
在我们鉴定的新疆吸虱标本中有2种是我国的新记录。由于文献较不易获得,我们依新疆的标本描述如下。量度为毫米,括弧内为平均值。 1.野猪血虱 Haematopinus apri Goureau,1866 雌性:体长5.47。长头型吸虱,长约为宽的3倍。前头长约为后头长的1/2,呈圆锥形。两颊几近平行,后头端稍突出。触角5节,较细,各节均相似,约等长。感圈相距较远。角后突短指状,末端较尖。刚毛均短小,而以背角前侧头毛(DPaLHS),腹角前头毛(VPaHS)
金大雄裘学丽热孜万
关键词:吸虱
家蝇幼虫营养价值及抗病毒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为在贵阳地区建立畜禽粪便养殖家蝇生产蝇蛆动物蛋白提供实验室数据;观察用蝇蛆代替鱼粉饲养蛋鸡的效果及经济效益;确定家蝇组织匀浆液的抗病毒活性。方法:1、在相同的实验室饲养环境下,观察人工饲料、猪粪饲养的家蝇幼虫体内脂...
陈艳吴建伟李金富国果郎书源裘学丽
关键词:家蝇幼虫猪粪抗病毒活性
文献传递
贵阳市农贸市场青蛙裂头蚴感染调查及104例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了解贵阳市综合农贸市场青蛙自然感染曼氏裂头蚴的情况及临床裂头蚴感染病例特点及感染方式。方法:收集4 432只青蛙,解剖检查和镜下鉴定曼氏裂头蚴,对2000年以来国内报道的裂头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市场出售青蛙裂头蚴的自然感染率为18.69%(836/4 472);2000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的104例裂头蚴病例中,脑脊髓裂头蚴病的发病率最高,占40.38%(42/104),其次是皮下裂头蚴病、眼裂头蚴病、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及内脏裂头蚴病,分别占35.58%、14.42%、8.65%及0.96%。在104例病人中,因生吃或半生吃蛙、蛇肉等导致感染者占34.62%(36/104);因局部用蛙、蛇肉敷帖疮疖感染者占19.23%(20/104);因饮用生水感染者占25.00%(26/104);感染原因不明者占21.15%(22/104)。结论:人体裂头蚴病不仅与青蛙曼氏裂头蚴的感染率有关,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和卫生习惯等因素相关。
吴泽江陈艳裘学丽蒋红涛
关键词:蛙科裂头蚴病
人体感染猪囊尾蚴报告一例
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引起,人因吃入猪带绦虫的虫卵而感染。贵州主要流行牛带绦虫,猪带绦虫病及猪囊尾蚴病少有报道。我室于2001年五月发现该病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1岁,汉族,贵州贵阳人。患者于数...
国果李建华吴建伟裘学丽
关键词:猪囊尾蚴猪带绦虫病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