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

作品数:24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7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旅游
  • 7篇城市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旅游地
  • 3篇旅游系
  • 3篇旅游系统
  • 3篇城市旅游
  • 2篇地理加权回归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岩溶
  • 2篇韧性
  • 2篇生命周期
  • 2篇省域
  • 2篇区域经济
  • 2篇经济增长
  • 2篇TOBIT模...
  • 2篇长三角
  • 2篇长三角城市
  • 2篇城市旅游地

机构

  • 24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犹他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辽宁省基础教...

作者

  • 24篇张惠
  • 16篇管卫华
  • 5篇周春林
  • 3篇吴巍
  • 3篇谢正磊
  • 3篇彭鑫
  • 2篇赵媛
  • 2篇魏也华
  • 2篇袁林旺
  • 1篇陈玲玲
  • 1篇姚云霞
  • 1篇邬琴兰
  • 1篇刘泽纯
  • 1篇徐慧
  • 1篇孙涛
  • 1篇管红艳
  • 1篇严士清

传媒

  • 4篇地理科学
  • 4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江苏商论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市场周刊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耦合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23年
区域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动态把握两者时空格局演变和耦合发展态势对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测度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耦合度模型,运用熵权法、SBM模型和Tobit面板模型揭示了200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格局、两者耦合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和高质量发展年际变动呈现出同步的波动中上升趋势;前者宏观格局逐渐呈现出“南北”差异,而后者的“东西”差异逐渐明晰;(2)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及以上时期,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省市两者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动;两者宏观格局差异显著,但均呈现出高值区向核心城市及周边收缩的特征,“东南-西北”向差异显化;(3)经济基础、政府干预、城镇化率及产业结构对耦合协调度具有促进作用,碳排放强度则具有负向约束作用。最后,在推动两者协同互促、加强区域间协同互动及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吴小妮管卫华张惠张惠
关键词: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度长三角城市群TOBIT模型
中国城市“双碳”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2024年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采集2012—2021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双碳”相关网络搜索指数,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双碳”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时间上,中国城市“双碳”网络关注度在波动中呈上升态势,区域关注差异先增大后减小至最低水平;空间上,各城市之间网络关注度分布的不均衡性较强,总体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降低态势。(2)省域网络关注度差异程度呈现波动中不断扩大的趋势,空间集聚性不显著;六大区域关注度差异始终处于高位且呈波动上升态势,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出平稳波动态势。(3)影响网络关注度的因素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均GDP和常住人口的正向影响效应显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负向影响呈现出南北差异格局,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的空间作用效应相对均衡,政策因子得分的作用效应呈现显著的东西差异。
吴小妮管卫华张惠张惠
关键词:人口规模
知识经济地理学初探被引量:1
2004年
知识经济地理学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地理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分析了知识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阐述了知识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提出知识经济地理学是应用知识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知识产业的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及创新环境的一门学科.
管卫华赵媛张惠管红艳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产业
旅游镇发展定位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从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市场条件和旅游地形象等角度对旅游地发展定位进行研究,并以黄山市汤口镇为例进行旅游城镇发展定位分析,提出汤口镇应成为黄山风景区和徽文化旅游带的主要生活服务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同时大打“亲水牌”,加强本地水景资源的深度开发,成为黄山风景区景点的延伸和补充.
张惠管卫华赵媛周春林
关键词:旅游地
生产要素变动、空间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被引量:2
2024年
生产要素变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基于1990—2020年29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中国市域经济增长划分为1990—2012年和2013—2020年两个阶段,进一步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不同阶段生产要素变动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区域经济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区已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转移到内陆地区,增长格局由明显的“东西”差异向“东西”和“南北”差异并存转变。②生产要素变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差异。资本存量比重大的区域由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连片分布逐渐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同时在中西部的核心城市零星分布;从业人员增量格局中东南高、西北低的局面始终存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资本深化水平和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上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深化程度和效率较高的地区仍为几个核心城市群。③生产要素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段有一定差别,两个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主要促进作用的要素分别是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从业人员数。研究结果可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管卫华吴小妮王浩张惠张惠
关键词: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资本
中国省域经济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特征及驱动因素被引量:9
2024年
通过构建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经济韧性指数分析1991—2020年中国29个省域经济效率和经济韧性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耦合度和Tobit面板模型揭示二者的耦合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经济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经济韧性指数在2008年出现极低值,其余年份在0值上下小幅波动,二者的空间格局变化显著,中高值区均为先扩大后缩小,二者的协同发展状态有所减弱;经济效率与经济韧性的耦合度始终处于拮抗时期且呈小幅下降趋势,表现为东部地区>全国>中、西部地区,东西差异特征逐渐明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水平、经济结构、信息化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和劳动技能水平对经济效率和经济韧性的耦合度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效应,各因素作用方向和结果与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有关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吴小妮管卫华张惠张惠
关键词:经济效率耦合度TOBIT模型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南京城市韧性综合及动态预测研究
2024年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生态−工程”4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综合评价法对2005—2019年南京市分维度、分阶段的城市韧性进行量化评估;借助系统动力学构建南京城市韧性动态仿真模型,对2020—2035年南京城市韧性发展水平进行长时序预测及多情景模拟,以比较不同情景的发展潜力。结果表明:2005—2019年,南京市综合韧性与分维度韧性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各维度韧性占比在2005—2010年间存在显著差异,自2010年起位序转换剧烈,各韧性占比差距开始缩小,2019年经济韧性占比超越工程韧性跃居第1;相较于2019年,2035年时南京市综合韧性水平在自然状态发展、人口高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生态优先发展及综合协调发展情景下将分别提高25.62%、27.59%、28.40%、27.19%和30.29%,可见,综合协调发展情景能最大限度提升南京市城市韧性水平,且最早达成强度韧性,其余发展情景则会对部分社会经济等典型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负向作用。因此,今后南京市应注重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综合协调发展路径,平衡经济、社会、生态、工程子系统间的关系,打造韧性城市建设的新范式,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管卫华徐慧徐慧吴巍张惠张惠
关键词:韧性系统动力学
基于县域尺度的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格局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从县域尺度对2010年长三角75个县市(市区)进行城市竞争力格局分析,研究表明:影响长三角城市竞争力主要有县域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因子,以及发展结构、农业和环境、土地规模、教育水平因子.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呈现为以沪宁杭市区为核心,苏锡常甬市区为次核心,江苏省总体高于浙江省的格局.从城市各因子竞争力来看,城市发展规模因子呈现江苏高于浙江,杭州湾沿岸高于浙江省其他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竞争力格局呈现出沪宁、沪杭和杭甬沿线县市等级较高;城市发展结构竞争力呈现通泰扬、杭嘉湖和台州地区较高;城市农业与环境竞争力格局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城市土地规模竞争力呈现为南高北低的格局;城市教育水平竞争力呈现出北高南低的格局.
管卫华彭鑫张惠吴巍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长三角
南京汤山地区的地貌与岩溶发育演化被引量:8
2006年
岩性和构造控制了南京汤山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碳酸盐岩山地岩溶地貌发育。研究表明,汤山地区岩溶演化具有长期性、多代性和继承性的特点,石炭纪中晚期及此前发育了第一期岩溶洞穴,三迭纪末至早侏罗纪是古岩溶最为发育的时期,晚第三纪以来进入了现代岩溶发育阶段。著名的南京直立人洞穴形成于晚第三纪之后。
周春林袁林旺刘泽纯张惠
关键词:地貌演化岩溶发育
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力学研究——以南京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旅游地不仅提供了广泛的客源市场,而且成为一个主要的旅游地。城市旅游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者开始对城市旅游进行...
张惠
关键词: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系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