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泽涛
- 作品数:81 被引量:18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237例可疑呼吸道真菌感染的SLE患者呼吸道真菌培养结果及临床分析
- 目的肺部真菌感染是风湿免疫病临床工作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风湿免疫科临床医师诊治肺部真菌感染多借鉴相关学科经验。而针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尤其是SLE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体及其临床意义的相关经验有待进一步分析总结。方法一项针...
- 方霖楷古洁若黄建林吴玉琼金欧廖泽涛林智明石云锋潘云峰
-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
- 吸烟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与更差的功能限制及健康评估相关
- 蒋雨彤廖泽涛林智明祁军张萍萍杨明灿张艳丽吕青曹双燕魏秋静李秋霞古洁若
- 强直性脊柱炎基因组SNPs扫描结果分析
- 古洁若林智明黄进贤廖泽涛魏秋静沈岩
- SpA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参数的筛选验证及uSpA早期诊断的探讨
- 本文通过筛选在国内进行脊柱关节病(SpA)流行病学调查的问卷参数,探讨ESSG和Amor两种SpA的诊断标准以及MRI和血清hs-CRP在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诊断中的意义。研究结论:
1、本研究验证的问...
- 廖泽涛
- 关键词:脊柱关节病流行病学核磁共振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踝蛋白1表达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HV)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踝蛋白1的表达水平及其差异。方法采集AS、RA患者及HV外周血样本各30例,流式细胞术分析CD3^+T细胞及CD14^+单核细胞中踝蛋白1蛋白平均荧光强度(MFI),逆转录PCR(RT-PCR)检测PBMC中踝蛋白1 mRNA表达水平,比较组间踝蛋白1在蛋白及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在CD3^+T细胞及CD14^+单核细胞中,AS患者的踝蛋白1 MFI水平均高于HV和RA患者(P均<0.05),而HV与RA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提示AS患者、HV及RA患者踝蛋白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7±0.22、0.26±0.05、0.27±0.06,AS患者的踝蛋白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HV和RA患者(P均<0.05)。结论AS患者PBMC中踝蛋白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V及RA患者,提示踝蛋白1可能在AS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邓伟明廖泽涛黄志祥郭欣李天旺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IL-23与IL-17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5
- 2009年
- 目的:通过研究IL-23与IL-17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AS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S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及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清中IL-23与IL-17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应用RT-PCR方法检测PBMCs中IL-23p19 mRNA的表达。结果:39例活动期AS患者血清IL-23与IL-17水平分别为(1 159.71±139.45)pg/ml和(172.21±73.81)pg/ml,均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P<0.001);AS患者培养的PBMCs上清IL-23与IL-17水平分别为(108.63±34.53)pg/ml和(134.59±38.32)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01),IL-23p19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平均光密度分析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IL-23可促进健康对照和AS患者的PBMCs IL-17的分泌,此作用在AS患者更显著。结论:IL-23与IL-17可能在AS的发病中发挥作用,IL-23可能通过诱导IL-17的产生而使后者在AS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 王新卫林智明廖泽涛魏秋静江颖娟古洁若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强直性脊柱炎
- ARTS1是中国人群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易感基因
- 林智明黄进贤古洁若谢颖颖魏秋静王新卫廖泽涛
- 脊柱关节病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参数的筛选和验证
- 2007年
- 目的 筛选国内脊柱关节病(SpA)流行病学调查的问卷参数,预测、评价该问卷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533例被调查者(193例为SpA,166例为其他风湿病,健康志愿者174例)选用法国布雷塔尼脊柱关节病流行病学调查中针对SpA有关12个问题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与法国文献相比,对12个问题应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所差别。其中敏感性相差较大的有发病年龄、银屑病、炎性肠病或者慢性腹泻等;特异性差异大的有脊柱疼痛、缓慢发病、脊柱晨僵、病程超过3个月、放射学指标等。(2)剔除放射学指标,对余下各参数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可把脊柱疼痛是否40岁前发病、有无脊柱晨僵、有无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臀部痛及足跟痛5个指标组成一个具有独立预测SpA可能性有统计学意义的简便参数组。(3)根据问卷中各个问题的应答情况,以最优的区分病例组与对照组为原则,提出一个今后对国内普通人群SpA流行病学调查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并可供参考使用的调查流程图。结论 验证的问卷对SpA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可疑SpA患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廖泽涛古洁若毋静魏秋静
- 关键词:脊柱关节病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障碍,睡眠障碍和压力生活事件的情况
- 目的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疼痛,功能受限甚至预期寿命缩短。心理症状不仅对生活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对慢性病症的病程和结果也有影响。焦虑和抑郁与睡眠质量差相关。压力生活事件与心理障碍也有实...
- 蒋雨彤杨明灿张艳丽林智明吕青祁军廖泽涛曹双燕魏秋静古洁若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心理障碍睡眠障碍
- 白细胞介素-23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IL-23R基因SNPs位点rs11209026、rs1343151和rs11209032以及在物理距离上与它们相近的另外3个SNPs位点进行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采用SHEsis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rs11209032位点的各基因型分布和rs6677188位点的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6677188和rs11209032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D’=0.925,r^2=0.561);单倍型GAC和单倍型GTC在A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倍型GAC在AS患者高,而单倍型GTC在健康对照者高。结论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AS相关,IL-23R基因可能是AS的一个易感基因。
- 王新卫黄进贤林智明廖泽涛江颖娟魏秋静古洁若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