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恒成
- 作品数:137 被引量:74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钛微合金化的高硅量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钛微合金化的高硅量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Si 11.0%~14.0%,Mg0.2%~0.7%,Fe≤0.15%,Sr 0.015%~0.04%,B 0.01~0.03%,Ti 0.05%~0.25...
- 廖恒成冯子荥
- 一种工业纯单相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纯单相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组成元素包括Fe、Ni、Cr、Mn,化学式为Fe<Sub>a</Sub>Mn<Sub>b</Sub>Cr<Sub>c</Sub>Ni<Sub>d</Sub>,式中a、...
- 廖恒成张亚博周军史梦川
- 微动疲劳磨损对钢丝绳损伤行为的影响
- 2024年
- 钢丝绳在服役过程中受循环加载应力及扭转的耦合作用,内部出现微动疲劳磨损。钢丝绳所受微动疲劳磨损是疲劳和微动磨损同时作用的结果,会导致钢丝绳在服役过程中内部出现断丝-断股现象,显著影响钢丝绳服役寿命。采用一种钢丝绳微动疲劳磨损模拟装置,对提拉用钢丝绳在实际工况中受到的微动疲劳磨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冲击式载荷工况下微动疲劳磨损会使钢丝绳内部钢丝出现损伤并逐渐断裂,受损伤严重程度及断裂顺序为:c-f丝→f-f丝→f-c丝→c-c丝。这与钢丝绳内部受微动磨损程度由大到小排序相同。并且c-c丝的断裂总伴随f丝的断裂及钢丝绳的失效。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多,f-f丝、f-c丝、c-f丝的后续抗断力总体上下降,在f-c丝和c-f丝上表现很明显,但对c-c丝基本没有影响。
- 吴丹杨墨瞳廖恒成朱维军
- 关键词:钢丝绳力学性能微动磨损冲击载荷
- 一种使过共晶铝硅合金共晶凝固离异化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过共晶铝硅合金共晶凝固离异化的方法,首先通过电阻坩埚炉对过共晶铝硅合金进行熔炼,采用热电偶和可控硅温控仪对熔体进行控温,熔清后进行除气去渣精炼处理。随后进行熔体处理:对电阻坩埚炉进行断电炉冷,接近设定温...
- 廖恒成郑基伟钱龙杰陈浩
- 凝固条件和Sr含量对Al-13Si合金组织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熔炼不同Sr含量的Al-13Si合金,在不同铸型条件下考察凝固条件和Sr含量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凝固速度和Sr含量是影响变质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凝固速度越快或Sr含量越高,共晶组织越细密,变质效果越好,没有发现过变质现象,并且重熔对Sr的烧损影响不大。
- 黄婉如袁伟伟廖恒成吴申庆
- 关键词:凝固条件变质
- Sr,B添加对Al-15.5%Si合金中共晶团尺寸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考察了Sr,B及Sr+B联合作用对Al-15.5%Si(质量分数)合金中共晶团尺寸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合金中Sr量增加,共晶团尺寸呈减少的趋势,冷却速度对共晶团的影响也很显著;在Sr变质的合金中加入B,共晶团尺寸先显著下降,随B量增加降低幅度趋于平缓;在未变质的Al-15.5%Si合金中单独加B,共晶硅由粗大的片状变为细长的层片状,层片间距明显降低.分析认为,合金中加入Sr,导致共晶过冷度增大,因而共晶团形核驱动力增大促使共晶团细化;合金中加入B,增加了共晶团有效形核基底的数量促使共晶团显著细化.
- 廖恒成吴振平董光明陈洁孙国雄
- 关键词:AL-SI合金共晶团SR显微组织
- 过共晶Al-Si合金中球团状初生Si的形成机理
- 2009年
- 根据杂质原子诱发共生的成对孪晶理论,变质剂原子在Si晶体内诱发的共生成对孪晶大大降低了初生Si生长时的各向异性,使得变质后的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初生Si最终生长为球团状。Na原子吸附在共生成对孪晶间的晶格紊乱区——亚晶界,形成了初生Si内部的富Na带。亚晶界对初生Si强度的消弱、富Na带对亚晶界强度的进一步降低、以及α(Al)、Si二相间热膨胀系数的差异造成的热应力是初生Si开裂的原因。球团状初生Si内部的裂纹是在合金凝固结束后的固态收缩阶段形成的。
- 董光明廖恒成孙国雄
- 关键词:过共晶AL-SI合金
- 铸造Al-Si合金Sr变质处理过程中共晶硅形态的渐变行为被引量:13
- 2004年
-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SEM考察了共晶硅形态与大小随Al 11 6%Si合金中Sr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共晶硅从片状转变成纤维状的过程并不是突变的,而是一个渐变过程,共晶硅的形态存在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态,具有明显的弯折与分叉,同时也具有纤维硅的特征。随着合金中Sr量的增加,共晶过冷度增大,同时孪晶边界能降低,使得硅相产生弯折、分叉,硅相形态不断向纤维化转变。
- 廖恒成孙国雄
- 关键词:AL-SI合金锶共晶硅
- Sn诱导Al−4Cu合金中θ′相向θ相的相转变机制及其对合金高温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拉伸试验研究添加0.02%Sn(质量分数)对Al−4Cu合金在573 K高温热暴露过程(100 h)中θ′向θ相转变机制和高温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n微合金化能完全改变Al−4Cu合金在持久热暴露过程中θ′相向θ相的相转变机制。在未添加Sn的Al−4Cu合金中,棒状θ相在粗化后的盘状θ′相的表面形核和生长。然而,当添加少量Sn后,θ相首先在β-Sn颗粒上异质形核,然后形成粗大的针状相。由于Sn微合金化能提高Al−4Cu合金中θ′相的数密度并降低其尺寸,因此,Al−4Cu合金在T5状态下的室温和573 K高温下的屈服强度得到显著提高。然而,Sn微合金化能同时促进持久热暴露过程中θ′相向θ相的转变,导致Al−4Cu合金在热暴露后的高温(573 K)强度显著降低。
- 李广敬潘星惠廖恒成郑基伟杨墨瞳钱龙杰陆丽珍
- 关键词:相转变高温强度
-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铸造铝合金流动性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铸造铝合金流动性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铝合金流动性数据集,通过实验获取含常见七种元素(Al、Si、Cu、Mn、Mg、Fe、Zn)的铸造铝合金的流动性数据;2)将准备好的原始数据...
- 廖恒成赵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