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品琥 作品数:105 被引量:281 H指数:9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rs4905A/G多态性分布特点 2016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rs4905A/G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对168例广西壮族人群EBI3 rs6613 A/T和EBI3 rs4905A/G进行多态性检测,对比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ap Map)公布的中国北京人、日本人、非洲人和意大利人的SNP分型数据,分析5个人群rs6613 A/T、rs4905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在广西壮族人群中,EBI3基因rs6613 A/T位点AT基因型最常见,约为49.4%;T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约为52.1%;rs4905A/G多态性位点AC基因型最常见,约为48.2%;C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约为50.9%。EBI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洲人、日本人、意大利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3基因rs4905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人和日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洲人和意大利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BI3基因rs6613 A/T和EB-13 rs4905A/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其他种族和地区人群相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某些疾病在不同人群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胡仁统 王俊利 韦叶生 陆潞 韦贵将 黄可 廖品琥 唐毓金关键词:多态性 广西壮族人群 种族 细胞侵袭相关白介素分子遗传多态性对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唐毓金 廖品琥 王俊利 韦叶生 陈宏明 谢克恭 唐任光 陆潞 韦贵将 黄可 胡仁统 该项目来源于百色市科学技术局立项项目,合同编号百科计20160610;实施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研究背景:骨肉瘤、肝癌、食管癌、鼻咽癌、大肠癌等为桂滇黔交界区少数民族群体高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然...关键词:关键词:遗传多态性 肿瘤标志物 异丙酚用于高龄癌症患者全麻诱导的分析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异丙酚用于高龄癌症患者的全麻诱导 ,观察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2例65~76岁的高龄癌症患者 ,随机分为Ⅰ组22例 ,Ⅱ组20例 ,Ⅰ组静注异丙酚1.5mg·kg-1 ,Ⅱ组静注硫贲妥钠4mg·kg-1,然后两组均静注芬太尼2ug·kg-1,琥珀酰胆碱1.5mg·kg-1行气管插管。记录给药前后SBp、DBp、MAp、HR、SpO2,并计算脉搏和收缩压的乘积(RPP)。结果 :Ⅰ组诱导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结论 :异丙酚能有效地减轻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 ,是高龄癌症患者的良好的全麻诱导药。 廖品琥 温文钊 黄冰 王建荔关键词:异丙酚 癌症 老年人 长链非编码RNA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21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常见危重综合征,免疫炎症反应失衡、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可通过调控细胞核的结构和转录以及调节细胞质中的mRNA稳定性、转录和翻译后修饰,进而调控机体免疫炎症等信号转导网络,参与ARDS发生发展过程。该文综述lncRNAs在ARDS临床研究中的新发现及其在免疫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及组织修复等ARDS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龙启成 廖品琥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早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的机械通气对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对22例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参照2010年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建议的机械通气初始参数,采用SIMV及PSV模式进行治疗。结果:21例48~96 h拔管,1例家属放弃治疗,所有患儿均无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结论:SIMV+PSV模式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 李军 尧国胜 黄高 覃晓洁 黄忠仕 吴晓文 廖品琥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硬膜外镇痛对静吸复合全麻肺癌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00年 探讨围术期硬膜外镇痛对静吸复合全麻肺癌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8例肺癌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全麻药物。实验组病人入室后于 Th5~ 6 置入硬膜外导管 ,并注入 1.6 %利多卡因 5~ 8ml,然后每隔 1h注入 5 m l,直至手术结束后以 0 .2 %布比卡因和 6 m g/ L 丁丙喏啡混合液行 PCA镇痛 ,至术后 72 h。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1h、术后 2 4h、术后 72 h、术后 1周 ,采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活性。结果 :对照组 CD3、CD4降低程度明显大于麻醉前及实验组。术中两组的 NK细胞活性均出现一过性增高随后明显降低。结论 :硬膜外镇痛可减轻静吸复合麻醉对肺癌病人免疫功能的抑制。 廖品琥 黄冰 温文钊 王建荔 阮林关键词:硬膜外镇痛 肺癌 免疫功能 全身麻醉 氟比洛芬酯对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F组和C组各30例。在麻醉诱导前15 min,F组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侧卧双肺通气5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和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3)采集动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平均气道压(Pmean)、p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Pa O2降低,Qs/Qt升高(P均<0.05);与T2时比较,两组T3时Pa O2升高,Qs/Qt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F组T2、T3时Qs/Qt降低,T3时Pa O2升高(P均<0.05)。结论麻醉前15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可减少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提高动脉氧合。 杜学柯 廖品琥 潘灵辉 钱卫 葛万运关键词:环氧化酶抑制剂 氟比洛芬酯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 动脉氧合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易发展成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M ODS )。其病情发展迅速、治疗费用高,医疗资源消耗大,病死率高[1‐2]。在脓毒症病情发展过程中,凝血系统的紊乱、尤其蛋白C系统功能的异常尤为突出。蛋白C系统主要包括蛋白C(PC)、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蛋白S(PS)血栓调节蛋白(T M )及凝血酶,其终产物均为活化蛋白 C (APC)。EPCR参与了PC的活化和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下文简述EPCR的一般性质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梁燕冰 廖品琥关键词:脓毒症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IL-10基因内含子区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不同地区、种族人群之间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PCR技术和DNA测序方法来检测广西人群IL-10基因内含子区rs3021094T/G多态性,并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4个人群(欧洲、非洲、中国北京、日本)以及台湾地区人群SNP分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rs3021094T/G多态性分布的频率在广西人群男性、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中国北京、台湾地区人群比较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欧洲、非洲地区人群比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内含子区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地区、种族人群之间的分布有差异。 黄孔文 王海彦 韦叶生 廖品琥 熊滨 李军 黄冰 胡东海 仇晓文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 内含子 多态性 基因型 与疾病相关的EPCR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6年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是新发现的蛋白C抗凝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在抗凝、抗炎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EPC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存在,引起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表达水平的改变,影响多种疾病的易感性。本文就EPCR基因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疟疾、脓毒症及其他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梁燕冰 覃月秋 廖品琥关键词:疟疾 脓毒症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血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