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榕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高效还原铬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筛选被引量:8
- 2010年
- 在1%接种量、初始铬(VI)浓度50 mg L-1、pH 7、30℃及180 r/min条件下,从源自水样、土壤、植物、动物粪便、食品、昆虫及饲料的76个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菌株中筛选出2株具有高效铬(VI)还原能力的菌株BRC-HZM7和BRC-XQ15,在24 h之内可使50 mg L-1铬(VI)低于0.5 mg L-1,达到我国铬(VI)废水排放标准.另有34株菌株最少只需36~72 h(36 h时6株菌株、48 h时4株菌株、60 h时13株菌株、72 h时11株菌株)就可使50 mg L-1铬(VI)达到我国铬(VI)废水排放标准.Bt具有对环境和人安全的优点,在快速净化含铬(VI)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黄天培张巧铃潘洁茹苏新华肖颖赖小华郭杨菁杨晓伟康榕关雄
-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铬(VI)废水处理
- 基于转座子突变获得苏云金芽胞杆菌解毒Cr(Ⅵ)的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 2014年
- 为了获得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解毒Cr(Ⅵ)的相关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从Bt407转座子随机突变体库筛选并获得了9株Cr(Ⅵ)还原能力突变株,测定了其转座子插入位点,并研究了表型变化。这些突变株的Cr(Ⅵ)还原能力比野生株极显著提高(p<0.01),其转座子插入位点均为编码假定的肽链内切酶yddH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株与突变株的生长曲线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突变株Cr(Ⅵ)还原能力的极显著提高与菌种数量改变无关。突变株总铬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表明Bt 407主要是通过将Cr(Ⅵ)还原为Cr(Ⅲ)来解毒Cr(Ⅵ)。本研究为构建高效解毒Cr(Ⅵ)工程菌提供了新候选基因材料。
- 黄天培张君康榕赖小华潘洁茹张灵玲关雄
-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转座子肽链内切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