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世奇 作品数:31 被引量:72 H指数:5 供职机构: 邢台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博士基金 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胶质瘤中变异型IκBα的表达与抑制肿瘤浸润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对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A,uPA)和其受体(uPA—receptor,uPAR)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肿瘤浸润行为的关系。方法构建质粒、基因转染以及IκBαM蛋白表达筛选,建立稳定表达IκBαM的人类GBM细胞株;用Transwell法测定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uPA、uPAR在RNA水平的表达;制作裸鼠皮下异位移植瘤生长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组织中uPA和uPAR的表达。结果Transwell法测定G36△—M组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RT—PCR及肿瘤组化染色结果显示,uPA和uPAR在G36△—M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G36△、G36△—W和G36△—P三组,而在后三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κBαM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均可显著降低人类恶性胶质瘤中uPA和uPAR的表达,进而减弱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抑制肿瘤组织的浸润。 吴建梁 于利洁 扈玉华 史学芳 孔世奇 尹风任 冀建文 范振增关键词:核因子ΚB UPA UPAR TRANSWELL 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IASPP、p53的表达 被引量:3 2008年 我们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瘤中细胞凋亡、增殖活性及其p53凋亡抑制蛋白(IASPP)、p53的表达,探讨IASPP蛋白在脑胶质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景世元 孔世奇 吴建梁 侯凯关键词: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IASPP 脑胶质瘤 P53 缺口末端标记法 凋亡抑制蛋白 shRNA沉默c-Myc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c-Myc癌基因靶向的shRNA质粒,沉默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IN500△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探讨c-Myc癌基因在体外和体内对胶质瘤IN500△细胞增殖及凋... 孔世奇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 C-MYC基因 细胞增殖 VEGF表达 抗血管新生治疗 沉默H-ras基因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构建H-ras靶向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质粒,研究其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移植瘤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构建含H-ras靶向特定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HRAS,稳定表达pHRAS质粒的细胞为实验组,未处理的SACC-M细胞为对照组,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计算成瘤率;移植瘤原代培养检测质粒表达及瘤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内H-ras蛋白表达;采用组织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HRAS质粒转染组成瘤率及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原代培养可见大量瘤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实验组瘤内H-ras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实验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41.55±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1.35)%(P<0.05)。结论:shRNA沉默H-ras基因能抑制SACC-M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在体内有效下调H-ras蛋白的表达,且对肿瘤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 于利洁 王洁 董福生 孔世奇 尹风任 冀建文关键词:涎腺肿瘤 基因沉默 神经介入技术在神经外科血管病应用效果观察 2021年 深入探讨在神经外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神经介入技术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来本医院就诊的88例神经外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两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外科血管病患者的术后NIHSS评分(1.23±1.92)分,mRS评分(0.97±1.10)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外科血管病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神经介入技术,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葛信波 孔世奇 郭会娥 刘振波关键词:神经介入技术 神经外科 血管病 CT灌注成像在外伤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CT灌注成像技术在脑缺血性病变中应用较多,但在外伤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尚不多见。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若能早期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将能及早提示缺血病灶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临床早期应用脑血管扩张药、预防外伤后脑梗死的... 牛建星 吴建梁 史学芳 李鹏 孔世奇关键词:CT灌注成像 颅脑损伤 外伤后脑梗死 脑缺血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0例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变完全切除17例,部分切除3例,术中出血量平均80 ml。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16例,无变化4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病理证实:神经鞘瘤9例,脊膜瘤6例,脱落椎间盘组织2例,蛛网膜囊肿1例,肠源性囊肿1例,血管瘤1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 d。随访3~18个月,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未发现脊柱不稳定。结论应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具有手术创伤小、保持脊柱稳定性、病人康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孔世奇 李智敏 王天宇 尹振明 高俊 李永宁 王振海关键词:椎管 人脑胶质瘤中COX-2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关系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检测COX-2、VEGF和CD34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COX-2、VEGF与胶质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COX-2、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COX-2与VEGF阳性细胞在坏死区周围及血管密集的区域分布密集,80例胶质瘤中二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8%和72.5%,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COX-2、VEGF的表达与MVD之间成正相关(r=0.927,r=0.939,P<0.05),COX-2与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r=0.885,P<0.05),胶质瘤病理级别与COX-2、VEGF、MVD之间均成正相关(r=0.894,r=0.927,r=0.865,P<0.05)。结论COX-2和VEGF在胶质瘤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恶性度关系密切;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组织血管新生。 孔世奇 于利洁 扈玉华 尹风任 冀建文 顾洪涛 吴建梁关键词:脑肿瘤 胶质瘤 血管新生 环氧化酶-2 第三脑室脑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6年 脑膜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3.4%,仅次于胶质瘤,居第2位。脑膜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含有蛛网膜成份的地方。脑膜瘤多好发于矢状窦旁、鞍区、颅底等位置,原发性脑室脑膜瘤少见,其发生率占颅内脑膜瘤的0.5%~3%。脑室内脑膜瘤多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起源于脑室脉络丛组织。第二三脑室脑膜瘤非常少见。现报道1例第三脑室脑膜瘤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葛信波 杨群福 王风聚 刘振波 孔世奇 张涛 梁超关键词:脑膜瘤 第三脑室 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与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采用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和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在这项研究中,共收集了2019年6月-2022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接诊的4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资料,采用随机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20例病人。对照组应用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中发生耳鸣1例,暂时性面部麻木1例,对照组中发生耳鸣3例,脑脊液漏2例,暂时性面部麻木4例,两组出现并发症例数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突发性、反复发作的疼痛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嘴巴、牙齿、鼻子、眼睛等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剧烈疼痛,常伴随着类似电击、刺痛等感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疾病的病因可能涉及神经髓鞘和周围组织的压迫或刺激、炎症或损伤等因素,但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采用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且引发的并发症例数更少,因此其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何润之 王振海 孔世奇 杨铭 王浩 侯乾 张芳粟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显微镜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