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梅
- 作品数:40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RNAi双沉默Survivin和hTERT基因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双向沉默Survivin和h TERT基因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计并构建能够稳定转录shRNA并可分别及联合干扰Survivin和h TERT分子表达的质粒,将其转染结肠癌SW480细胞后,分阴性对照组、空白质粒对照组、Survivin RNAi组、h TERT RNAi组和Survivinh TERT RNAi组。转染48h后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Survivin和h TER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和h TERT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cck-8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Survivin-h TERT RNAi组SW480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Survivin-h TERT RNAi组Survivin及h TERT的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分别减低82.8%和73.6%(P<0.01),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9.2%和66.7%(P<0.01)。实验各组中Survivin-h TERT RNAi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最高,分别为43.6%±0.1%和39.2%±2.3%(P<0.01)。结论 Survivin和h TERT双干扰质粒可明显下调Survivin和h TERT蛋白的表达,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 肖琳王平董俊红王守训刘顺梅
- 关键词:SURVIVINTERT结肠癌
- 7种鲽形目鱼类生长激素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系统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从7种重要鲽形目经济鱼类——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黄盖鲽(Limanda yokohamae)、木叶鲽(Pleuronichthys Cornutus)、宽体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石鲽(Platichthys bicoloratus)和条鳎(Zebrias zebra)、夏鲆(Paralichthys dentatus)的脑垂体中提取mRNA,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含开放阅读框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cDNA序列,与本实验室已克隆的大菱鲆和漠斑牙鲆、已报道的鲆鲽鱼类及外群鱼类共22条生长激素基因cDNA进行了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测序结果显示,高眼鲽、黄盖鲽、木叶鲽、宽体舌鳎、石鲽、条鳎和夏鲆的GHeDNA长度依次为479,564,519,440,564,440,522bp,编码140~170个氨基酸的成熟GH多肽片段.通过序列比对,这7种蛋白序列与其他已知的鲆鲽鱼类GH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同科的鱼类之间同源性更高.运用PAUP软件对15种鲽形目鱼类与另外7种不同种属鱼类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与根据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分类进化地位基本一致,大菱鲆和塞内加尔鳎各自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且与鲆科和鲽科鱼类相距较远,其中寒内加尔鳎等种类的分类地位与根据线粒体DNA序列分析的系统发生模式基本吻合.说明生长激素基因可以有效地用于研究鲽形目等硬骨鱼类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
- 刘滨臧晓南刘顺梅张学成雷霁霖
- 关键词:鲽形目生长激素CDNA
- 链脲佐菌素诱导C57BL/6J和昆明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比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STZ处理时C57BL/6J和昆明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成模率及稳定性,探究经济有效的糖尿病小鼠建模品系。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和昆明小鼠分别随机分为3组(20只/组):正常对照组、150 m g/kg组(单次腹腔注射)、50mg/kg组(连续注射5 d)。末次注射STZ后每天测量小鼠摄食量和饮水量,每周测量小鼠空腹血糖及体重一次,连续观察4周。结果 2种建模方法均能使C57BL/6J和昆明小鼠表现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且空腹血糖值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但2种小鼠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时,C57BL/6J和昆明小鼠的成模率没有差别,50 mg/kg组均为80%,150 mg/kg组均为65%。C57BL/6J小鼠的死亡率略低于昆明小鼠。结论相同剂量STZ处理下C57BL/6J和昆明小鼠1型糖尿病的成模率和模型稳定性基本一致,昆明小鼠是较C57BL/6J小鼠更为经济有效的建立糖尿病模型的小鼠品系。
- 郑国亚张金宝刘顺梅齐佳尹金良马娟
- 关键词:昆明小鼠链脲佐菌素
-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心得体会被引量:5
- 2016年
- 链脲佐菌素是最常用的诱导动物发生糖尿病的药物。利用链脲佐菌素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文献报道很多,但关于链脲佐菌素有效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关键因素及实验注意事项的报道却很少。本文总结了笔者在多次糖尿病小鼠建模实验中获得的一些经验与体会,以期为其他研究者开展糖尿病建模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作用。
- 郑国亚齐佳刘顺梅连波陈丽梅尹金良
-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
- 单次大剂量和多次小剂量STZ诱导昆明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探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通过研究单次大剂量和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昆明小鼠1型糖尿病的成模率和稳定性,探究理想的1型糖尿病小鼠建模方法。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15只/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单次大剂量组(150 mg/kg,单次腹腔注射)、多次小剂量组(50 mg/kg,连续注射5 d)。末次注射后,每天测定小鼠摄食量和饮水量,每周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及体质量1次,连续观察4周。结果 2个模型组小鼠均表现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模型组小鼠的平均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P<0.05)。单次大剂量组和多次小剂量组的小鼠第1周时成模率分别为60%和53.33%,4周后分别为60%和80%,4周后的死亡率分别为33.33%和20%。且多次小剂量组中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从第2周始一直稳定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多次小剂量注射STZ(50 mg/kg连续注射5d)是较理想的建立昆明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
- 郑国亚连波刘顺梅齐佳刘晓影綦慧敏
-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昆明小鼠单次大剂量多次小剂量
- 摄食转基因集胞藻牙鲆的安全性评价
- 为评价转牙鲆生长因子基因集胞藻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将摄食转基因集胞藻的牙鲆肌肉以10.Dg/kg·BW·d 剂量给小鼠连续灌喂8周,对试验鼠的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脏体系数以及生殖机能进行了检测.对...
- 刘顺梅臧晓南张学成刘滨张维芬孙平楠况成宏
- 关键词:集胞藻生殖机能安全性评价
- 近亲婚配有害效应的数理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运用数学概率和遗传学原理对近亲婚配有害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着重强调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的比较。
- 刘红英杨利丽刘顺梅张金宝
- 关键词:近亲婚配亲缘系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发风险
- RNA干扰抑制人食管鳞癌细胞PLK1基因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研究Polo样激酶l(PLK1)基因特异的siRNA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 PLK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LKI基因特异性siRNA转染入人食管鳞癌细胞Eta-109,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siRNA处理前后Eca-109细胞PLK1基因表达变化,并构建PI.K1基因特异性siRNA质粒表达载体.结果转染R后T-PCR和Western-blot结果均显示Eca-109细胞PLK1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PLKI基因特异性siRNA质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 PLKl特异性siRNA对Eca-109细胞PLK1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 石剑飞高志芹连波刘顺梅谢斌赵春玲刘晓丽
- 关键词:RNA干扰PLK1食管鳞癌
- 摄食转基因集胞藻牙鲆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 2007年
- 评价转牙鲆生长因子基因集胞藻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将摄食转基因集胞藻的牙鲆肌肉以10.0 g/kg.BW.d剂量给小鼠连续灌喂8周,对试验鼠的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脏体系数以及生殖机能进行了检测,对组织器官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研究结果显示,灌喂摄食转基因藻牙鲆的小鼠,其摄食量、体重、血液常规、血生化指标及脏体系数与对照小鼠无显著差异(P>0.05),其生殖机能和肝、肾等组织器官未受损害。表明转基因集胞藻作为牙鲆饲料添加剂不能通过食物链对食鱼生物造成不良影响,是安全无毒的。
- 刘顺梅臧晓南张学成刘滨张维芬孙平楠况成宏
- 关键词:牙鲆小鼠安全性评价
- PLK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PLK1(Polo-like kinase1)基因RNAi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食管鳞癌细胞中PLK1的表达.根据人PLK1mRNA序列设计干扰片段,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利用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研究靶向PLK1的RNAi对食管鳞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将有效干扰序列构建至慢病毒干扰载体pGLV/H1/GFP+Puro中,测序鉴定.重组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制备的重组病毒感染食管鳞癌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利用裸鼠肺转移模型实验研究慢病毒介导的PLK1基因RNAi对食管鳞癌细胞在体内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筛选出一种高表达PLK1的食管鳞癌细胞株TE-8用于实验研究;筛选出有效的干扰片段,并成功构建靶向干扰PLK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制备重组病毒颗粒用于感染食管鳞癌细胞;靶向PLK1的RNAi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结论:靶向干扰PLK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能够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PLK1基因影响着食管鳞癌的恶性进展.
- 于文静张宝刚陈丽梅王守训冯卫国杜长青刘顺梅赵春玲
- 关键词:PLK1慢病毒载体RNAI食管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