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辉
- 作品数:57 被引量:1,82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互动——横向省际竞争和纵向地方跟进被引量:62
- 2015年
- 中央战略引领下由众多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所在。识别其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关系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构建产业高度化指数来衡量中国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通过构建带共同因子的广义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验证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区际横向竞争和地方对中央政策跟进的两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愈发高度化,其演变更多地倚重于技术效应。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省际竞争特征;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也积极地跟进中央的产业结构政策,且主要表现为结构效应方面的跟进。本文还发现.中央对下级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是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互动的重要驱动力。由于政治激励具有时间周期性,地方官员出于时间约束与政绩追求,重点偏向于影响产业结构本身的调整。而并未显著改变产业的技术效率升级。
- 黄亮雄王贤彬刘淑琳韩永辉
- 关键词:区域互动
- 县域行政区划改革的绩效分析——以“撤市设区”为切入点被引量:30
- 2014年
- 地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行政区划体制的有效运作。对于县域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曾出现"撤县建市"、"撤市设区"和"省直管县"、"强县扩权"三次重要改革。其中,"撤市设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广东省县(市)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其绩效,探讨其得失,以理顺这三次改革的内在机理和前因后果。结果表明,"撤市设区"改革虽加快该地级市的经济增长、增强财政预算平衡能力,但其未能显著促进县级区域的经济增长和财政预算平衡,长此以往将影响县域发展的积极性。"撤市设区"在纠正"撤县建市"引起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与土地分割同时,忽略了县域自主发展的激励,对此,"省直管县"、"强县扩权"等行政区划体制再改革可谓恰到其时。
- 韩永辉黄亮雄舒元
- 关键词:撤市设区倍差法绩效分析
- 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及启示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对我国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我国在组装环节和低端零部件的生产方面拥有优势。通过实证分析发现,FDI是促进我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他解释因素则有所不同,验证了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在解释我国产业内贸易方面存在不足。
- 洪锐凌邹建华韩永辉
- 关键词:FDI零部件贸易产业内贸易面板数据
- 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测量被引量:9
- 2014年
- 判断我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策略成效如何,可以通过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予以回答。为了克服传统(宏观)方法估计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足,本文从微观角度,利用汽车企业数据完成了对汽车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法、Olley&Pakes法与Levinsohn&Petrin法等多种方法的横向比较,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结果显示,1999-2007年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升,细分为各控股类型、各子行业研究亦是如此;国有控股汽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低于非国有控股汽车企业,但由于上升较快,逐步与非国有控股企业趋同。由此说明,"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已取得实效,汽车产业正从"引进—吸收—消化"向"创新—超越"转型,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构筑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 叶珊瑚韩永辉邹建华
- 关键词: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 广东经济学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笔谈(三)
- 2023年
- 为进一步推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南方经济》编辑部特邀请广东经济学界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与优秀中青年学者,围绕“二十大”报告中涉及经济建设的重要部署,以系列笔谈形式,开展研究阐释。本期为系列笔谈的第三期,邀请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何传添、韩永辉、陈伟光,广东财经大学黄晓凤、黄瑜,广东金融学院李文秀、张呈磊、项后军共八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新发展格局、新安全格局等主题,畅谈各自的观点与体会。
- 何传添韩永辉黄晓凤李文秀李文秀陈伟光黄瑜黄瑜
- 关键词:中青年学者安全格局
- 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国别经验和战略启示被引量:6
- 2015年
- 建设生态文明,要依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生态化转型。本文较深入地剖析了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金砖国家在产业生态化转型中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情实际,进而提出四点政策思路:立足城市和省区的异质性,统筹区域产业协同生态化转型;为产业生态化转型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注重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抢占新兴产业国际竞争高地;强化产业生态转型的人力资源支撑和融资渠道保障。
- 韩永辉钟伟声
- 关键词:生态化转型
- 基于CGE-TERM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效果的定量研究
- 郭晴娄峰肖敬亮陈伟光韩永辉黄亮雄蔡伟宏袁静王燕
- 该研究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当前情境,利用CGE-TERM模型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宏观经济发展产生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其程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GDP、居...
- 关键词:
- 关键词:贸易摩擦加工制造业
- 恐怖袭击如何影响跨国并购--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 2025年
- 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威胁事件频发,尤其是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已严重危害到国家间的正常经贸往来。本文基于2000一2020年137个国家(地区)2877个样本的恐怖袭击伤亡人数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据,考察恐怖袭击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机制及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恐怖袭击伤亡人数的增加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金额和并购完成情况均有显著的负面效应;这一负面效应通过恶化东道国营商环境、加剧不确定性和抑制民间交流互动三个机制传导,其主要集中在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且在有被殖民历史和国内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更显著;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减弱,且存在门槛效应,证明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适应力和内在韧性,而东道国治理能力的提升也能够缓解这种负面效应。本研究为中国应对恐怖主义风险,维护自身海外利益,保驾护航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政策建议。
- 韩永辉韩永辉麦炜坤
- 关键词:恐怖袭击跨国并购
- 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策略被引量:1
- 2019年
- 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冲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通过推动设立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积极举措,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红利"。但2018年以来的中美经贸摩擦,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 韩永辉
- 关键词:经贸摩擦经济治理全球治理
- “撤县建市”提升了地方绩效吗——基于广东省73个县(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有效的行政体制。目前,我国多个地区正探索"省直管县"、"强县扩权"的行政体制改革,以期通过制度上的深化改革与经济管理上的扩展权限,使得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类似地,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掀起一波"撤县建市"的行政改革热潮。以广东省73个县(市)1985—1999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倍差法和类倍差法检验此次改革的政策绩效表明,相比于没有发生"撤县建市"的县域,发生了"撤县建市"的县域虽能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和预算内财政支出,但却未获得更高的预算内财政收入,从而引发耕地快速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该项改革停止。
- 黄亮雄韩永辉舒元
- 关键词:撤县建市绩效分析倍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