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晨

陈晨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利拉鲁肽
  • 2篇血糖
  • 2篇胰岛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脐带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功能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患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代谢
  • 1篇血红蛋白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陈晨
  • 4篇徐向进
  • 4篇陈频
  • 3篇黄勤
  • 2篇黄梁浒
  • 1篇李春梅
  • 1篇郭雯
  • 1篇杨熙章
  • 1篇林忆阳

传媒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的作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I(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LIRA)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单用及联用对2型糖尿病(T2DM)SD大鼠糖代谢及胰岛分泌功能的作用及其与胃肠激素相关性。方法以高糖高脂喂养及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SD大鼠T2DM模型,将4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T2DM组、T2DM+UC.MSCs组、T2DM+LIRA组、T2DM+LIRA+UC.MSCs组;每组均为10只。分别给予相应干预治疗,共8周,其中利拉鲁肽按200μg/kg,每日皮下注射2次;UC.MSCs以尾静脉注射细胞5×10个。定期检测各组大鼠一般状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ELISA法检测血清C肽(C-P)、胰高血糖素(Glu)、GLP-1、胃泌素(GAS)及胆囊收缩素(CCK)。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与T2DM组比较,T2DM+UC—MSCs、T2DM+LIRA和T2DM+LIRA+UC—MSCs组大鼠HbA1c均呈明显降低[(9.1±0.4)%比(7.2±O.4)%、(3.9±0.3)%、(3.1±0.3)%,F=815.220,P〈0.05];且T2DM+LIRA+UC.MSCs组HbA1c低于T2DM+UC—MSCs组和T2DM+LIRA组t=-28.105、-5.918,P〈0.05)。与T2DM组比较,T2DM+UC—MSCs组C—P明显增加(t=8.774,P〈0.051,而Glu、GLP-1、GAS及CC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68、1.894、1.768、1.516,P〉O.05);T2DM+LIRA组和T2DM+LIRA+UC.MSCs组C-P、GLP-1、GAS和CCK水平均明显升高(t=-18.115~35.732,均P〈0.05),Glu降低(£=3.022、11.859,均P〈0.051;与T2DM+LIRA组比较,T2DM+LIRA+uc.MSCs组C-P、GLP-1、GAS和CCK明显升高(t=9.107、7.635、9.870、19.152,均P〈0.05),Glu降低t=-13.976,P〈0.05)。Pearson双变量分析发现,大鼠空腹血清C-P与GLP-1、GAS及CCK呈正相关(r=0.401、0.628、0.619,均P〈0.01),与Glu呈负相关(r=-0.603,P〈0.01)。大鼠空腹血清Glu水平与GLP-1、GAS及CCK呈负相关
陈频徐向进黄勤温代芬邵珠林黄梁浒陈晨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胰岛B细胞功能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引起脱发二例被引量:2
2013年
例1 患者,男性,67岁。“2型糖尿病”病史15年,为控制血糖至理想水平,
陈晨林忆阳徐向进陈频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脱发控制血糖
利拉鲁肽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A)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 筛选12例合格受试者:确诊T2DM病程大于10年,已应用促泌剂、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不达标并加用LIRA至少6个月,但仍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7% ~ 10%].受试者随机分为A组(LIRA联合hUC-MSCs假移植组)和B组(LIRA联合hUC-MSCs移植组).每组6例.其中B组第1天行介入下经胰腺动脉输注hUC-MSCs,第8、15和22天行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每次细胞量为1×106/kg);A组同期同方式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继续应用LIRA干预24周.观察患者一般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HbA1c;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C肽释放试验评价早相C肽分泌功能(ΔCP30/ΔG30)、C肽分泌总量(AUCCP180)和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两组患者基线时FPG、2hPG、HbAlc、ΔCP30/ΔG30、AUCCP180及HOMA-IR具有可比性(P>0.05).(2)干预24周末,B组FPG(6.64±0.79) mmol/L、2hPG(8.65±1.12) mmol/L和HbAlc (6.82±0.53)%明显低于A组[(8.33±0.99) mmol/L、(13.85 ±0.86) mmoL/L、(7.82±0.31)%,P<0.05].(3)干预24周末,B组ΔCP30/ΔG30(0.70±0.38)和AUCCP180 (21.16±3.17)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0.22 ±0.13、12.52±5.30,P <0.05),而HOMA-IR明显低于A组(4.30±2.68比9.46±4.88,P<0.05).结论 对T2DM患者联合LIRA和hUC-MSCs治疗可以起到更好地改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的作用.
陈频黄勤徐向进邵珠林黄梁浒杨熙章郭雯李春梅陈晨
关键词:利拉鲁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
利拉鲁肽对新诊断的糖化血红蛋白>9%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41
2015年
目的 观察对新诊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9%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新诊断HBA1c>9%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组(LIRA组,25例)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la组,24例),联用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片治疗18个月后评价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1)与基线比较,治疗结束时LIRA组体重、BMI、腰围均明显下降(P<0.01),而IGla组体重、BMI、腰围均增加(P<0.01).(2)LIRA组和IGla组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hPG)、HbA1c均呈显著下降(P< 0.01);LIRA组2hPG显著低于IGla组(P<0.01),而且24 h平均血糖水平(MBG)、24h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24 h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3)与基线比较,LIRA组△I30/△G30[△I30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30min胰岛素(I30)与空腹胰岛素的差值,△G30为30 min血糖(G30)与FPG的差值]、3hOGTT中180 min内C肽AUC(AUCcP180)、胰岛素敏感指数(Matsuda指数)明显增高(分别为4.88±1.55比7.60±1.91,9.23±2.66比13.18±2.72,39.28±20.35比54.64±23.34,P值均<0.01),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4.41±1.58比3.52±1.44,P<0.05);IGla组仅HOMA-IR降低(4.92±1.84比4.57±1.80,P<0.05);LIRA组△I30/△G30、AUCCP180 Matsuda指数均高于IGla组(分别为7.60±1.91比4.18±1.00,13.18±2.72比10.53±2.68,54.64±23.34比41.65±17.84,P值均<0.05),HOMA-IR低于IGla组(3.52±1.44比4.57±1.80,P<0.05).(4) LIRA组HbA1c≤6.5%的达标率及联用口服降糖药用量明显优于IGla组.(5)两组低血糖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诊断HbA1c>9%的2型糖尿病采用利拉鲁肽在平稳改善糖代谢、恢复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优于甘精胰岛素.
陈频陈晨邵珠林徐向进黄勤
关键词:利拉鲁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