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科技型小微企业与政府协同创新的动因被引量:2
- 2016年
- 十八大将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列入重要商议项目,体现出党中央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视。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一个占国民经济很大比重的产业来说,它的蓬勃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与政府协同创新才能完成,这是由科技型小微企业内部利益驱动、市场竞争推动和政府政策牵动决定的。文章就科技型小微企业与政府协同创新的动因做以探讨。
- 李沁怡钱文华
- 关键词:政府协同创新
- 中国政党制度政治包容性的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国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政治包容性。从价值层面来理解政治包容性,有助于领悟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在实践中,这种政治包容性体现了民主价值、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
- 胡政宏钱文华
- 关键词:政党制度
- 试论科学执政的理论意蕴——历史视角的一种解读被引量:2
- 2006年
- 科学的涵义存在着工具性价值和理性主义价值两个认知层面。近代中国对科学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局限于工具性价值层面的认识,是中国对科学的认知难以走出思想误区的表现。研究造成这一思想误区的原因,有助于认识科学执政的深刻理论意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是一个先进的理念,标志着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 齐卫平钱文华
- 关键词:科学执政工具性价值
- "三国干涉还辽"与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化被引量:1
- 2004年
-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为阻止日本吞并辽东半岛,联合法德两国出面干涉。日本知难而退。放弃辽东半岛。这一事件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的斗争趋于激烈,同时也给远东国际关系带来了深刻变化,日俄争夺东北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钱文华
- 关键词:三国干涉还辽
- 清政府弱化琉球宗主权的历史考察被引量:4
- 2006年
- 自明朝以后,中国对琉球一直拥有宗主权。1874年中日《北京专条》是清政府弱化对琉球宗主权的开始。在琉球问题交涉中,李鸿章的“延宕之法”进一步弱化了宗主权。随着宗主权不断弱化,清政府内部“防日”思想上升。
- 钱文华
- 关键词:清政府宗主权
- 新型政党制度两大主体政治协同的意蕴探析
- 2019年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作为新型政党制度两大主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保持政治协同,共创并进一步完善新型政党制度,这样的政治协同具有强烈的同向性、可靠的同行性、鲜明的同质性和现实的同果性。政治协同有利于促进新型政治制度的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将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推升至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 钱文华
- 关键词:意蕴
- 美国民主党海外组织探析
- 2008年
- 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两大政党为了赢得总统选举,开始突破组织发展的区域局限,在海外建立政党组织作为本党分支机构,民主党海外便是其中之一。民主党海外得到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承认与支持,其下属的国家委员会数量不断增加,在组织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组织特点,逐渐显示出某些政党组织的功能。
- 齐卫平钱文华
- 建设学习型政党: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共同体认
- 2011年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全会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进行了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是参政党建设的新取向,是发展政党关系的新渠道。
- 钱文华
-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执政党参政党
- 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基本经验内涵探论
- 2013年
- 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执政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发展和自身长期执政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是科学执政的前提;理性对待科学是科学执政的认识基础;把握三大规律是科学执政的基本要求;创新体制是科学执政的制度保证;转变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的有效方法;提高执政能力是科学执政的重要目标。这些经验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浦解明钱文华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
- 论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近代中国在不断经受列强侵略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型。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人们对西方的思想认识也在变化:先是从"器物"上的学习,然后是制度层面上的反思与效仿。具体而言,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与科技,维新人士则侧重于西方制度的理论介绍与设想。真正搬用西方政治制度的是孙中山,他以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理论为基础,举起三民主义旗帜,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主权在民是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核心。民国建立后,他力图用这种思想巩固民主政治制度,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有力地推进了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钱文华齐卫平
- 关键词: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主权在民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