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忠来
- 作品数:44 被引量:481H指数:1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TLIF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 汤志兵杨惠林王根林钱忠来朱晓宇陈康武
- 石膏外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Gustilo Ⅰ、Ⅱ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对比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石膏外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对GustiloⅠ、Ⅱ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218例采用石膏外固定及82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之GustiloⅠ、Ⅱ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资料。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功能和治疗费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石膏固定组193例获得随访,髓内钉治疗组66例获得随访,两组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功能优良率三者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平均治疗费用上,石膏固定组低于髓内钉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交锁髓内钉相比,石膏外固定治疗GustiloⅠ、Ⅱ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相似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结果,但操作更简单,治疗费用更低,仍是治疗该类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 陶卫建周军钱忠来唐天驷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石膏交锁髓内钉
- 基于磁共振影像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诊断新技术和治疗新材料的研究
- 杨惠林邹俊朱雪松姜为民陈亮耿德春干旻峰杨炎钱忠来包肇华唐天驷
- 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动力位的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补充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减少其漏诊率。而对磁共振图像显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严重的患者,传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并不完全适合,有时甚至还能够加快椎间盘退变,使症...
- 关键词:
-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骨移植材料
- 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干骨折被引量:1
- 2006年
- 钱久荣陶卫建孙雪锋关月红简争光王靖唐天驷钱忠来姚啸生吴健
- 关键词: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股骨骨折早期康复闭合穿钉
- 椎间盘纤维环组织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纤维环损伤能导致椎间盘严重退变。然而,由于纤维环组织本身在细胞、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方面的异质性,纤维环的修复和再生治疗仍面临挑战。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化的纤维环为治疗退变椎间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组织工程的主要要素,即细胞、支架、生长因子和力学刺激等方面简要介绍纤维环组织工程业已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进一步研究需结合多学科手段,选取高效的细胞来源、制备多重仿生的支架、利用合适的生长因子和力学刺激等,充分模拟实际纤维环组织及其微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纤维环组织再生,最终实现纤维环组织工程应用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
- 周平辉过倩萍凌峰钱忠来李斌
- 关键词:细胞移植转化生长因子
- 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的相关基础研究与远期临床疗效被引量:19
- 2001年
- 目的对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对直接使用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的病例进行远期随访,探讨单椎体复位固定的有效性。方法测试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建立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行单脊椎复位固定后脊椎的应力变化规律。自1992年4月~1995年12月,应用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和滑脱32例,其中单纯峡部裂18例,合并滑脱14例;年龄28~46岁,平均36.4岁。结果生物力学研究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复位效果优良,固定坚强;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5.6年,最终X线片示,有29例获得骨性愈合,无螺钉断裂和拔出。临床疗效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2例。结论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固定坚强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对青壮年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患者,直接修复行单椎体复位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其内固定简单,手术创伤小,可减少继发性脊柱疾患的发生率。
- 钱忠来唐天驷杨惠林王以进
- 关键词:生物力学腰椎峡部崩裂腰椎滑脱
- PKP与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2诊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6例采用PKP治疗(PKP组),36例采用PVP治疗(PV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疗效。结果7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29(12~24)个月。PKP组手术时间较PVP组长,骨水泥注入量较PVP组多,术后即刻椎体高度较PV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PVP组,ODI指数高于PVP组,末次随访时PKP组疗效较PVP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显著恢复椎体高度,有效防止了骨水泥渗漏,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崔长权刘昊邵小风钱忠来陈康武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 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治疗颈椎病5例:非融合术后弹性动态固定效果随访被引量:19
- 2010年
- 背景: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是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在颈椎非融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5例颈椎病患者(6个节段)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置入颈椎动态稳定器进行非融合手术,术前及术后3d、3个月、6个月进行JOA评分,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摄X射线平片观察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结果与结论:经1~6个月随访,JOA平均评分由术前8.5分升至术后15.4分;影像学复查未见颈椎动态稳定器移位、下沉,生理弧度良好,颈椎运动范围得到一定保持,无明显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表现。提示颈椎动态稳定器一体化植入术后能获得弹性动态固定,并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近期疗效满意。
- 侯振扬徐耀增钱忠来周峰陈亮姜为民杨惠林
- 关键词:颈椎病置入评分
- 椎弓根内固定置钉方法改进的生物力学特征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置钉方法改进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实验于2001-12/2002-12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采集成人湿润固定的胸腰椎标本6具,12个功能节段,采用咬除进针点周围5mm的骨皮质和保留骨皮质,由开路器准备钉道两种方法。拔出试验中,实验组去皮质范围为约5mm,对照组为保留骨皮质。采用Magerl定位法,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呈5°~15°。然后,进行Steffee椎弓根器械内固定,采用直径为6mm的螺钉。用实验应力分析法比较其脊柱的强度和刚度等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仪器采用WD-5万能试验机和NT-100B扭转试验机。结果:对两类标本进行应变-强度分析,位移-刚度分析脊柱在轴向中心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扭转状态下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咬除进针点部分骨皮质,探明骨道,置钉准确,坚强有效的固定与未咬除骨皮质标本的强度和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中也看到,如果去皮质的范围过大,将会降低拔出力(P<0.05)。结论:进钉点咬除部分骨皮质行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的强度和刚度无明显影响,手术方法安全,简单,实用,但应注意咬除皮质的范围不应超过螺钉的直径,否则会降低拔出力。
- 孙寒松门德华唐天驷杨惠林钱忠来王振田王以进
- 关键词:生物力学胸椎内固定器
- 一种可固定双柱的胫骨平台后内侧固定钢板
- 一种可固定双柱的胫骨平台后内侧固定钢板,由胫骨平台关节面固定钢板和胫骨近端固定钢板一体平滑过渡形成,整体呈弯曲F型结构,胫骨平台关节面固定钢板包括有第一平直钢板和第一横向弧形钢板,胫骨近端固定钢板包括有第二横向弧形钢板和...
- 陈康武张凯陈昊莫建强毛海青王根林钱忠来杨惠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