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同源重组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缺失突变菌株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构建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为fbe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实验工具。方法采用同源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质粒ΔpBT2(含fbe::ermB基因),将其电转化进入金葡菌RN4220,再次抽提后电转化进入fbe基因阳性表葡菌(HB)中。将含有质粒ΔpBT2的表葡菌HB在5mg/L红霉素平板42℃经多次传代,使质粒ΔpBT2裂解,fbe::ermB基因同源重组到表葡菌HB的染色体上,通过红霉素耐药、氯霉素敏感等特性筛选出含有fbe::ermB基因的新表葡菌HB-ermB。结果经酶切鉴定后确认质粒ΔpBT2构建成功以及成功转导入金葡菌RN4220和表葡菌HB中,经PCR方法以及测序确认表葡菌HB的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HB-ermB构建成功。结论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完成了表葡菌HB的fbe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构建。
- 赵旭朱德妹张婴元郑兆鑫严维耀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同源重组
- 应用滚环扩增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应用滚环扩增(RCA)技术检测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观察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以HBV全基因质粒为模板,经酶切、连接、浓缩、胶回收纯化等步骤,构建和制备HBV cccDNA标准品.抽提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总DNA,进行滚环扩增.用HBV cccDNA标准品、3.2 kb线性HBV DNA、健康肝组织总DNA及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DNA作为对照,验证此方法的特异性.将HBV cccDNA标准品进行系列稀释,了解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HBV cccDNA,并可用RCA方法进行扩增.RCA方法可从2 mg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检测到HBV cccDNA,并可检测低至1×102拷贝/μL的HBV cccDNA.RCA方法不能检测3.2 kb线性HBV DNA,在健康肝组织及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亦检测不到HBV cccDNA.结论 RCA方法操作较方便,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赵旭刘红艳李新艳秦艳丽邬祥惠翁心华佘会元张继明
- 表皮葡萄球菌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分布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不同来源的表皮葡萄球菌 (表葡菌 )以及其他葡萄球菌中纤维蛋白原结合基因 (fbe基因 )的分布情况。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表葡菌临床分离株或健康人群寄植株以及其他类型葡萄球菌的 fbe基因 ,并对fbe全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结果 :临床分离的表葡菌中 fbe基因阳性率达到 84 .2 % ,健康人群来源的表葡菌中 fbe基因阳性率达92 .6 % ,而其他类型葡萄球菌中均未扩增出fbe基因 ;表葡菌 337# fbe基因全长序列为 345 7bp ,与国外文献报道对比有95 %同源性。结论 :fbe基因在表葡菌中广泛存在 ,fbe全基因序列与国外报道的结果相似。
- 赵旭朱德妹张婴元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
- HBV cccDNA滚环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是HBV基因复制和合成的模板,也是抗病毒治疗结束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建立滚环扩增(Rolling Cycle Amplification,RCA...
- 赵旭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机制
- 替比夫定联合双虎清肝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1
- 2010年
-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抗HBV药物主要有两类: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核苷(酸)类似物对HBV的抑制明显,口服方便,但需要长期服用,部分药物易出现耐药性。新近对CHB治疗的研究热点是个体化或优化治疗,以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我们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双虎清肝颗粒对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佘会元黄春红沈黎辉沈文娟况成宝黄钟鸣赵旭孙莉萍
- 关键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双虎清肝颗粒核苷(酸)类似物抗HBV药物临床疗效
- 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被引量:19
- 2003年
- 赵旭张婴元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
- 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与生物膜形成被引量:5
- 2004年
- 赵旭朱德妹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静脉导管侵入性操作金葡菌
- 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28
- 2007年
-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患者分别按中心分层随机接受比阿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结果①比阿培南组和美罗培南组有效率分别为87.0%(107/123)和90.1%(109/121),其中两组细菌性肺炎有效率分别为90.0%(63/70)和91.9%(57/62),尿路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3.0%(44/53)和88.1%(52/59);②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3%(77/80)和98.8%(79/80),其中肺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42/42)和100%(39/39),尿路感染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1%(35/38)和97.6%(40/41);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6/129)和3.1%(4/128),药物相关实验室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7.1%(22/129)和19.5%(25/128),分别有2例(1.6%)和4例(3.1%)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阿培南治疗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良好,其临床和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药美罗培南相仿。
- 杨帆赵旭吴菊芳周新修清玉施毅沈策刘荣玉张伯科钟玲陈楠倪兆慧苏炳华吴湜张婴元
- 关键词:比阿培南美罗培南随机对照试验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
- Toll样受体5基因条件过表达动物模型
- 本发明涉及Toll样受体5基因条件过表达动物模型。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LR5基因条件性过表达非人模型动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体外转录的方式,获得Cas9mRNA和gRNA;构建同源重组载体(donor vector),...
- 赵旭郭蓓宁夏敬文
- 左氧氟沙星750mg注射液5日短程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与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本临床试验为随机对照、开放、非劣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CAP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左氧氟沙星750 mg组治疗5 d或500 mg组治疗7-14 d ,两组均接受静脉给药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及微生物学检查等,比较两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结果10个研究中心共入选病例241例。其中全分析集(FAS )223例,包括750 mg组111例,500 mg组112例。符合方案分析集(PPS)211例,包括750 mg组107例,500 mg组104例。安全性分析集(SS)241例,包括750 mg组121例,500 mg组120例。FAS 75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5.0 d ,500 mg组疗程中位数为9.0 d。75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3750 mg ,500 mg组总剂量中位数为4500 mg。FAS第4次随访750 mg组有效率为86.2%,500 mg组有效率为84.7%,两组综合疗效评价相比为非劣效。FAS 750 mg组可进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0例,获病原菌41株,500 mg组可行微生物疗效评价者共49例,获病原菌51株,两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另外,750 mg组和500 mg组的非典型病原体的临床有效率均为100%。对750 mg组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临床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注射部位瘙痒、疼痛和充血等,其次为失眠、恶心、皮疹等。较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为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白细胞总数降低、ALT升高、AST升高等。以上不良反应多属轻微,患者可耐受,与500 mg组相比,因药物中止试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安全性相仿。结论左氧氟沙星750 mg注射液5 d短程疗法治疗CAP与左氧氟沙星500 mg注射液7-14 d常规疗程相比,其临床和微生物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均较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 赵旭吴菊芳修清玉王辰张德平黄建安谢灿茂孙圣华吕晓菊司斌肖组克张婴元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左氧氟沙星短程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