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淑芬 作品数:5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磐安县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围术期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围术期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影响,为临床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D、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朋、APTT、TT、Fb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h、术后24hPT、APTT、TT分别为(13.23±1.86)s、(31.18±5.94)s、(15.52±2.55)s,(12.85±1.94)s、(29.74±5.52)s、(14.68±3.15)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4、4.546、4.143、3.656、3.435、3.115,均P〈0.05),术后6h观察组Fbg[(3.17±0.48)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6,P〈0.05);观察组D-D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分别为(0.28±0.04)mg/L、(0.33±0.07)mg/L、(0.33±0.07)mg/L,术后相比术前略有上升,但组内对比、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2级、3级发生率分别为41.43%、30.00%,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对照组确诊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均可预防剖宫产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是首选方法。 孔松泉 包丽霞 蒋淑芬关键词:麻醉 剖宫产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住院分娩有引产指征的70例初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将70例孕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地诺前列酮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1.11%,治疗组为91.18%,治疗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639,P=0.013)。治疗组引产前后宫颈评分提高分值(2.73±1.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3±1.12)分(t=2.622,P=0.011)。治疗组用药至临床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13.24±7.25)h、(17.38±7.53)h、(12.54±6.23)h,对照组则为(26.18±12.54)h、(35.72±17.89)h、(16.53±7.24)h,前者明显短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5.644、2.476,P=0.000、0.000、0.016)。结论地诺前列酮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并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施伟亚 蒋淑芬关键词:地诺前列酮 缩宫素 足月妊娠引产 剖宫产的现状分析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2017年 研究剖宫产的现状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患者800-900例,分析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手术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以及时机的选择时母儿的影响,统计其构成比。结果:数据显示,3年来我院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社会因素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不同的时机进行剖宫产,对母儿的影响很大。结论:近些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社会因素逐渐成为剖宫产的主要因素。 蒋淑芬关键词:剖宫产 母儿影响 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丙泊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选择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次髎穴组、皮下注射组、静脉注射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次髎穴组联合芬太尼次髎穴注射麻醉,皮下注射组联合芬太尼皮下注射麻醉,静脉注射组联合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比较三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次髎穴组麻醉优良率为97.50%,高于皮下注射组、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3.894,均 P <0.05);三组患者 MAP、HR、SpO2各时间节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次髎穴组术后4 h、8 h VAS 评分分别为(2.32±0.56)分、(1.13±0.23)分,低于皮下注射组、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656、8.843、6.587、6.335,均 P <0.05);次髎穴组丙泊酚用次、用量分别为(1.14±0.14)次、(116.37±14.35)mg,少于皮下注射组、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645、5.587、6.132、5.854,均 P <0.05);次髎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皮下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静脉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96、7.454,均 P <0.05)。结论芬太尼次髎穴给药麻醉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孔松泉 包丽霞 蒋淑芬关键词: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 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2017年 观察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84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联合诺需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2年后的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9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应用诺需德联合腹腔镜的方式比较理想。 蒋淑芬关键词: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