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金强

作品数:34 被引量:56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12篇企业
  • 7篇期权
  • 6篇实物期权
  • 4篇溢价
  • 4篇融资
  • 4篇企业家
  • 4篇股权
  • 4篇风险厌恶
  • 3篇信贷
  • 3篇资产
  • 3篇外推
  • 3篇利率
  • 3篇金融
  • 3篇交易
  • 3篇风险溢价
  • 2篇贷款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银行
  • 2篇政府
  • 2篇融资约束

机构

  • 28篇上海财经大学
  • 15篇湖南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湖南商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作者

  • 34篇杨金强
  • 10篇杨招军
  • 4篇周远祺
  • 4篇刘莉亚
  • 2篇石峰
  • 2篇罗琰
  • 2篇朱小能
  • 1篇关益众
  • 1篇甘柳
  • 1篇靳玉英
  • 1篇李志生
  • 1篇易昊
  • 1篇廖进中
  • 1篇范定祥
  • 1篇余晶晶
  • 1篇李明辉
  • 1篇程天笑
  • 1篇刘庆富
  • 1篇孙莎
  • 1篇刘波

传媒

  • 6篇经济研究
  • 5篇中国管理科学
  • 4篇系统工程理论...
  • 4篇管理科学学报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金融研究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金融科学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 1篇金融
  • 1篇计量经济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配额管理机制设计——基于碳交易和风险对冲的视角被引量:3
2023年
在全国碳市场运行初期,相关风险的对冲工具不足,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交易平台根据经济环境进行碳配额管理能产生以下作用:第一,增加高碳排放企业投资碳配额、进行碳价格风险对冲的渠道,降低企业的低碳转型成本。第二,为低碳企业卖出富余碳配额、更好地管理碳配额的价格风险提供了方便,从而有助于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夯实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第三,碳配额管理下的碳排放稳态水平约束了发电行业碳排放总量,碳排放的动态演化为“碳达峰”动态路径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碳配额管理机制下,加大逆周期财政支持力度、开发碳衍生品、推动减排技术突破,都是缓解碳配额价格风险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为研究碳配额管理的机制设计及影响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同时也给出碳市场助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可行措施。
赵思琦刘庆富杨金强李源
关键词:碳交易风险分担绿色金融
资本管制能够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吗?被引量:64
2013年
面对汹涌的国际资本流动,IMF明确提出了资本管制的政策框架,标志着IMF对资本管制立场的重大改变。本文分别从国际资本流动异常状态、规模和波动性三个角度考察资本管制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有效性。考虑到国际资本净流动可能抹平国际资本流动波动,本文使用国际资本流动总量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资本管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管制将加大国内产出冲击波动,导致资本管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非常有限。
刘莉亚程天笑关益众杨金强
关键词:资本管制国际资本
基于模糊厌恶的企业家最优投资消费与定价问题研究
2022年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经济个体的模型不确定性特征,研究生产技术与风险资产收益分布均未知条件下企业家的消费投资决策与相应资产定价问题.由于企业家担心模型的误定,因此寻求稳健的决策规则.通过构建“齐次型”不确定性规避偏好,利用最大最小期望效用偏好模型对企业家消费总效用进行了刻画,推导得出非完备市场企业家确定性等价财富的半闭式解及最优消费投资策略,并且基于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出了企业家的期望收益率、贝塔系数、风险溢价与模糊溢价(ambiguity premium).研究结论表明,模型不确定性厌恶程度的增加对企业价值、消费数量、实业投资策略、金融投资策略、期望收益率、风险溢价等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对于无模型不确定性情形,模糊厌恶的企业家因应对最不利市场环境将享受额外的补偿,即模糊溢价是严格大于零的.
牛英杰杨金强
关键词:风险溢价
碳交易背景下石化企业能耗优化项目的投资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碳交易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对能耗优化技术的投资、利润与经营状况。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当前经济低迷情况构建了实物期权投资分析模型,应用案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案例项目的最佳投资阈值点,分析碳交易价格由不同跳跃状态下对石化企业选择的能耗优化项目价值、投资规模和投资时机的影响,指导石化企业能耗优化项目的投资风险管理以及做好排放权的战略储备及其战略规划。
周远祺杨招军杨金强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实物期权能效
最优消费投资与破产保护被引量:9
2013年
考虑一个面临经营性风险(非系统风险)的企业家,在给定的债务及企业所得税率下,如何通过消费平滑、实业投资、破产保护以及金融投资,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公司金融问题.得到了非风险中性下企业资本价值的半闭式解及相应的最优经营策略和最优破产阈值.对应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CAPM)理论,得出企业家的期望收益率、贝塔系数、系统风险溢价和非系统风险溢价(idiosyncratic risk premium).不同于传统观点,非系统风险溢价严格大于零.这些结论和数值计算表明,企业家的风险态度对企业资本价值、最优资本结构、实业投资策略、破产水平、非系统风险溢价、期望收益率等具有显著的影响.
杨金强杨招军
关键词:风险厌恶下行风险破产保护
最小化生命期破产概率的最优投资被引量:3
2009年
研究最小化生命期破产概率准则下的最优投资问题.假设投资者具有财富依赖型线性消费率,运用最优随机控制理论,通过求解模型相对应的HJB方程,我们得到了投资者生命期内破产概率取最小值的最优投资策略及相应的最小破产概率.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例子.结果表明,在最优评价标准为最小化破产概率时,死亡风险对投资者具体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罗琰杨招军杨金强
关键词:HJB方程
信贷包容,企业投资与过度外推偏差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研究了关系型贷款业务中银行包容度与企业内生投资对银企价值的互动影响,并引入过度外推的认知偏差,考察非理性决策互动对双方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信贷包容度与贷款利率间呈“倒U型”关系,银企双方存在各自的最优利率。银行在认知偏差下提供的高包容度促进了企业投贷,企业在认知偏差下的过度投资提高了银行信贷包容度,弱化了非理性决策的负面影响。本文从行为金融角度拓展了银企合作的理论研究,指出银企决策间的互动是关系型贷款模型克服信息不对称、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特征。
林春鹏杨金强
关键词:关系型贷款
经济波动强度与企业节能减排最优投资决策模型与实证被引量:5
2015年
经济状况的好坏及经济波动的强度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活动,文章建立了以经济波动强度为影响因素企业节能减排的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型。对模型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经济状况不好,碳交易价格低位时,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的最优投资时机门槛随着经济波动强度的减小而减小,经济波动强度大,企业投资动力不足,政府需宏观调控好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经济的稳速发展,减少经济波动的程度,促进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投资。
周远祺杨招军杨金强
关键词:实物期权节能减排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7
2014年
本文立足于我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构建了利率管制下的商业银行最优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是共同决定、相互影响且影响程度与银行属性相关的理论结果。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1998—2012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对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在我国银行业总体中互为负向的替代关系,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中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大型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对净息差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净息差对非利息收入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影响关系互为不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这一相互影响关系显著为负。最后,本文从银行微观经营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刘莉亚李明辉孙莎杨金强
关键词:非利息收入利率管制联立方程模型
资产流动性、政府纾困力度与企业违约风险被引量:11
2022年
本文基于企业的违约决策特征,将寻求政府纾困视作一项实物期权,构建了连续时间下的企业动态模型,以此揭示资产流动性、政府纾困力度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交互影响的内在逻辑.理论模型表明,以市场潜在出售机会减少为表现的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会提高企业违约风险,而政府纾困力度的加强能削弱资产流动性对违约风险的影响.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模型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纾困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状况越好、政府治理能力越强的地区,政府公共资源的纾困效果越强,以高管政治关联为代表的私人渠道效果越弱.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企业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有助于理解企业违约决策过程中的资产流动性影响与政府纾困效果,促成切实有效的违约风险防范措施.
杨金强林春鹏胡涛
关键词:资产流动性违约风险实物期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