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 作品数:19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K20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角质蛋白20(CK20)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膀胱腺癌、膀胱内翻乳头状瘤、前列腺癌CK20的表达。结果:CK20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的阳性率71.4%...
- 郑宇朋陈山焦志友张光银刘跃新毕维琪乔卢东张波
- 关键词:移行细胞癌阳性表达率
- 文献传递
- 枸橼酸舍曲林治疗早泄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评价舍曲林对早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36例早泄患者,舍曲林、安慰剂按3:1随机、双盲分配。治疗时间6周,前4周每日服药一次,每次50mg,后2周按需服药,性生活前1小时服用50mg,记录性生活日记。观察...
- 张光银陈山刘跃新郑宇朋乔庐东王伟张波
- 关键词:性生活满意度
- 文献传递
- PCNL后置入DJ管是否入膀胱的方法评介
- 对10例PCNL后DJ管置入位置未抵达膀胱的各种原因分析,探讨减少因置入DJ管位置不当而需要输尿管镜取出DJ管的方法。首先根据患者的身高,尤其是上身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DJ管,根据KUB和IVP判断有无输尿管狭窄的可能,
- 杨建林张波
- 文献传递
-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囊肿并发结石4例被引量:3
- 2002年
- 我院1999年5月以来应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囊肿并发结石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郑宇朋陈山张光银刘跃新毕维琪乔庐东张波
-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输尿管结石激光手术合并症
- Ho:YAG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总结应用Ho :YAG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术前经膀胱镜、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 5 2例 ,单发 3 9例 ,多发 13例。肿瘤共 87个。经膀胱镜置入光纤 ,直视下应用脉冲式Ho :YAG激光切除 ,汽化膀胱肿瘤及其肿瘤基底周围膀胱粘膜。结果 5 2例中 ,9例局麻下门诊完成 ,术后未留置导尿管。 43例留置导尿管 1~ 3d。手术时间 10~40min ,平均 2 5min ,术后创面无瘤细胞残留。术中术后无出血、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等并发症。 7例输尿管口肿瘤术后输尿管口无狭窄 ,输尿管无种植。 5 0例术后随访 3~ 3 1个月 ,6例复发 ,复发率 12 %。结论 Ho :YAG激光治疗膀胱肿瘤简单易行 ,无并发症。在治疗输尿管口肿瘤及常规电切镜不易达到的肿瘤具有优势 。
- 张光银陈山刘跃新毕维琪郑宇鹏乔庐东张波
- 关键词:HO:YAG激光浅表性膀胱肿瘤
- 多房性肾细胞癌的诊断治疗
- 多房性肾细胞癌临床少见,现将我院1991年来共诊治并经手术证实的5例多房性肾细胞癌病例报告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3~76岁,平均60.8岁。全部病人无肉眼血尿、腰痛、腹部包块等症状,均...
- 刘跃新毕维棋陈山张光银乔庐东郑宇朋王伟张波
- 关键词:肾细胞癌多房性根治性肾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 膀胱上皮性肿瘤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保留膀胱的术后复发率为40%~90%[1]。为进一步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相关因素,对我院1999年至2004年底收治的14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刘跃新毕维棋陈山张光银乔庐东郑宇朋王伟张波
- 关键词:移行细胞癌肿瘤复发术后复发
- 文献传递
- 前列腺体积参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80例资料完整的BPH行开放性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 结果 前列腺体积 (6 7.8± 33.9)ml,移行带体积 (42 .8± 2 4.9)ml,移行带指数 (0 .6 199± 0 .140 0 ) ,前列腺症状评分 (2 5 .0± 5 .5 ) ,标本重 (42 .7± 2 5 .1)g ,PSA(4.0 5± 3.90 )ng/ml。手术标本重量与前列腺体积 (r=0 .872P <0 .0 0 1)、移行带体积 (r =0 .97P <0 .0 0 1)、移行带指数 (r=0 .44 9P <0 .0 0 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SA与前列腺体积 (r=0 .2 13P =0 .0 33)、移行带体积 (r=0 .2 2 4P =0 .0 17)、移行带指数 (r =0 .314P =0 .0 36 )呈正相关 ;IPSS与前列腺体积 (r=0 .0 10P =0 .72 5 )无相关 ,与移行带体积 (r=0 .314P =0 .0 36 )、移行带指数 (r=0 .32 1P =0 .0 0 1)呈正相关。尿潴留与非尿潴留组 :前列腺体积 (P >0 .0 5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移行带体积 (P <0 .0 5 )、移行带指数 (P <0 .0 5 )、PSA(P <0 .0 1)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前列腺体积参数中移行带体积、移行带指数与临床症状、梗阻程度关系密切 ,能更好地反映BPH的严重程度 ;移行带体积能较好预测增生腺体的大小 ;随着移行带指数增高 ,尿潴留的危险性相应增加。
- 张光银陈山刘跃新毕维琪郑宇鹏乔庐东张波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 前列腺体积与移行带体积变化的年龄差异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前列腺体积、移行带体积及移行带指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北京市某社区 2 13例 5 0~ 79岁男性 ,分为三个年龄段 ,采用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移行带体积 ,计算移行带指数 ,并对三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 0岁~、6 0岁~、70~ 79岁三个年龄段例数分别为 75、81、5 7例 ,前列腺总体积平均值分别为 (2 3.82± 8.83)ml、(2 9.16± 10 .0 1)ml、(33.77± 11.74)ml;移行带体积平均值分别为 (1.5 2± 1.19)ml、(3.6 0± 3.6 6 )ml、(7.2 5± 7.0 2 )ml;移行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 0 .10± 0 .12、0 .13± 0 .11、0 .2 0± 0 .11。统计分析显示三组间移行带体积及其指数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前列腺总体积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带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移行带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前列腺总体积 ,移行带指数反映了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带体积的变化差异。
- 刘跃新陈山张光银毕维棋郑宇朋乔庐东张波
- 关键词:前列腺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年龄
- 盐酸特拉唑嗪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男性健康的疾患。老年患者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和前列腺癌,而中青年男性则以慢性前列腺炎最为常见。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已制定了《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对上述3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制定了诊治规范,使得今后的诊治更加有章可循。
- 张波
-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盐酸特拉唑嗪良性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诊治规范中青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