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衍春
- 作品数:61 被引量:49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步态对称性及神经网络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评估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VR+BWSTT)后步态对称性的远期变化及其神经机制。方法:8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3周VR+BWSTT前后各做一次三维步态检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其中7例患者训练后3个月复查了三维步态和DTI。对以下参数进行前后对比: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步长不对称性、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不对称性、下肢Fugl-Meyer评分、病灶中心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FA指数(病灶中心FA值/健侧对应区FA值)、ADC指数(病灶中心ADC值/健侧对应区ADC值)。对FA指数、ADC指数与下肢Fugl-Meyer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和下肢Fugl-Meyer评分在训练后改善(P<0.05),且持续至训练后3个月。步长不对称性和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不对称性在训练后无改善(P>0.05)。训练前ADC指数与训练前后下肢Fugl-Meyer评分的变化值有相关性(P<0.05)。结论:VR+BWSTT可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态的时间不对称性和下肢Fugl-Meyer评分。ADC指数可预测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潜能。
- 肖湘毛玉瑢赵江莉吕衍春李乐徐光青黄东锋
- 关键词:脑梗死减重虚拟现实下肢弥散张量成像
- 49例胃肠间质瘤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23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在其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共53个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学资料,将CT表现(包括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及强化方式)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3个GIST病灶的生物学危险性:极低度14个,低度11个,中度10个,高度18个。CT检查发现36个病灶(67.9%)。最大径≥50mm者,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可见囊变坏死,明显不均匀强化,多为高度危险性;最大径<50mm者,大多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呈膨胀性生长,中度均匀强化,多为中度及以下危险性。发现血道转移5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结果仅有3个病灶S100阳性,CT均表现为沿胃壁或肠壁环形浸润。结论:CT检查有助于判断胃肠间质瘤的危险性,但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有一定困难。神经方向分化(S100阳性)的间质瘤呈浸润性生长,其CT表现较难与胃癌鉴别。
- 尹韶晗谢传淼莫运仙黄子林吕衍春刘学文张赟李建鹏郑列吴沛宏
- 关键词:间叶源性肿瘤胃肠间质瘤体层摄影技术危险性
- 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对口咽侵犯划分标准的临床验证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临床验证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对口咽侵犯划分标准的合理性.方法 连续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共333例,所有病例均行鼻咽部和颈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评价鼻咽癌口咽侵犯情况.结果 333例鼻咽癌患者MRI显示,口咽侵犯26例(7.8%).口咽侵犯的患者合并鼻腔、咽旁间隙、颅底骨质、翼内肌、鼻旁窦、颅内、翼外肌及其以外的咀嚼肌间隙侵犯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0).口咽侵犯患者较未发生口咽侵犯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及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DFFS)率降低(38.1%比72.6%,P< 0.001;49.1%比84.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口咽侵犯是影响鼻咽癌OS率及DFFS率的独立预后因子(均P<0.001).口咽侵犯患者较T2期患者5年OS率及DFFS率降低(38.1%比80.9%,P< 0.001;49.1%比89.3%,P<0.001).结论 口咽侵犯是影响鼻咽癌患者OS及DFFS的重要因素.鼻咽癌口咽侵犯患者较T2期患者5年OS及DFFS明显下降.口咽侵犯在鼻咽癌2008分期中的划分标准有待于进一步修正.
- 陈海洋王岩高剑铭吕衍春李卉陈勇
- 关键词:鼻咽肿瘤口咽预后磁共振成像
- 影像学方法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合理应用被引量:2
- 2000年
- 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学诊断方法中,以往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是X线平片,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核素扫描、CT、MR在该领域的应用也已有多年的历史,并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少人对上述影像手段在该领域中应用的优缺点认识不足,在检查方法的选用上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未能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有时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本文就X线平片、核素扫描。
- 孟悛非吕衍春
- 关键词:骨肿瘤肿瘤样病变影像学方法
- MR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对比乳腺MR、钼靶和超声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因乳头溢液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MR扫描、钼靶及超声检查,都做了导管造影,其中4例因各种原因导管造影失败,其余7例均行导管造影检查;11例患者均行手术,恶性者行改良根治术,良性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结果:在11例患者的24个病灶中,MR的图象与最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有关联性。MR图象正确诊断出纤维腺瘤3个,乳腺癌3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1个,纤维囊性乳腺病5个,小叶增生1个,误诊硬化性腺病为乳腺癌1个,诊断准确率为95.8%(22/24)。而钼靶、导管造影和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均低于50%(5/24,12/24及8/24)。结论:乳腺MR检查能鉴别良恶性乳头溢液,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乳腺导管造影的方法。
- 欧阳翼龙浩张伟章谢传淼伍尧泮吕衍春
- 胃癌和胃淋巴瘤的CT表现对比分析
- 目的:进展期胃癌与胃淋巴瘤CT表现鉴别诊断困难,均可表现为胃壁增厚、腔内肿块、胃腔狭窄、淋巴结肿大、远处脏器转移等。本文通过探讨胃癌与胃淋巴瘤的CT表现差异,提高胃部肿瘤,特别是胃淋巴瘤的CT诊断水平。
资料与...
- 范卫君吕衍春刘立志沈静娴李娴张亮
- 关键词:胃癌胃淋巴瘤CT诊断
- Kimura病的CT、MRI表现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Kimura病的CT、MRI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Kimura病患者的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11例Kimura病患者发生于(或累及)腮腺区7例,颌面部2例,硬腭1例,腹股沟1例(其中3例为异位复发,2例为原位复发).均表现为无痛性肿物,平均病程2年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结果 CT和MRI表现:5例单发结节,6例多发结节;最小者约6 mm×3 mm,最大者约60 mm ×34 mm;较大结节边界不清楚,较小者边界清楚,邻近脂肪间隙内见条索影浸润,10例颌面部病灶均位于浅筋膜下;CT显示9例密度均匀,稍低于肌肉密度;3例在MR T2WI上呈稍高信号,在T1 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11例肿块呈中度至重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9例肿块(8例颌面部、1例腹股沟)伴有同侧(或双侧)引流区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楚,无坏死,无融合,强化明显.结论 Kimura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进行正确诊断.
- 李建鹏张嵘刘学文莫运仙吕衍春谢传淼
- 关键词:KIMURA病磁共振成像
- 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5
- 2019年
- 本文主要阐述颅脑转移瘤的影像检查技术、病变部位、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通过回顾分析不同原发肿瘤的颅脑转移表现,总结其影像特征,并提出与原发颅脑病变的鉴别,旨在提高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
- 吴译林晓平吕衍春
- 关键词:颅脑转移瘤影像检查技术病变部位影像特点
- 原发性结节型肝癌CT征象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对原发性结节型肝癌常见与少见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肝癌的少见征象类型,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选取61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的病例,分析其常规CT检查结果、经动脉造影CT(CT hepatic arteriography, CTA)及动门脉造影CT (CT hepatic arterial portography, CTAP)检查结果。结果:肝内共发现病灶61个。30例结节型肝癌呈典型表现,CT平扫呈低密度,动脉期见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表现。另31例呈结节型肝癌的少见表现,其中7例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密度均高于肝实质;3例CT平扫病灶为低密度,周围可见“包膜样”结构,动脉期病灶强化不均匀,门脉期呈等密度;8例CT平扫呈低密度,其中5例动脉期中央部结节性强化,另3例动脉期肿瘤周边见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密度均降低;10例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均表现为低密度病灶;3例患者常规CT检查肝内未发现病变,CTA检查见病变呈高密度,CTAP检查呈低密度。结论:结节型肝癌存在常见表现和多种少见CT表现类型,应结合其临床资料、CTA、CTAP检查,并与肝内其他常见占位性病变加以区别。
- 赵明吴沛宏徐志斌郑列吕衍春阮超美李立张福君陈林曹烨
- 关键词:肝肿瘤CT动脉造影
- CT肺血流灌注成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阮超美周志伟郑列谢传淼张振峰李立赵明吕衍春吴沛宏陈林
- 该研究成果缩短了患者的诊断时间,节省了其他检查费用,将为公费医疗、社会保险及家庭医疗节省大量的开支,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建议进一步长期追踪观察,在其评价肿瘤的疗效和预测预后方面有所发现。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