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章
-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9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及其与血清HBV DNA、HBeAg、ALT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及其与血清HBV DNA、HBeAg、ALT关系。方法 对194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HBV免疫组化检查,并检测肝功能、血清HBVM和HBV DNA。结果 血清HBeAg阳性组的肝组织G2、G3-4、S2、S3-4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S0组与S1-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G0-1组与G2-4组、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HBsAg表达为“+”者与“++-+++”者血清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达S1或(和)G2以上者血清ALT水平分别为:〈40U/L组占28.57%,40-80U/L组占53.33%,81-400U/L占80.15%,〉400U/L组占77.88%。结论 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HBcAg表达有一致性,与肝内HBsAg无关,HBV DNA含量低可能是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高,ASC和轻度肝损害者应争取肝活检,以及时判断肝组织病理程度和治疗时机。
- 赵登蕴覃亚勤唐杏明刘贵章郑伟农恒荣宋家骏谢秋燕
-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
- 核苷酸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对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其中拒绝使用核苷酸抗病毒药物的作为阴性对照组,其余按给药不同分拉米夫定(LAM)组、阿德福韦酯(ADV组)、替比夫定(LDT)组和恩替卡韦(ETV)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估算肾小球率过滤(e GFR)、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LAM组、ETV组队患者e GFR无明显影响,而ADV组可降低患者e GFR,相反LDT可升高患者的e GFR,改善肾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组可升高患者Cr水平(P<0.05),而对BUN水平无明显影响,其余各组对Cr和BUN均无明显影响。替比夫定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 GFR水平,改善肾功能,而阿德福韦酷降低e GFR,升高血肌酐水平,造成肾功能损伤。
- 冯霞刘贵章赵登蕴田庆杰
- 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8例)服用恩替卡韦;B组(21例)服用拉米夫定。结果 A组治疗48周,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低于检测下限率及分别为89.3%、71.4%。B组治疗48周,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57.1%、42.9%;经过48周的治疗,HBV DNA的载量(PCR定量),A组平均下降5.5lg拷贝/ml,B组平均下降4.2 lg拷贝/ml,两组相差1.3 lg拷贝/ml(P<0.05),两组ALT复常率、抗-HBe血清转换率无明显差异性,同时B组出现多例交叉耐药。结论序贯换用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优于序贯换用拉米夫定治疗。
- 刘贵章李声方赵登蕴冯霞刘贵红
- 关键词: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
- 定点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血清学指标无创评估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对定点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清学指标无创评估肝纤维化进行探究,评估其临床价值价值。方法:(1)采用SWE检测29名正常健康志愿者的肝脏硬度,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2)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临床诊断为具有肝纤维化患者99例,其中肝病患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肝硬化患者7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经SWE检测其肝脏硬度,以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采用METAVIRI评分标准进行肝纤维化分期,收集患者血清学指标并计算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指数,评估SWE和血清学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构建多参数诊断模型,寻找诊断阈值。结果:肝纤维化指数与APRI、诊断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F≥2、F≥3、F=4 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使用SWE和血清学指标APRI,以此获得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构建的多参数诊断模型显示诊断阈值为7.1~7.6KPa。结论:通过使用定点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断肝纤维化,此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单一血清学指标诊断,说明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朱学苹李开林梁志超吴向东刘贵章陈昌伟
- 关键词:APRI肝纤维化
-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对比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单药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阿德福韦酯治疗基础上增加拉米夫定治疗,对两组的ALT、HBeAg、HBV DNA阴转率及组织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54周治疗,组内治疗前、后AL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76.09%,HBV DNA阴转率为91.30%;单药治疗组分别为47.83%、67.39%,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组织学改善率为86.96%,单药治疗组为54.3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刘贵章赵登蕴冯霞谢德丰许静
-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
- 进口与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评定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进口恩替卡韦片与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7月,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进口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清HBV DNA下降水平、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以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期的HBV DNA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且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效与采用进口恩替卡韦片治疗疗效相当,但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成本低于进口恩替卡韦。
- 冯霞李声方刘贵章赵登蕴
-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
- 慢性HBV感染者临床与病理诊断的比较——附187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8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7例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轻度者的准确率为92%,而中度者只有35%;95%的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有炎症表现;血清HBeAg和HBV DNA阳性组和阴性组肝组织HBc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高,但在慢性HBV携带者,仅凭临床血生化检测往往要掩盖病情而延误治疗。
- 赵登蕴覃亚勤刘贵章李声方郑伟唐杏明谢秋燕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活组织检查HBSAG和HBCAG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普通干扰素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普通干扰素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普通干扰素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1例)服用LAM每日100mg及ADV 10mg/d;B组(48例)服用ADV 10mg/d治疗;疗程均为4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BV-DNA载量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检测,同时检测ALT、AST。结果 A组治疗48周,ALT复常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低于检测下限率及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88.2%、82.4%、35.4%、31.4%。B组治疗48周,ALT复常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低于检测下限率及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79.2%、64.6%、20.8%、14.6%;经过48周的治疗,HBV DNA的载量(PCR定量),A组平均下降5.8 lg拷贝/mL,B组平均下降4.2 lg拷贝/mL,两组相差1.6 lg拷贝/mL(P<0.05)。结论 LAM联合ADV治疗干扰素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优于单用ADV治疗。
- 刘贵章李声方赵登蕴冯霞刘贵红
-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
- 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附1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调查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状况,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认识,探讨艾滋病与结核病的相关性。方法对近几年在我院就诊的125例艾滋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25例艾滋病患者中有18例发生结核菌感染,发病率14.4%。其中,99例成人艾滋病人有13例合并结核,发病率13.1%;儿童艾滋病26例,有5例发生结核感染,发病率19.2%。②18例合并结核感染的病人,有6例死亡,死亡率33.3%,其中儿童死亡2例,死亡率40%(2/5);成人死亡4例,死亡率30.8%(4/13)。③临床分型:肺外结核6例,占33.3%,其中淋巴结核4例,结核性腹膜炎和脑膜炎各1例;肺结核12例,占66.7%,其中,粟粒性肺结核6例(33.3%),浸润性肺结核5例(27.8%),结核性胸膜炎1例。④有9例病人进行了CD4+细胞数目检测,在(29~84)个/μL之间,均<100个/μL。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发病率大约15%左右,发生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多见;结核是引起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疾病,而CD4+细胞数目和功能低下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 李声方赵登蕴刘贵章覃亚勤郑伟唐杏明冼欢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症结核
- 慢性HBV携带者检测血清CCCD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覃亚勤赵登蕴李声方刘贵章郑伟刘彦慧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CCCDNA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