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刚
- 作品数:63 被引量:2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人工耳蜗调试的康复咨询
- 2003年
- 总结近8年来对400余例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调试及咨询经验,解答家长关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的常见问题-如何配合人工耳蜗的开机与调试、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程序、如何了解植入者的听力状况、如何把握再次调试的时机等,以便人工耳蜗听力师做好开机与调机的相关教育和宣传,使植入者、家庭及相关的语训康复机构能更充分地利用和发挥人工耳蜗装置和调试的作用,为人工耳蜗植入者提供最大的听觉帮助,为听觉言语康复创造良好的听觉基础,更好地促进植入者的听觉及言语进步。
- 郑振宇曹克利王轶魏朝刚金昕王林娥
- 关键词:康复植入开机听觉言语
- 亟待加强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的评估被引量:7
- 2010年
- 自1995年5月多通道人工耳蜗引进中国大陆以来,15年间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得到显著发展。迄今国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人数累积达到10000余人,其中90%以上是儿童,这样的构成比也是我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的一大特点。近年来,由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资的救助项目以及各类慈善机构和个人出资的捐助项目,使众多的听障儿童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惠及了很多家庭,从而使更多的患儿家庭和社会认识并了解了人工耳蜗。
- 曹克利魏朝刚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听障儿童术后效果地方政府
- 听觉剥夺后中枢交叉模式重组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皮层重构被引量:4
- 2018年
- 听觉神经系统的发育在出生后有一快速增长时期,若在这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感觉(听觉)刺激,则会对听觉中枢的发育和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在关键期不能解除听觉剥夺的话,听觉及视觉皮层将会发生交叉模式重组和皮层功能重新定位。植入人工耳蜗后,特别是在低龄期的干预,可使听觉传导通路和皮层得到刺激和兴奋,持续的信号输入可使大脑皮层发生重构,适应和重建听觉功能。通过多重感觉模式的协同效果,可使言语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 魏朝刚刘玉和金昕
- 关键词:听觉丧失听觉皮质神经元可塑性耳蜗植入术
- EABR辅助31例Mondini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及术后效果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electrical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辅助Mondini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方法及术后效果分析。方法我院自2001年开始为Mondini畸形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收集2012年至2015年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手术的Mondini畸形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Mondini畸形患者术前听力学特征,术前EABR特点,术中手术特点、术后NRT测试结果及开机调试结果,随访术后听觉言语康复能力CAP(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和SIR(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评分。另选择相似耳聋年龄的耳蜗结构正常耳蜗植入患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1例Mondini畸形患者术前听力均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其中14例无残余听力,对照组7例无残余听力,术前行EABR测试,引出率100%,有反应者植入不同类型电极的人工耳蜗;术中电极全部植入耳蜗内,其中4例出现脑脊液井喷,颞肌封堵,术后无面瘫、脑脊液漏、脑膜炎等手术并发症;所有Mondini畸形患者术后均获得听觉,开机测试神经反射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引出率41.94%低于对照组95%;开机6月平均T值Mondini组171.37±13.14CL;对照组145.34±17.43CL;动态范围Mondini组33.24±10.73CL,对照组43.55±15.36CL,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随访6月~4年,Mondini组CAP平均得分6.13±1.15,SIR平均得分3.05±0.62;对照组CAP平均得分7.12±0.80,SIR平均得分4.03±0.91,经两样本比较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ondini畸形的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可以根据残余听力情况在EABR辅助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较正常耳蜗结构患者效果稍差,但明显好于术前听觉和言语能力。
- 王斌曹克利魏朝刚王轶李欢
- 多道人工耳蜗植入5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术后效果。方法 533例(534耳)重度和极重度聋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其中语前聋495例,语后聋38例。植入时年龄:1~3岁167例,~5岁77例,-7岁73例,-14岁136例,~17岁28例,>17岁52例。内耳中耳畸形共76例,其中Mondini畸形26例、共同腔畸形10例、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20例。术前纯音听阈(听力级)为105.5 dB,听性脑干反应阈>95 dB,40 Hz相关电位(500 Hz)>101.7 dB。使用装置:Nucleus 22M 27耳,24M 308耳,24R Contour 131耳,24RST 21耳;Med El C40+44耳;Clarion CI 3耳。常规手术采用面隐窝进路方法。共同腔畸形病例采用经水平半规管进路。部分病例行术后声场测听和听觉言语评估。结果 Mondini畸形26例中有20例术中出现脑脊液井喷。电极平均植入深度:耳蜗正常病例中Nucleus 30环,Med El为31 mm。Mondini畸形病例中Nucleus 28环。共同腔畸形病例中Necleus 26环。语后聋患者的平均开放言语识别率为71%,17岁以下语前聋的问卷调查满意度为94.7%。结论 人工耳蜗是使重度和极重度聋患者恢复听觉功能的有效方法,术前评估,手术和术后康复都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 曹克利魏朝刚金昕陈晓巍王轶
- 关键词: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耳聋康复
- 关于继续医学教育之计算机教育的探讨
- 魏朝刚骆霞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医药学
- 人工听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引量:6
- 2004年
- 电诱发人工听觉(简称人工听觉)通过电刺激听觉神经来恢复、提高或重建人的听觉功能.电刺激听神经包括早期使用的单电极及目前使用的多电极人工耳蜗植入,以及结合低频残存声听觉的短电极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的工作原理是绕过已损伤的毛细胞、直接电刺激残存的听神经纤维来达到恢复、重建听觉的目的.也可以将电刺激直接作用于听觉脑干和听觉皮层,适用于听神经发生病变的患者,例如听神经瘤患者.
- 曾凡钢魏朝刚曹克利
- 关键词:人工听觉耳蜗植入
-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被引量:3
- 2000年
- 魏朝刚曹克利王直中
- 关键词:儿童人工耳蜗言语识别CI
- 人工耳蜗植入后由植入体引发的局部反应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后由植入体引发局部反应的发生率、症状、体征,分析其可能的病因、相关因素以及对患者的影响和主要的处理原则,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9月至2007年7月植入多道人工耳蜗患者997例中由植入体引发局部反应的10例患儿的症状、体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997例中有10例术后出现局部反应,发病率1.003%。10例中男6例,女4例。植入时年龄13个月至8岁,平均34个月。植入装置分别为Cochlear和Med-EL公司产品,各5例。首次发病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8年,平均为2年4个月。发病时年龄小于4岁的8例,大于5岁的2例。主要症状及体征为:植入侧局部肿胀、耳后不适、瘙痒感,触及有波动感,有的患儿局部有红点,声音清晰度下降等。发病次数为1—8次,平均2.4次。局部抽出液细菌培养阴性,2例经IgE检测示患者为中度过敏体质。有姐弟俩术后均有发病。除1例多次发病最后取出装置外,其余均经抗生素、抗组胺及激素等保守治疗有效。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植入侧局部出现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而反复出现相同症状的更少。主要病因除局部感染所致外,可能同植入体引发的局部变态反应有关。确诊该病目前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术前过敏源筛查仍有必要。对于有过敏体质者,即使筛查阴性,术后仍需密切随访。对出现症状的患者除首先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外,仍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变态反应试验以确诊。必要时可给予抗免疫治疗。如继发严重细菌感染不能控制者,则应尽快取出体内装置,待病情稳定后选择无致敏原装置再次植入。发病年龄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
- 刘勇智曹克利王轶魏朝刚杨立军
-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超敏反应手术后并发症
- 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评估残余听力及术后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人工耳蜗术前电刺激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系统(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检测听觉通路的方法及分析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5~2016年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21例,分析临床资料,人工耳蜗术前采用EABR检测听觉通路,随访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及调机结果,应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问卷评价术后听力和言语结果;另选择有残余听力耳聋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21例患者术前EABR的Ⅴ波阈值(178.23±14.18)CL,术后听力言语康复CAP(5.50±1.75)等各指标和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别(P<0.05);术后均获得不同程度电听觉,开机测试NRT引出率(33%)低于对照组(90%);两组患者I/O曲线斜率和术后CAP直线相关分析统计学上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最大声刺激无反应患者术前EABR可以评估残余听力,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差异较大,但显著好于术前。
- 王斌曹克利魏朝刚高志强王素菊吕威
- 关键词:耳聋耳蜗植入术残余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