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利

作品数:40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重症
  • 7篇休克
  • 6篇感染性
  • 6篇感染性休克
  • 5篇危重
  • 4篇盐水
  • 4篇造影
  • 4篇输液
  • 4篇全身性
  • 4篇全身性感染
  • 4篇危重症
  • 4篇监护
  • 4篇病人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预后
  • 3篇重症患者
  • 3篇重症监护
  • 3篇综合征
  • 3篇危重症患者

机构

  • 36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40篇翁利
  • 26篇杜斌
  • 6篇彭劲民
  • 5篇何怀武
  • 5篇隆云
  • 5篇夏莹
  • 4篇胡小芸
  • 4篇蔡晶
  • 4篇杨莹莹
  • 3篇王春耀
  • 3篇杨慧
  • 2篇焦洋
  • 2篇关玉霞
  • 2篇郭娜
  • 2篇于大兴
  • 2篇刘永太
  • 2篇曾学军
  • 1篇吴庆军
  • 1篇李梅
  • 1篇赵淑雅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重症医学...
  • 2篇第十二届中华...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2010北京...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理指标对容量负荷试验结果的预测价值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观察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生理指标改变对试验结果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9例休克患者共86次容量负荷试验的资料.以心输出量(CO)升高超过10%为试验阳性标准,同时记录快速补液前后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数值.结果 容量负荷试验阳性组收缩压差值、舒张压差值、脉压差值(△PP)和平均动脉压差值明显高于试验阴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是容量负荷试验的预测指标(比数比1.100,95%可信区间为1.037~1.167).以△PP 5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判断容量负荷试验阳性标准,敏感性78.4%,特异性75.7%,阳性预期值76.3%,阴性预期值77.8%.△PP与心输出量差值(△CO)正相关(r=0.417,P<0.001).结论 临床常用监测指标如CVP和HR不能预测容量反应性,而容量负荷试验前后△PP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于大兴翁利彭劲民杜斌
关键词:输液疗法血压中心静脉压
中国全身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全身性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首要死因。中国的研究显示,外科ICU及综合ICU严重全身性感染的罹患率分别为8.7%和37.3%,与欧洲国家相似。然而,多达86%的全身性感染患者在普通病房接受治疗,因此,基于ICU的流行病学研究可能低估了全身性感染罹患率。对北京市月坛街道所有成年住院患者进行的队列研究显示,全身性感染标化发病率为461例/10万人口,相当于全国每年新发病例486万例。另外,基于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系统的研究显示,2015年所有死亡患者中14.5%由重症感染引起,相当于标化病死率76.8例/10万人口,或超过100万例。另外,对33例全身性感染存活患者的长期预后研究显示,其生活质量降低可持续6年之久。以上结果提示,中国全身性感染的疾病负担非常严重,这对于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杜斌翁利
关键词:全身性感染流行病学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
如何确定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的治疗指标
本文对如何确定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的治疗指标进行了探讨。众所周知,感染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2004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欧洲危重病医学会...
翁利杜斌
关键词:重症监护感染性休克血液循环集束化治疗
如何避免被医学文献所误导
2010年
临床医生常被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困扰.PubMed总共收录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种生物医学期刊,每周增加的文摘条目即超过10 000条.
翁利杜斌
关键词:临床医生
注射器抽吸监测胃残余量对ICU病人呕吐、摄入热量及预后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注射器回抽监测胃残余量对持续肠内营养(EN)的ICU病人呕吐发生率、每日摄入热量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病房超过7 d且在入院后24~48 h内开始经鼻胃管持续EN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7 d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在ICU住院第3天使用注射器回抽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与低于200 mL的病人之间呕吐的发生率、每天摄入热量以及临床预后。结果:共715例病人被纳入本研究,与胃残余量低于200 mL的病人相比,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呕吐发生率(1.2%vs 2.3%,χ^(2)=0.094,P=0.759)、死亡率(13.6%vs 21.1%,χ^(2)=3.413,P=0.065)均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288.5 h vs 364.0 h,Z=0.963,P=0.326)和ICU住院日(14.6 d vs 13.7d,Z=0.201,P=0.654)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胃残余量超过200 mL并非死亡和ICU住院日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ICU住院第4天、第5天、第6天的EN摄入热量显著低于胃残余量低于200 mL的病人在第4天(540 kcal vs 835 kcal,Z=7.464.,P=0.006)、第5天(540 kcal vs 920 kcal,Z=10.379,P=0.001)、第6天(570 kcal vs 915 kcal,Z=11.733,P=0.001)的摄入热量。结论:使用注射器回抽监测胃残余量并在监测值超过200 mL时进行临床干预对病人呕吐发生率及临床预后无显著影响,却显著减少了病人ICU住院期间的摄入热量,增加病人营养不足的风险,胃残余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必要性、监测频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余昆容李梅赵淑雅翁利
关键词:ICU病人肠内营养呕吐预后
一种辅助排便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辅助排便装置,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套,所述装置本体与支撑套贯通连接,所述支撑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弹性橡胶套,所述支撑套与弹...
魏萱翁利夏莹蔡晶孙建华
不同氧疗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感染扩散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然而在相对封闭环境如ICU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中,亦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就ICU而言,不同氧疗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影响,主要基于不同氧疗方式对气溶胶或飞沫的产生以及扩散范围。本文比较了三种氧疗方式过程中,新型冠状病毒经空气传播的风险差异,以进一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王春耀江伟夏莹翁利杜斌
关键词:氧疗气溶胶
2020年至2022年中国重症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中国重症医学临床研究进展不少,体现在各个不同的系统及研究领域。其中最受瞩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非常多,有研究认为病毒载量和演变与病情轻重相关,发病机制与免疫失调相关,严重时甚至可能损伤心肌。目前呼吸治疗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此外,脓毒症仍然是造成社会疾病负担较重的疾病之一,对免疫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研究成果或可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对异质性大的患者进行分级管理有助于调整液体复苏策略。除了常规的临床研究方法,近年兴起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表型分析具有良好的适配性。未来,精准治疗的个体化诊治原则将成为重症医学日常工作的重要指导。本文综述2020年至2022年来中国重症医学临床研究的进展,旨在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刘付蓉翁利杜斌
关键词:重症医学预后
一种药品血药浓度计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血药浓度计算方法,S1:统计患者的身体信息;S2:根据S1估算出的按照公式而计算药物的清除率;S3:按照公式三,并根据、估算患者的表观分布容积;S4:按照公式四,根据药代动力学计算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预测...
胡江翁利黄可智杜斌王静怡
全身性感染及其并发症概念知晓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对全身性感染及其并发症等概念的知晓情况。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工作的医生进行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总共20名接受调查的医生中,全身性感染、严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中文译名分别有6、9和3种;仅有1名医生正确回答了全身性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正确回答严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定义与诊断标准者分别有6人及3人;ICU医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与其他专科医生无差异。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全身性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
翁利戚应静杜斌
关键词:全身性感染感染性休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