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海
- 作品数:115 被引量:1,564H指数:25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川滇黔交界地区铅锌矿床含矿角砾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韩奎罗金海王宗起闫全人武昱东张国锋年秀青
-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浅变质岩的时代确定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根据新发现的晚泥盆世标准化石,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原归属于元古界、志留系—中泥盆统、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的一套浅变质岩的原岩时代重新确定为晚泥盆世。浅变质岩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和区域地质特征表明,其原岩在沉积之后不久就受到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动力变质作用与北昆仑造山带在志留纪—泥盆纪期间的碰撞造山作用相关。上泥盆统浅变质岩的确定为北昆仑碰撞造山作用提供了新的时代约束。
- 罗金海周鼎武柳益群曹宣铎胡云绪
- 关键词:浅变质岩碰撞造山作用晚泥盆世塔里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与南天山早-中二叠世盆山耦合特征被引量:9
- 2012年
-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及相邻南天山造山带的早-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构造和岩浆作用的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在早-中二叠世由于地幔柱作用而导致玄武质岩浆活动,南天山造山带内部则发育几乎同时代的碰撞后花岗岩。盆山结合部位早-中二叠世的沉积中心处于不断沉降的状态,而且沉积中心逐渐向塔里木地块之上迁移。南天山在早-中二叠世碰撞后伸展背景下的隆升作用导致塔里木岩石圈向南天山之下发生陆内俯冲作用,在山前形成类似周缘前陆盆地的构造环境,山前沉积中心相当于周缘前陆盆地系统的前渊相带。塔里木盆地内部早二叠世的地幔柱活动与南天山的碰撞后伸展作用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南天山在早-中二叠世的碰撞后伸展作用则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沉积-构造作用具有良好耦合关系。
- 罗金海车自成张国锋年秀清张小莉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早-中二叠世
- 中国西部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与大陆深俯冲作用及其动力学意义
- 刘良陈丹玲孙勇车自成罗金海王焰杨家喜张安达王超
- 一、总体思路 该项目以当代地学发展前缘的岩石大地构造及大陆动力学探索为学术指导总体思想,以新全球构造理论为基础,现代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手段,根据大陆造山带出露的特征岩石和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印记,在“新全球构造”思想体...
- 关键词:
- 关键词:岩石
- 南天山南缘早二叠世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5
- 2008年
- 南天山南缘小提坎里克组酸性火山岩高碱(Na_2O+K_2O=6.03%~7.70%)且富钾(K_2O/Na_2O=2.35~5.03),铝饱和指数A/CNK=0.89~1.59(平均1.24),里特曼指数(σ)为1.48,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轻稀土强烈富集,亏损Ba、Cs、Nb、T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Hf、Zr等高场强元素基本无亏损,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δ_(Eu)=0.44~0.66),总体具有碰撞晚期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点。岩石的Nd/Th(1.78~3.50)、Th/U(4.10~9.79)、La/Ta(17.69~35.77)和Nb/Ta(10.48~11.84)比值显示了壳源特征。对火山岩中锆石进行的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微区测定获得了289.4±5.5Ma的形成年龄。结合区域构造分析认为,早二叠世初南天山地区处于碰撞晚期冲断造山作用阶段,小提坎里克组火山岩是对南天山造山带南缘碰撞晚期冲断变形和前陆盆地发育的响应。
- 罗金海车自成曹远志张敬艺
- 关键词:南天山早二叠世酸性火山岩
- 西南天山南缘早-中二叠世山前深水盆地沉积的软沉积变形特征
- 罗金海车自成韩奎侯笑晋宋红霞
- 中天山基底岩系的韧性-脆韧性改造作用被引量:4
- 1996年
- 造山带核部往往都存在一些古老的中深变质岩系,后期都受到多次构造作用的叠加,从而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面貌。夹于中东阿尔卑斯造山带中的门德雷斯、克谢希尔、尼德、阿拉尼亚和比特利斯等变质地块(阿达米亚等,1976),以及我国大别群(陈江峰等,1993)、秦岭群(游振东等,1994)等都是如此。中天山地区存在类似情况,这里存在两类基底岩系,一类基本未变质。
- 车自成刘良刘洪福罗金海
- 关键词:中天山基底岩系变质岩同位素年代
- 柴达木盆地上干柴沟组时代归属及代号变更建议被引量:9
- 2014年
- 柴达木盆地上干柴沟组分布十分广泛,对盆地内沉积型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时代归属一直沿用中新统上干柴沟组(地层代号为N1sg或N1)。近年来对上干柴沟组古地磁、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应划归渐新统或渐新统-中新统,但是在绝大部分公开出版物中至今仍然没能改变长期以来的习惯称谓,这种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针对该组的地层对比、盆地原型恢复和油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前人在地层岩性、古生物组合和古地磁、裂变径迹测年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照最新国际地层年代表,建议将上干柴沟组归属于渐新统-中新统,地层代号使用E3N1sg。
- 马新民刘池洋罗金海曾方明陈大友张越清
- 关键词:古地磁柴达木盆地
- 黔东南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黔东南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方法对该花岗质岩石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黔东南从江县秀塘花岗质岩石的SiO_2含量为54.21%~75.46%,Na_2O+K_2O为3.12%~6.89%,铝饱和指数均大于1,具有过铝质特征。稀土总量中等(∑REE=106.68×10^(-6)~216.46×10^(-6)),轻稀土强烈富集且轻稀土较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中等负铕异常(δEu=0.56~0.79)。Cs,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Nb,Ta,P亏损,Zr富集。该花岗质岩石样品进行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其年龄值为836 Ma±5.1 Ma。结论黔东南秀塘地区新元古代早中期的花岗质岩浆活动是同时代黔东南—桂北地区超基性至中酸性岩浆活动的一部分,这期岩浆活动是新元古代早中期江南造山带碰撞后伸展作用的产物。
- 樊俊雷罗金海曹远志韩伟张敬艺
- 关键词:花岗质岩石
- 改进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被引量:4
- 2019年
- 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各专业课教学应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地学人才。"构造地质学"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增加流变学、新构造和不同构造环境下地质构造组合等方面的内容,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构造地质学的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看得广";适当拓展传统构造地质学的授课内容,提升学习者利用构造地质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在构造地质学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看得远";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使教材内容与线上资源相结合,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做到随时可学和"互动式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 罗金海罗金海李玮于在平
-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