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
- 作品数:40 被引量:210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舒芬太尼及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60例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将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舒芬太尼0.2μg/kg)和Ⅱ组(芬太尼2μg/kg),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舒芬太尼-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对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均无显著差异,然而舒芬太尼组术后VAS评分低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也长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不仅安全有效,镇痛作用也强于芬太尼,定向力恢复时间亦长于芬太尼。
- 王曼陈惠荣余世平
-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定向力
- H102与干细胞合用对AD小鼠脑内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目的: 通过观察H102和hUCMSC各自及其联合对APP转基因鼠行为学、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深入研究H102和hUCMSC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
- 王曼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AD小鼠MORRIS水迷宫凋亡
- 文献传递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协同作用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协同作用。方法:选择8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舒芬太尼2μg/kg与昂丹斯琼8mg,加入到生理盐水注射液至100mL;D组:舒芬太尼1μg/kg、地佐辛0.4mg/kg与昂丹斯琼8mg,加入到生理盐水注射液至100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接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给药速度为2mL/h,单次PCA剂量为lmL,锁定时间15min。结果:两组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各时段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无差异,总体满意率亦无显著差异性,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其协同作用良好。
- 王曼宫丽荣穆蕊李肇端余剑波
-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 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心肌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心肌的影响。方法40例心功能工或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组)与七氟醚组(SE组)。PR组丙泊酚靶控输注血药浓度维持在2~3μg/ml,SE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维持在2%~3%,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及ECG变化,检测麻醉前与术毕血清白细胞介素一6(II,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钙蛋白(cTnI)及糖原磷酸化酶BB(GP-BB)浓度。结果术毕PR组血清IL-6、TNF-a、cTnI及GP-BB浓度明显高于麻醉前及SE组(P〈0.05)。结论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时七氟醚对心肌的保护效应优于丙泊酚。
- 宫丽荣余剑波王曼刘志学陈慧荣张兰芳
-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冠心病心肌
- 舒芬尼与芬太尼镇静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比较舒芬尼与芬太尼的镇静效果,并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乳腺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舒芬尼0.3μg/kg)和Ⅱ组(芬太尼3μg/kg),每组2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入室基础值及给药后1分钟、2分钟、3分钟的BIS值,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BIS值较基础值均下降(P<0.05),Ⅰ组与Ⅱ组同时间点相比BIS值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大,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第1分钟SpO2与基础值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舒芬尼组给药后第2、3分钟的SpO2比芬太尼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尼与芬太尼均有一定程度的镇静作用,且1∶10舒芬尼的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小剂量舒芬尼与芬太尼均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较弱呼吸抑制。
- 王曼
- 关键词:舒芬尼芬太尼
- 活化蛋白-1在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上调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活化蛋白-1(AP-1)在大鼠内毒索性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上调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20g,2.5~3.0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0.1%二甲基亚砜(姜黄素溶媒)0.5ml,30min时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溶媒)O.5ml;内毒素性肺损伤组(ALI组)腹腔注射0.1%二甲基亚砜0.5ml,30min时股静脉注射10mg/kgLPS0.5ml;姜黄素+内毒素性肺损伤组(Cur+Au组)腹腔注射20mg/kg姜黄素0.5ml,30min时股静脉注射10mg/kgLPS0.5ml;姜黄素组(Cur组)腹腔注射姜黄素20mg/kg,30min时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静脉注射LPS6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HO-1和AP-1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O-1 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u组和Cur+ALI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HO-1mRNA、HO-1和AP-1表达上调(P〈0.05),Cur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LI组比较,Cur+Au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HO-1mRNA、HO-1和AP-1表达下调(P〈0.05)。结论内毒素性肺损伤时HO—1上调的机制与转录因子AP-1活化有一定关系。
- 吴丽丽余剑波宫丽荣王曼董树安李莉曹新顺刘大全
- 关键词:转录因子AP-1内毒素血症血红素加氧酶-1
-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麻醉在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应用于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择期ERCP的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组(B组),分别实施相应的麻醉方法。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减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应用于ERCP,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呼吸功能抑制轻微,术中体动减少。
- 王曼周汾李肇端宫丽荣余剑波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地佐辛ERCP
- 舒芬尼的临床应用近况被引量:10
- 2006年
- 舒芬尼(Sufentanil,Suf)是一种新型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是芬太尼(Femanyl,Fen)N-4位取代的衍生物,其分子式为C22H30N2O2S,分子量为386.55,化学名为N-[4-(甲氧甲基)-1-[2-(2-塞吩基)乙基-4-派啶基]-N-苯丙酰胺。它的形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与芬太尼同属噻芬基类药物.
- 王曼
- 关键词:阿片类镇痛药分子式分子量丙酰胺化学名
- 电针减轻内毒素休克诱发兔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Nrf2/ARE通路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电针减轻内毒素休克诱发兔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通路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2月龄,体重1.5~2.0kg,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内毒素休克组(ES组)、电针刺激穴位+内毒素休克组(EA组)、电针刺激非穴位+内毒素休克组(NA-EA组).ES组、EA组及NA-EA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制备内毒素休克模型.S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EA组于模型制备前1~4d及模型制备过程中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内关和肺俞穴(疏密波,频率2/15 Hz,刺激电流1~2 mA,波宽0.2 ~ 0.6 ms,刺激强度以兔肢体出现轻微颤动为宜),1次/d,30 min/次;NA-EA组电针刺激足三里、内关和肺俞穴旁开0.5 cm非经非穴处,针刺参数同EA组.静脉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6h时,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及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测定肺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检测Nrf2 mRNA、核蛋白和总蛋白Nrf2的表达水平,计算核蛋白与总蛋白Nrf2表达水平的比值(N/T比值).结果 与S组比较,ES组、EA组和NA-EA组肺组织W/D比值、MDA含量和肺组织损伤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肺组织Nrf2 mRNA、总蛋白及核蛋白Nrf2表达上调,N/T比值升高(P<0.05);与ES组比较,EA组肺组织W/D比值、MDA含量和肺组织损伤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肺组织Nrf2 mRNA、总蛋白及核蛋白Nr2表达上调,N/T比值升高(P<0.05),NA-E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减轻内毒素休克诱发兔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 史佳余剑波宫丽荣徐妍王曼张圆李莉吴丽丽刘大全
- 关键词:电针NF-E2相关因子2反应元件休克脓毒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PKCα/HO-1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诱发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与Mfn1的关系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价蛋白激酶Cα(PKCα)/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诱发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l)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以1×104个/ml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5):对照组(C组)、内毒素攻击模型组(E组)、PKCα抑制剂G06976组(G组)、PKCα激动剂PMA组(P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组)。采用给予10μg/mlLPS刺激NR8383细胞的方法制备肺泡巨噬细胞内毒素攻击模型。G组、P组和D组于LPS刺激前30min分别给予5txmol/LG06976、100nmol/LPMA、0.1%二甲基亚砜预处理30min,再给予10μg/mlLPS,各组均孵育24h后收集细胞,检测丙二醛(MDA)、活性氧(ROS)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blot法及q-PCR法检测PKCα、HO-1和Mfnl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E组、G组、P组和D组MDA和ROS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KCα、HO-1及其mRNA表达上调,Mfnl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与E组比较,G组MDA和ROS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KCα、HO-1、Mfnl及其mRNA表达下调,P组MDA和ROS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KCα、HO-1、Mfnl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KCαHO-1信号通路激活后促进Mfnl表达是内毒素诱发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损伤时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 李香云王曼余剑波吴丽丽王丹史佳
- 关键词:蛋白激酶CΑ血红素加氧酶-1内毒素类线粒体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