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亚珍

作品数:42 被引量:290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15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小麦
  • 7篇科技期刊
  • 4篇育种
  • 4篇杂交
  • 4篇普通小麦
  • 3篇蛋白亚基
  • 3篇雄性不育
  • 3篇亚基
  • 3篇植物
  • 3篇基因
  • 3篇高校学报
  • 3篇谷蛋白
  • 3篇谷蛋白亚基
  • 3篇高校
  • 3篇不育
  • 2篇学术
  • 2篇学术影响
  • 2篇一致性
  • 2篇育性
  • 2篇植物学

机构

  • 32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麦类作物学...
  • 5篇植物学报编辑...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作者

  • 41篇宋亚珍
  • 15篇南红梅
  • 15篇刘枫
  • 14篇潘新社
  • 13篇裴阿卫
  • 9篇王军卫
  • 8篇许育彬
  • 7篇张改生
  • 5篇牛娜
  • 5篇马守才
  • 5篇杨智全
  • 5篇王强
  • 4篇侯立江
  • 4篇王小利
  • 4篇华千勇
  • 4篇周桂莲
  • 3篇耿东梅
  • 3篇陈天佑
  • 3篇路明
  • 2篇刘宏伟

传媒

  • 7篇编辑学报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中国科技期刊...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Journa...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科技与出版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农业图书情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今传媒
  • 1篇中国科技术语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类作物学报》学术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05年
为了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麦类作物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采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2~2004年版的数据,对该刊2001~2003年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这两个期刊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麦类作物学报》的影响因子不仅每年都在以40%的幅度提高,而且每年都比农业科学类期刊或所有来源期刊的平均值高出30%以上,尤其是2003年分别高出61.2%和62.8%;同时影响因子的排序也在逐年大跨度提前,到2003年,无论是在农业类期刊中,还是在包含各种学科的所有来源期刊中,《麦类作物学报》均进入了前5%的高影响因子期刊行列。总被引频次虽然受到了两次更名的巨大负面影响,但到2003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不仅比两项平均值均高出13%左右,排名也明显提前,在农业科学类期刊和所有来源期刊中,均处于前三分之一的位置,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尤其是2005年变成双月刊、增加刊文量之后,这一指标一定会逐年更大幅度地提高。这说明《麦类作物学报》刊载的论文在本领域已具备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并且仍在快速发展之中。
周桂莲许育彬杨智全宋亚珍华千勇
关键词:总被引频次
小麦花粉离体萌发培养体系的筛选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准确检测小麦花粉活性,以5个常规小麦品种为材料,4种花粉离体萌发培养体系为候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体系花粉萌发率差异,从而找到最佳的小麦花粉离体萌发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小麦成熟花粉在20%蔗糖+10%PEG4000+40 mg/L H3BO3+3×10-3mol/L Ca(NO3)2+10 mg/L VB1中28℃培养30 min,通过镜检观察,可诱导萌发频率高达90%以上。同时,经过K型小麦不育系、保持系和F1材料的鉴定,表明上述培养基适合于小麦花粉离体萌发,能够准确检测小麦花粉活性。
侯立江宋瑜龙牛娜马守才宋亚珍王强张改生王军卫
关键词:小麦花粉粒离体萌发花粉管
普通小麦PTS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2
2003年
以 PTS和常规品种 (系 )小偃 6号、西农 872 7、小偃 2 2、陕 2 2 9、陕 785 9、周麦 1 1等互为父母本进行杂交 ,分期播种 F1 和 F2 ,田间考察自交结实率和育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 :F1 正反交组合的结实率不受细胞质影响 ,说明 PTS系的育性遗传为核基因控制。同时 ,F2 代育性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以结实率 70 %为界划分可育与不育及半不育时 ,出现 3∶ 1的分离比 ,因此认为 PTS系的不育表达是一主效隐性基因和多个微效 (修饰 )
宋亚珍陈天佑雷国材耿东梅王强路明
关键词:普通小麦核基因控制育性变化微效基因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品质遗传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增强我国小麦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优质小麦生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深入了解小麦优质亚基的遗传规律以及品质效应,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进一步促...
宋亚珍
关键词:小麦HMW-GS
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5
2001年
王军卫张改生刘宏伟王小利宋亚珍海江波
关键词:分子标记RFLP作物遗传育种杂交优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三十年辛勤耕耘,创中国植物学品牌期刊——庆祝《西北植物学报》创刊30周年
2010年
南红梅潘新社裴阿卫刘枫宋亚珍
关键词:创刊耕耘植物学科
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鉴定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随着小麦近缘植物外源遗传物质不断导入普通小麦,对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入。目前,鉴定方法有传统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生化标记与原位杂交、分子标记等。本文从不同层次对这些鉴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形态标记简单直观,但其数目少,多态性差;染色体计数和染色体构型分析能反应染色体在结构和数目上的变化,但无法确定外缘染色体的来源与易位位置,且费时费力;染色体分带对带有特征带的整条或大片段易位特别有效,对不显带的小片段无能为力;同工酶和种子贮藏蛋白常被用来鉴定部分同源染色体归属,稳定性好,但其标记的数量比较有限;分子原位杂交能准确鉴定是否含有外缘染色体,但无法明确附加、代换及易位的哪一条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RFLP、RADP、AFLP、SSR、SCAR和STS等分子标记以多态性高、不受季节环境影响而被广泛采用,但其在染色体定位上还需与其它鉴定方法相结合。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鉴定的准确性依赖于以上鉴定方法相互结合,相互验证。
郭月霞王小利宋亚珍谢惠民唐宁丽
关键词:小麦近缘植物
巧借他山之石 铺我办刊之道——编辑学期刊对办好科技期刊的参考作用及其利用方法被引量:1
2004年
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刊经验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一务重要途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等编辑学期刊上每年共刊出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有关的文章近千篇(不包括增刊),从编辑学理论、编辑工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新技术应用、学术争鸣到有关标准、法规、期刊网站、名人名刊介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科技期刊编辑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各种办刊经验,而且能获得许多相关信息,受到极大的鞭策和启迪。本文着重介绍了《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在稿源开发、选题策划、组稿、审稿、作者和编辑队伍建设以及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取经"历程,同时介绍和探讨了这些期刊的网上检索等利用途径;还给《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提了几点建议。
周桂莲许育彬杨智全宋亚珍华千勇
关键词:科技期刊信息检索
基因芯片分析杀雄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基因差异表达被引量:4
2013年
为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更好地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以SQ-1诱导的西农558生理型雄性不育的花药为试验材料,以未经SQ-1处理的西农558的花药为对照,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两者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基因运用半定量PCR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55 052个转录本中,两材料间差异表达的转录本有2 052条,其中1 294个基因表达上调,758个基因表达下调.功能分类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毒性物质响应、逆境响应、多糖代谢及信号转导等重要生命过程.为验证芯片数据的可信性,利用cDNA半定量PCR法对11个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Ta.116,Ta.5629,TaAffx.122333,Ta.30726,Ta.13682,Ta.4057,Ta.4101,Ta.4139,Ta.11957,Ta.25934,Ta.27552)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无论是上调表达的还是下调表达的基因,其表达模式都与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的一致.这些基因可作为育性相关候选基因开展下一步研究.
董剑刘迎团刘宏伟王小利宋亚珍王强牛娜马守才张改生徐虹王军卫
关键词:小麦化学杂交剂基因芯片
科技论文中线条图的优化编辑被引量:1
2021年
线条图已在科技论文中得到广泛应用,良好的线条图可以将复杂的数据资料直观、简洁、明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和获取信息,更有助于作者思想的表达和科技信息的传播。以科技论文作者使用线条图中存在的问题为例,着重介绍了科技论文中线条图的几种优化方法。作者根据多年的编辑加工经验,通过对图类型选择、横纵坐标和图例的调整、图的合并拆分、图表转换、代码应用等方面的优化实例,为科技论文的合理加工提供信息和方法。通过线条图的优化,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和科学研究结果,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传播。
裴阿卫潘新社刘枫南红梅宋亚珍
关键词:科技论文线条图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