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林

作品数:19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实验教学
  • 8篇教学
  • 4篇细胞
  • 3篇质粒
  • 3篇生物学
  • 3篇微生物学
  • 3篇病原生物
  • 3篇病原生物学
  • 2篇毒性
  • 2篇学法
  • 2篇血清制备
  • 2篇医学免疫
  • 2篇医学免疫学
  • 2篇生物学实验
  • 2篇生物学实验教...
  • 2篇微生物学实验
  • 2篇微生物学实验...
  • 2篇小鼠
  • 2篇免疫学
  • 2篇免疫血清

机构

  • 19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9篇孟林
  • 14篇吕锐
  • 11篇丁守怡
  • 11篇张文卿
  • 9篇张艳丽
  • 8篇王斌
  • 6篇王秋波
  • 4篇苏冬梅
  • 3篇韩秀霞
  • 2篇陆兴熠
  • 1篇郑丽莎
  • 1篇刘赛
  • 1篇宋旭霞
  • 1篇杨英
  • 1篇刘希英
  • 1篇刘春波
  • 1篇刘明军
  • 1篇段建华
  • 1篇钟进义
  • 1篇于红

传媒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第三届全国医...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化工劳动保护...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199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对人红细胞免疫毒性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检测了65名苯作业工人和4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和NK细胞水平。结果显示,该毒物对红细胞和NK细胞均有明显的免疫毒性。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检测,方便、快速、敏感,可作为苯毒性影响的早期检测的敏感指标。
刘希英段建华黄振学吕锐孟林宋旭霞
关键词:红细胞NK细胞免疫毒性
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及评价
将PBL教学法运用到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了解PBL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对PBL教学的看法,对PBL实验教学做一客观评价。
张艳丽张文卿吕锐孟林丁守怡韩秀霞王斌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PBL教学法
开设免疫血清制备系列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受学校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资助,针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免疫血清制备及鉴定”这一综合性开放性系列实验,收到了非常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综合性开放性系列实验特别感兴趣,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王秋波张文卿张艳丽丁守怡吕锐孟林王斌
关键词:免疫血清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免疫斑点法对病毒性腹泻病人腺病毒抗体的检测被引量:5
2003年
①目的 介绍免疫斑点法对病毒性腹泻病人血清腺病毒抗体检测的效果。②方法 经探索多种实验条件 ,建立了快速、简便、敏感检测病毒抗体的斑点法 ,温度 4 2℃ ,作用时间 2h。③结果 抗原膜可在室温保存2个月以上 ,该法对腺病毒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④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 ,结果易判断 。
苏冬梅岳长青孟林孟明慧
关键词:免疫斑点腹泻腺病毒
罗布麻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了解罗布麻纤维的抗菌性能。方法采用烧瓶振荡法,在恒温振荡器转速200 r/min、温度37℃条件下,将细菌与罗布麻纤维在pH 6.0的PBS中作用2 h,通过平板计数法计算抑菌率,对罗布麻纤维的抗菌力做出评价。结果罗布麻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7.7%、69.0%、56.6%和40.1%。结论罗布麻纤维具有较强的抗菌性。
吕锐苏冬梅孟林郑丽莎
关键词:罗布麻纤维抗菌性抑菌率
开设免疫血清制备系列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被引量:1
2010年
受学校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资助,针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免疫血清制备及鉴定"这一综合性开放性系列实验,收到了非常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综合性开放性系列实验特别感兴趣,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巩固和拓展了理论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制备的多种免疫血清已用于免疫学实验教学,为学校节约了实验经费。这一实验教学成果的取得,为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王秋波张文卿张艳丽丁守怡吕锐孟林王斌
关键词:免疫血清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
重组大肠埃希菌-厌氧梭菌穿梭质粒pIMP1-eIL-12稳定转化生孢梭菌
2012年
目的近些年来,以厌氧芽孢梭菌作为实体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文中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基因重组大肠埃希菌(E.coli)-厌氧梭菌穿梭质粒pIMP1,并稳定转化生孢梭菌,为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用SOE-PCR法将rhIL-12基因连到厌氧梭菌的内源性β1,4-葡聚糖酶(endo-1,4-glucanase,eglA)启动子和信号肽之后,构建融合基因eglAp-rhIL-12,将其插入pIMP1,构建重组质粒pIMP1-eIL-12;重组质粒首先在E.coli DH5α内进行鉴定,然后用电穿孔法转化生孢梭菌;利用红霉素抗性筛选阳性克隆,并提取质粒鉴定阳性克隆。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插入到pIMP1内的融合基因eglAp-rhIL-12序列及读框正确;抗生素压力筛选和20多代随机质粒提取酶切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IMP1-eIL-12已稳定转化生孢梭菌。结论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IMP1-eIL-12及其生孢梭菌稳定转化株,为以后的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艳丽张文卿王秋波丁守怡吕锐孟林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0年
研究探索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临床医学专业7年制和检验医学专业学生,推行综合设计性实验,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实验设计,并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课题的过程。综合设计性实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可以作为培养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丁守怡张文卿王秋波吕锐孟林张艳丽王斌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环境因素和血钙、铁、锌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及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地区环境因素和血钙、铁、锌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和干预效果。方法①对青岛地区316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项目和与血铅水平密切相关的因素,对能引起儿童铅增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3160名儿童血铅、钙、铁、锌,将血铅增高组与非铅增高组儿童的血钙、铁、锌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血钙、铁、锌与血铅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③对轻度铅增高儿童分别服用钙剂、铁剂、锌剂进行干预,检测干预后血铅水平。结果①新居、家庭中有吸烟成员、住宅或幼儿园在工业区或交通主干道、常吃皮蛋或常喝罐装饮料的儿童铅中毒率明显增高。②铅增高儿童缺钙、铁、锌者所占比例:轻度铅增高组分别为53.31%(306/574)、46.17%(265/574)、68、47%(393/574),中度铅增高组分别为57.68%(263/456)、49.34%(225/456)、77.41%(353/456),重度铅增高组分别为64.71%(11/17)、58.82%(10/17)、82.35%(14/17),均明娃高于非铅增高组[19.78%(418/2113)、5-21%(110/2113)、14.62%(309/2113)]。③儿童钙、铁、锌水平与血铅水平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870、-0.430、-0.565)。④服用钙、铁、锌剂干预后,分别有78.32%(112/143)、66、43%(95/143)、67.83%(97/143)的轻度铅增高儿童血铅下降。结论①家庭有吸烟者和居住在工业区等儿童血铅增高的比例增加,血钙、铁、锌水平降低。②服用钙、铁、锌剂可使血铅下降。
陆兴熠孟林钟进义
关键词:铅中毒环境因素
栉孔扇贝糖胺聚糖对bF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栉孔扇贝裙边糖胺聚糖(SS-GAG)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SS-GAG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用MTT法观察bFGF、SS-GAG对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SS-GAG对bFGF诱导增殖的VSMC内c-myc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bFGF模型组细胞活性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的SS-GAG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模型组细胞,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FGF诱导增殖的VSMC内c-myc mRNA基因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SS-GAG作用后,增殖的VSMC内c-myc mRNA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量均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FGF对VSMC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SS-GAG能显著抑制VSMC增殖,且对bFGF诱导增殖的VSMC的c-myc mRNA的阳性表达有抑制作用。
丁守怡刘赛张文卿杨英孟林吕锐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