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冰冰

作品数:17 被引量:12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缢蛏
  • 6篇线粒体
  • 6篇线粒体DNA
  • 4篇三疣梭子蟹
  • 4篇梭子蟹
  • 4篇基因
  • 3篇野生群体
  • 3篇遗传分化
  • 3篇SRAP
  • 2篇群体遗传结构
  • 2篇控制区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特性
  • 2篇CDNA文库
  • 1篇蛋白
  • 1篇序列标签
  • 1篇胰脏
  • 1篇圆柱
  • 1篇圆柱体

机构

  • 11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象山县水产技...

作者

  • 14篇冯冰冰
  • 12篇李家乐
  • 10篇牛东红
  • 5篇刘达博
  • 3篇钟玉民
  • 2篇沈玉帮
  • 1篇沈和定
  • 1篇汪桂玲
  • 1篇姜志勇
  • 1篇张俊彬
  • 1篇张文博

传媒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SRAP标记分析三疣梭子蟹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利用新型分子标记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对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4个野生群体(青岛群体、连云港群体,象山群体、莆田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不同引物组合中筛...
冯冰冰王树亮牛东红李家乐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SRAP
文献传递
浙闽沿海缢蛏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和线粒体COⅠ序列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我国缢蛏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缢蛏主产区苗种的遗传结构却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COⅠ序列分析了我国浙闽沿海8个缢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6.2~9.0,期望杂合度(He)为0.806~0.875;基于线粒体COⅠ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42~1.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为0.005 6~0.011 5。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群体间遗传分化值(FST)为0.001 4~0.063 8,除NH和SM群体外,其他群体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基于线粒体COⅠ标记的群体间遗传分化值(FST)为0.000 9~0.368 0,部分群体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基于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COⅠ标记的聚类结果表明,位于同一海湾内的群体首先聚类在一起,但是浙江和福建沿海8群体并不符合地理距离隔离模式的聚类方式,而呈现出浙江群体和福建群体的交叉聚类。由此可见,我国缢蛏主产区浙闽沿海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但是异地群体间产生了基因交流,并形成了新的地方性种群。
牛东红冯冰冰刘达博沈和定李家乐
关键词:缢蛏微卫星线粒体DNA
缢蛏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周年变异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线粒体COI标记分析了福建省宁德市漳湾镇横屿村滩涂5个月份缢蛏群体(S3,S5,S7,S9,S11)的遗传结构,以期评估不同月份时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结果表明,5个缢蛏群体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位于2.7836-3.6894之间,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位于0.0050-0.0066之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大致表现为S3和S5群体较高于S7和S9群体,明显高于S11群体。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变异量占总变异的7.18%,而群体内变异达到了92.82%,说明遗传差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由此可见,从3月份到11月份,缢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是在11月份,差异最为明显。
牛东红刘达博陈慧冯冰冰林国文李家乐
关键词:缢蛏遗传分化线粒体DNA
缢蛏ScHsc70 cDNA的分子特性和表达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条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同源序列,采用EST扩增和5′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扩增方法获得全长cDNA序列,共2 335 bp,包括76 bp的5′非翻译区和309 bp的3′非翻译区,以及1 950 bp的开放阅读框。阅读框共编码649个氨基酸,推算的分子量约为70.89 kD,理论等电点为5.28。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含有HSP70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2个糖基化位点,1个ATP-GTP结合位点,且C末端具有GGXP四肽重复序列以及细胞质特异性调控基序EEVD。该基因是组成型HSC70(Heat shock cognate 70)亚家族基因成员,被命名为ScHsc70。基于氨基酸序列的双壳贝类聚类分析表明,缢蛏与南极帽贝(Laternula elliptica)、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表达分析显示,ScHsc70 mRNA在缢蛏水管、鳃、斧足、外套膜、肝和性腺等组织中以不同水平存在,其中在外套膜中的表达量最低,而在水管和肝中的表达量最高。经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副鳗弧菌(V.anguillarum)诱导后,ScHsc70 mRNA在缢蛏肝中的水平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分别在感染后的第20小时和第30小时达到最高。结果提示,缢蛏ScHsc70基因可能参与了对细菌感染的防御反应。
冯冰冰牛东红钟玉民陈慧林国文李家乐
关键词:缢蛏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
我国四大海域三疣梭子蟹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通过对我国四大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9个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为530 bp的片段。分析结果表明:83条序列T、C、A、G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6%、16.1%、36.6%、10.7%。共检测到91个变异位点,其中缺失/插入位点2个,转换位点76个,颠换位点3个,转换、颠换同时存在位点10个。83个个体具有66种单倍型(hap lotype),单倍型比率为79.5%,对9个群体用MEGA3.1构建NJ分子树,聚类结果显示黄海、东海、渤海6个群体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比较近,聚在了一起,南海3个群体相对遗传距离比较近,单独聚在一起。我国四大海域的野生三疣梭子蟹不同群体间有一定遗传分化。
冯冰冰李家乐牛东红陈琳周志强郑岳夫郑凯宏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线粒体DNA控制区
缢蛏SRAP-PCR体系的正交优化
2011年
运用L_(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缢蛏SRAP-PCR反应的5个因素:Taq酶浓度、Mg^(2+)浓度、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在4个水平上进行了优化试验,PCR结果采用SPSS v16.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RAP-PCR反应的影响依次为:引物>Taq酶>模板DNA>Mg^(2+);缢蛏SRAP反应最佳体系为: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引物0.3μmol/L、Taq酶0.5 U、模板DNA 50 ng、dNTPs 0.2 mmol/L及Mg^(2+)2 mmol/L。用不同缢蛏的基因组DNA两次SRAP-PCR扩增,8对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且重复性好的谱带。因而建立的缢蛏反应体系稳定可靠。
钟玉民刘达博冯冰冰陈慧林国文李家乐
关键词:缢蛏SRAP正交设计
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9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R和COⅠ片段比较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通过对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9个野生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putative control region,CR)基因片段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分别得到长度为530bp和584bp的片段。分析结果表明:CR83条序列A+T平均含量为73.2%,共检测到91个变异位点,83个个体具有66种单倍型(haplotype) COⅠ94条序列A+T平均含量为62.2%,共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94个个体具有34种单倍型(haplotype)。用MEGA3.1软件构建9个群体NJ分子树,聚类结果显示,黄海、东海、渤海6个群体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比较近,聚为一大支,南海3个群体相对遗传距离比较近,聚为一大支。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7454-0.27087,其中部分群体间达到显著差异(P〈0.05)与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我国三疣梭子蟹不同野生群体间存在一定遗传分化。
冯冰冰李家乐牛东红陈琳郑岳夫郑凯宏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分化
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9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渤海的黄骅(HH)、潍坊(WF),黄海的青岛(QD)、连云港(LY),东海的象山(XS)、莆田(PT),南海的南澳(...
冯冰冰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线粒体DNASRAP遗传分化
文献传递
缢蛏β-ACTIN1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为研究缢蛏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利用SMART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成功构建了缢蛏肝脏组织的标准化cDNA文库。对随机选取的5 679个克隆进行随机测序,比对、筛选出2条β-actin同源序列,对其中一条EST序列两端进行扩增、测序,然后进行5′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扩增、测序,拼接得到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β-ACTIN 1。该序列全长为1 552 bp,包括73 bp的5′非翻译区和348 bp的3′非翻译区,以及1 131 bp的开放阅读框。阅读框共编码376个氨基酸,推算分子量约为41.95 ku,理论等电点为5.23。与其他7种软体动物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β-ACTIN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中Ile179、G lu229、Ser232、Pro236、Ile248、Asn272、Cys273、Val283、Ser320、Ser325、Val330、Pro339等12个氨基酸残基具有特异性;同时发现缢蛏β-ACTIN 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软体动物的相似性高达97%以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缢蛏首先与软体动物聚在一起,然后与节肢动物聚在一起,再依次与鱼类、两栖类、哺乳类聚在一起。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β-ACTIN1基因在缢蛏各组织中的表达及鳗弧菌诱导后的表达均不稳定,不适合作为内参基因。
冯冰冰钟玉民牛东红陈慧林国文李家乐
关键词:缢蛏CDNA文库基因表达
一种贝类育苗简易报警装置
一种贝类育苗简易报警装置。它包括管状体,其特征呈长方体形状管状体上、下端端面处向上、下延伸有呈圆柱体形状出、进气管接口,管状体左侧外壁上设一与左侧内壁上嵌装的金属静触片中部螺纹孔相对的螺纹孔并由螺钉电连接,螺钉上电连接一...
刘达博李家乐牛东红冯冰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