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秀贞

作品数:28 被引量:27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杨树
  • 4篇溃疡病
  • 3篇松材
  • 3篇松材线虫
  • 3篇溃疡病菌
  • 3篇病菌
  • 3篇草坪
  • 3篇草坪草
  • 2篇杨树溃疡病
  • 2篇真菌
  • 2篇植物
  • 2篇生理学特性
  • 2篇树体
  • 2篇数据库
  • 2篇细菌制剂
  • 2篇线虫
  • 2篇菌根
  • 2篇菌根菌
  • 2篇菌制剂
  • 2篇抗病

机构

  • 2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艾伯塔大学

作者

  • 24篇贾秀贞
  • 21篇张星耀
  • 20篇梁军
  • 14篇吕全
  • 6篇屈智巍
  • 4篇刘会香
  • 4篇王媛
  • 3篇丁明明
  • 3篇理永霞
  • 3篇刘惠文
  • 2篇严东辉
  • 2篇魏淑花
  • 2篇汪跃
  • 2篇达乎巴雅尔
  • 1篇王卫东
  • 1篇王璇
  • 1篇刘振宇
  • 1篇武红
  • 1篇赵仕光
  • 1篇魏刚

传媒

  • 11篇林业科学研究
  • 7篇林业科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材线虫CYP450基因与松树蒎烯类物质代谢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通过比较松材线虫CYP450基因和寄主萜烯类物质代谢的时间特异性,研究松材线虫解毒相关CYP450基因与寄主蒎烯类物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为该病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松材线虫接种5年生马尾松后,通过实时定量PCR研究松材线虫CYP450基因和寄主萜烯合成酶基因表达模式,同时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寄主松树主要萜烯类物质代谢规律。【结果】松材线虫接种5年生马尾松后,松树蒎烯合成酶基因分别在第6天和第21天上调表达,而寄主松树体内α-蒎烯和β-蒎烯也具有2个峰值,分别在第9天和第27天时含量最高。松材线虫CYP-33C9基因在第12天和第15天大量表达,CYP-33C4基因在接种后第21天表达量最高。【结论】松材线虫的入侵引起松树蒎烯合成酶基因上调表达,生物合成大量蒎烯类物质,松材线虫CYP450基因响应松树蒎烯类物质的大量积累而上调表达。因此,根据松材线虫CYP450基因与松树蒎烯类物质代谢在时间上的相关性,推测CYP450基因可能参与了松材线虫蒎烯类物质代谢过程,可能是松材线虫致病相关基因之一。
王璇理永霞刘振宇吕全贾秀贞张星耀
关键词:松材线虫细胞色素P450致病机制
中国森林植物病害信息网站建设被引量:2
2006年
At present,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forest plant disease was impeded by the lack of the internet resource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control methods of forest plants disease.So a forest plant disease information manage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were needed.Chinese forest plant disease information website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HTML,ASP,Javascript and Microsoft Access 2000.The sources of the database were Chinese forest plant disease occurred severely in recent decades and the forest plant disease specimen of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The website was divided into six basic function modules,including the home page,the research group information,the guestbook,the forest plant disea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the forest plant disease specime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forest plant disease diagnose system.The forest plant disease information could be easily queried and browsed through supported fields with these function modules.Meanwhile,the discussions about forest plant disease could be done with the guestbook or BBS.The inform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also showed through the website.
屈智巍梁军达乎巴雅尔魏淑花贾秀贞吕全张星耀
关键词:数据库网站建设信息网
三种细菌制剂对草坪草的抗旱和抗病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本研究以草坪草高羊茅为材料,将实验室分离的三种细菌(E、F、H)制成菌剂,并将三种细菌制剂应用于草坪草,测定其对草坪草抗旱性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菌剂分别与复合肥混合使用效果最佳,可有效促进草坪草生长,减少电解质透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草坪草游离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强了草坪草的抗旱性。接种立枯丝核菌后,菌剂与复合肥混合使用可推迟草坪草的发病时间并减少病斑数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高于其它处理,草坪草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明显增强。
梁军丁明明贾秀贞武红张星耀
关键词:细菌制剂草坪草抗旱性叶绿素含量生长量
树木溃疡病病原真菌类群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Ⅱ——Botryosphaeria属28S rDNA-PCR-RFLP和RAPD解析被引量:38
2000年
BotryosphaeriaCes.etdeNot .(无性阶段是DothiorellaSacc .)属病原真菌能引起多种林木溃疡病的发生 ,在我国分布区域十分广泛。病原菌因较大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分子遗传分化 ,通过对来自 5个区 1 4个寄主种 (品种 )的 30个菌株进行 2 8SrDNA PCR RFLP和RAPD解析 ,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菌株都能扩增出稳定一致的 2 8SrDNA条带 ,6种内切酶不能区分该属内部的 2 8SrDNA差异。RAPD结果表现出该属丰富的多样性 (92 81 % ) ,在 0 845相似系数的水平上所有菌株被识别为 1 3类 ,其中有地理分化、寄主分化的表现 ,也有不表现地理、寄主分化的。从DNA水平上证实引起雪松溃疡病的病原为B .dothidea ,表明B .dothidea不仅能够寄生被子植物 ,还能寄生裸子植物 ,有非常宽阔的寄主范围。随机扩增引物K1 6和R1 4可以作为陕西菌株和湖南菌株与其它地区菌株区别的鉴别性引物。传统上认为苹果轮纹病菌 (B .berengerianadeNot.f.sp .piricola (Nose)KoganezawaetSakuma)为苹果干腐病菌 (B .berengerianabeNot.)的专化型 ,它们与杨树溃疡病原分属两个种。本试验分析表明这种分类较为合理。
张星耀赵仕光吕全贾秀贞刘会香
关键词:病原真菌
树体电容的生理学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以1年生107杨为研究材料,对树体干部电容和叶片电容的内在生理学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木叶片电容与单位质量叶片离子外渗液电导率、叶片细胞离子外渗百分率及叶片绝对含水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单位质量叶片总电导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树木的干部电容与胸径、树皮相对膨胀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树木干部“单位电容”的概念,健康树木与衰弱树木的干部电容和单位电容存在明显差异。
梁军屈智巍贾秀贞刘惠文张星耀
关键词:电导率
溃疡病菌对杨树愈伤组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及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抗性水平不同的毛白杨和北京杨愈伤组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接种溃疡病菌后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及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溃疡病菌侵染后,2种杨树愈伤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感病种上升幅度大于抗病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在抗/感病种间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感病种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24h和120h达到高峰,抗病种可溶性糖含量48h时高于对照,但比相应对照增加幅度小,方差分析表明抗病种处理与对照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感病种MDA含量上升,而抗病种MDA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感病种出现了明显的膜脂过氧化现象。
梁军王媛贾秀贞张星耀
关键词:北京杨BOTRYOSPHAERIA细胞膜透性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
三种细菌制剂及其复合肥对草坪草抗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研究了3种细菌制剂、复合肥及其细菌制剂与复合肥的复合物对草坪草草地早熟禾生长及其抗寒性指标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细菌制剂及其复合制剂能大大提高草坪草的抗寒性,施用复合肥、菌剂或二者共同使用对草坪草抗寒性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效果。单施菌剂的效果要优于单施复合肥的效果,而且菌种F,H在提高草坪草抗寒性的效果方面明显优于菌种E。复合肥与菌剂混合施用比单施菌剂或单施复合肥表现出了更好的综合抗寒效果。菌剂与复合肥在增强草坪草抗寒性方面对不同的指标表现出互补效应和不可替代效应同时存在。双因子的复合施用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全叠加效果。具体的表现主要是:单独使用菌剂处理的草坪草电解质透出率与复合肥处理差异不明显;单独使用菌剂处理的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主根长优于复合肥处理;菌剂F、H处理的草坪草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侧根数高于复合肥处理,但比菌剂与复合肥混合使用处理效果差。
梁军丁明明贾秀贞吕全张星耀
关键词:细菌制剂复合肥抗寒性草坪草草地早熟禾
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及悬浮培养被引量:25
2003年
研究了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及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印楝细胞悬浮系的建立以B5培养基,NAA2 0~4 0mg·L-1,采用直接倾倒法作为接种方法为好;基于生物量、印楝素含量和印楝素产率综合分析认为,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为B5培养基,NAA2~4mg·L-1,蔗糖30g·L-1,培养温度25℃,及根据培养容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转速和装液量。
梁军魏刚吕全贾秀贞张星耀
关键词:印楝细胞悬浮培养印楝素植物源农药
杨树SABP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克隆84K杨水杨酸结合蛋白2(Salicylic acid-binding protein 2,SABP2)基因并预测其功能。【方法】以生长至5片小叶的84K杨组培苗为材料,提取其叶和茎的总RNA。根据毛果杨SABP2基因(GenBank序列号:XM_002310718.2)的完整CDs序列,设计84K杨SABP2基因的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84K杨SABP2基因全长,然后连接到pGM-T克隆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对84K杨SABP2基因进行克隆,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序列。通过各种在线软件对84K杨SABP2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84K杨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822bp,开放阅读框789bp,编码26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84K杨SABP2与毛白杨SABP2(GenBank序列号:JQ086570.1)的同源性最高,达98%;84K杨SABP2基因位于微体中;SABP2蛋白有11个蛋白质结合位点,属于α/β折叠水解酶家庭成员中的酯酶,为亲水性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84K杨的SABP2基因,其功能与前人对草本植物中SABP2部分功能的研究结果一致。
董慧霞理永霞贾秀贞吕全张星耀
关键词:84K杨生物信息学
干旱及种内竞争胁迫对树体电指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研究结果表明,对毛白杨扦插苗干旱胁迫第3天,各处理出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树体干部阻抗升高、树体干部电容减小的变化;对照处理则在第9天出现类似变化。在种内竞争胁迫15 d后,毛白杨扦插苗高密度栽培处理的地径、苗高、树体干部电容和单位电容等指标均显著小于低密度栽培处理,而树体干部阻抗则显著高于低密度栽培处理。本研究为应用树体干部电容、树体干部阻抗和单位电容无损探测量化评价树木在干旱及种内竞争胁迫下的受害程度提供参考。
梁军屈智巍贾秀贞刘惠文张星耀
关键词:干旱胁迫种内竞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