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斐娟
- 作品数:32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被规训的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主题被引量:1
- 2008年
- 文学批评家对《不能走那一条路》主题的阐释,深刻地影响了《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到《艳阳天》的写作。在整体的社会政治文化机制的规训下,作家们都力图把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冲突纳入两条路线斗争的叙事规范中,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也就在单一主题的表现中完成了经典化的过程。
- 孙斐娟
- 关键词: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规训主题
- 文化杂糅与选择失据:农民文化重建的历史逻辑被引量:2
- 2011年
- 文化是社会行动价值和意义的阐释。中国农民自近代以来经历了政治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多重重大转变,因应这些变动的社会事实,农民群体也被动或主动建构起来了多重文化认知框架。作者认为,其中最大的三重文化板块为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新传统的革命文化以及在非完整市场经济和小农社会化背景中形成的市场文化,与之相对应的三种小农形态分别为传统小农、革命化小农和社会化小农。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考量这三种文化杂糅的具体情境,化解农民在进入现代世界中的文化选择失据困境,才能取得积极成效。
- 孙斐娟刘义强
- 关键词:农民文化
- 个体价值的追寻与革命魅惑——《花腔》再解读
- 2012年
- 李洱的《花腔》以葛任的人生经历切入革命历史,深刻地表现了个体真实的生命历程与历史叙述话语之间的错位,显示了个体在复杂乖谬的历史情境中无法主宰自身命运的生存难题和精神困境。作品用一种对话性的叙述策略重构了革命历史,消解了革命的崇高性。
- 孙斐娟
- 关键词:革命叙事《花腔》
- 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历史再叙事——论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革命历史叙事的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
- 本论文题为《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历史再叙事——论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革命历史叙事的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以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革命历史叙事为研究对象,以经典革命历史文本为参照,借助于文本细读和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着重分...
- 孙斐娟
- 关键词:后革命氛围当代小说革命历史叙事文化取向
- 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叙事的娱乐化
- 2012年
- 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下,革命历史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特征。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世俗性的英雄人物和喜剧化的场景构成了当下革命叙事的大致样态。这种书写方式成功地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心理,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 孙斐娟
- 关键词:娱乐化革命话语叙事特征后革命氛围
- 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再叙事的价值重评
- 2012年
- 在后革命氛围中,经典革命历史叙事被重写,形成了一股革命历史再叙事的风潮。革命历史再叙事受到了大众文化的明显影响,固有革命的价值理念和内在逻辑遭到不同程度的瓦解,作品呈现出表现纷繁芜杂的文化取向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尽管如此,革命历史再叙事依然有存在的必要,革命历史应该在更加开放自由的思想视野下被再次表现。
- 孙斐娟
- 关键词:后革命氛围
- 孙犁与汪曾祺小说创作内在精神特质比较
- 2012年
- 孙犁与汪曾祺的小说都通过集中塑造美好的女性形象,张扬了优美的人性,同时也不回避对悲剧人生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浸润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这些构成了他们小说的独特内涵,但他们的小说创作的内在精神特质仍存在着一些差异。
- 孙斐娟孙敏锐
- 关键词:汪曾祺悲剧意识传统文化
- 被成功规训的中国当代农村叙事——以《创业史》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的个案解读
- 2009年
- 在20世纪40-60年代出现的一批反映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农村题材小说中,《创业史》是一部取得突出文学成就,有着承上启下功能的作品。它成功建构了当代中国农村叙事的规范,对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创业史》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进行个案解读,由此探讨它在农村题材叙事模式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 孙斐娟
- 关键词:农村叙事规训《创业史》
- 革命历史的多元化书写——近年来革命历史叙事研究概观被引量:1
- 2012年
- 革命历史叙事作为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一直以来都为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学界在革命历史叙事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和方法创新,但相比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研究的日趋成熟,学界对1980年代以来有关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一些学者试图在"后革命"的视角下整合反映革命历史的作品,将其纳入同一理论框架进行阐释,但这一尝试还有待继续深入。
- 孙斐娟
- 关键词:革命历史叙事后革命当代文学
- 199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叙事中的英雄人物塑造被引量:1
- 2012年
- 在199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叙事文本中,阶级对立的观念被淡化,英雄人物的刻画也变得灵活多样,英雄人物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在作品中呈现出某些世俗化和大众化的特征,已明显打破了既往革命历史书写的政治纯粹性。
- 孙斐娟
- 关键词:革命历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