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于和
- 作品数:42 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甘薯中清除不同自由基的活性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对甘薯中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两类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甘薯中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45 mL/g,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2.5 h;甘薯中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35 mL/g,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3.0 h。在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各提取因素对活性物质羟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各因素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在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各提取因素对活性物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各因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
- 张志雯秦素平陈于和乔亚科武宝悦
- 关键词:甘薯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物质优化设计
- 陆地棉抗虫品种不同年份间农艺性状的比较
- 2006年
- 笔者对3个陆地棉抗虫品种在两年间的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性状年份间表现基本一致,而纤维品质性状差异较大。新棉33B在3个抗虫棉品种中产量性状表现最好。品种与年份的互作极为显著,2002年新棉33B在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棉所12号,而在2003年则与对照品种产量相当。JS166在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等性状上两年间表现均较好,2003年还有较低的蕾铃脱落率。99035两年间在产量性状上与对照相比略有提高,但差异并不明显。所有3个抗虫棉品种2002年的纤维品质指标与对照相当,而2003年纤维长度和纤维整齐度明显高于对照。
- 陈于和秦素平王文颇林小虎王洪刚
- 关键词:陆地棉抗虫棉农艺性状
- 显性无腺体基因在不同陆地棉遗传背景下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 1998年
- 利用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研究了显性无腺体基因在3种不同陆地棉遗传背景下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性状上显性无腺体的作用方式相似,但遗传背景与腺体类型的互作效应在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纤维伸长率上差异显著,显性无腺体基因在3种遗传背景下对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在衣分、籽指、衣指、纤维伸长率等性状上表现多效性。
- 秦素平陈于和毕艳娟王桂玲
- 关键词:陆地棉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
- 一个新小麦不育材料的形态特征及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对一个新小麦不育材料(代号:01-76)的植株形态特征、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76"开花时颖壳张开持续时间较长,花粉粒表现不育;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正常,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异常,中期I出现染色体易位、后期I出现染色体落后、未期Ⅰ和末期Ⅱ出现染色体落后及多极分布现象,末期Ⅱ出现了三分体、五分体、七分体、八分体等。"01-76"自交结实率为零,但异交结实率较高,为68.5%~74.0%。说明该不育材料的不育性是由减数分裂异常引起的。
- 秦素平张志雯董洪平安倩陈于和
- 关键词:小麦不育性形态学细胞学
- 改革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为适应现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同时具有将知识和能力相互融合的素质,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而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
- 董超华杨晴陈于和东方阳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综合性设计实验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撰写论文
- 陆地棉显性无腺体品系与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Ⅲ.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的相关被引量:1
- 1998年
- 以7个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系和4个常规品种为材料,按NCⅡ设计,对28个组合的F1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明显优势,28个组合所研究的15个性状全部具有中亲优势,6个性状具有高亲优势,4个性状具有竞争优势;杂种F1各性状的竞争优势分别与父本、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平均值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而以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平均值与竞争优势的相关最密切且稳定。
- 陈于和秦素平张天真张天真
- 关键词:陆地棉显性无腺体杂种优势配合力棉花
- 转基因抗虫棉与抗逆有关的生理特性
- 2011年
- 为了确定转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分别对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17和新棉33B以及常规棉品种DGL99102和中棉所12号的幼苗期的POD活性、SOD活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MDA含量、光合色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在同样生长条件下其POD和SOD活性均高于常规棉,并且其MDA含量低于常规棉,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常规棉,转基因抗虫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和代谢活跃性均高于常规棉,但其光合色素含量与常规棉间的影响规律不明显。
- 张志雯秦素平陈于和任学芬
- 关键词:陆地棉转BT抗虫棉生理指标
- 秋水仙素对黑麦有丝分裂及多倍体诱导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6年
- 本文研究了秋水仙素在不同浓度(0.01%、0.05%、0.10%、0.15%、0.20%)和不同处理时间(12、24、36、48、60和72h)对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中期分裂指数、细胞加倍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使黑麦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观察到的细胞内染色体数有14、28及56条不等;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细胞的中期分裂指数最大,达到0.202%,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36h,细胞加倍指数最高,达到0.096%。
- 陈于和秦素平林小虎董超华东方阳
- 关键词:黑麦染色体秋水仙素
- 陆地棉显性无腺体品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被引量:9
- 1997年
- 以7个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系和4个常规品种(系)为材料,按NCI设计,对28个组合的杂种F1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明显的优势,28个组合所研究的15个性状中全部具有中亲优势,6个性状具有高亲优势,4个性状具有竞争优势;配合力分析的11个性状中,株高、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而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和子指等性状同时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显无073是丰产的显性无腺体品系,而显无260是较好的优良品系,组合显无073X泗棉2号在重要性上表现较好。
- 陈于和唐灿明周兆华张天真潘家驹靖深蓉袁有禄
- 关键词:棉花杂种优势杂交配合力
- 部分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及产量通径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以3个陆地棉抗虫品种和3个常规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差异,并对产量相关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在所考察的19个性状中,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单株果节数、蕾铃脱落率、籽指、衣指、黄度和反射率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转基因棉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重、衣分、籽指和衣指显著高于常规棉品种,但转基因棉与常规棉品种间纤维品质无明显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是转基因棉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衣分和单株铃数则是常规棉品种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 秦素平陈于和周丽艳
- 关键词:通径分析常规棉转BT基因棉农艺性状单株铃数蕾铃脱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