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民

作品数:39 被引量:371H指数:8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城市
  • 5篇城镇化
  • 4篇新经济
  • 4篇新经济地理
  • 4篇新经济地理学
  • 4篇新型城镇化
  • 4篇经济地理
  • 4篇经济地理学
  • 4篇城市群
  • 3篇户籍
  • 3篇公共
  • 2篇农民
  • 2篇农民工
  • 2篇区域规划
  • 2篇区域经济
  • 2篇中心城
  • 2篇民工
  • 2篇公共投资
  • 2篇扶贫
  • 2篇扶贫开发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2篇宏观经济研究...
  • 11篇国家发展和改...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商务部国际贸...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家发展改革...
  • 1篇中国电子信息...

作者

  • 34篇李爱民
  • 11篇孙久文
  • 3篇欧阳慧
  • 2篇刘保奎
  • 2篇刘保奎
  • 2篇年猛
  • 2篇高国力
  • 2篇滕飞
  • 2篇刘保奎
  • 1篇夏文清
  • 1篇李姗姗
  • 1篇王垚
  • 1篇邹一南
  • 1篇黄征学
  • 1篇彭芳梅
  • 1篇赵霄伟
  • 1篇黄征学
  • 1篇刘保奎
  • 1篇王海龙
  • 1篇高国力

传媒

  • 4篇开发研究
  • 3篇中国物价
  • 2篇宏观经济研究
  • 2篇中国经贸导刊
  • 2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开放导报
  • 1篇经济纵横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发展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城市
  • 1篇改革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先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龄化对中国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峻,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基于CSS(2017)的居民调查数据,采用半参数可加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老龄化对中国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和消费结构密切相关,年轻家庭居民消费支出高于老年家庭,在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方面,老年家庭支出低于年轻家庭和混合家庭。基于可加的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家庭老龄化给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带来负的影响;在消费的各分项支出中,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
戴明锋李爱民
关键词:老龄化居民消费支出消费结构
促进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的空间发展策略被引量:4
2017年
东北地区面临地缘区位上的先天劣势、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下降、区域政策优势不明显等空间发展困境。应从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两大城市群、加强与京津冀及环渤海合作、优化内部空间关系和培育增长新空间等方面促进东北地区的新一轮振兴。
刘保奎李爱民
冀晋蒙交界地区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省际交界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远离省域中心城市,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区域,既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冀晋蒙交界地区毗邻京津冀地区,随着国家三大战略支撑带的地位提升,该地区作用日益凸现,如何坚持问题导向,紧抓发展机遇,增强三地合作,全面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李爱民刘保奎王海龙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促使区域格局由聚集到分散的重要力量。分散均衡使稳定性均衡成为可能,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遵循"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的演进机制,并沿着类似"8"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了广阔愿景。
李爱民孙久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制造业发展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和城镇化战略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主题,学者们提出了形式多样的观点,但将区域与城市结合进行研究,并形成精准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还比较少见。200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总体呈现分散发展的趋势,但部分行业集中化程度依然较高,区域分化较大,中部地区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集中区域。从城市发展来看,制造业各类型城市间差异突出,有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的趋势。各个区域对应着不同的城市发展重点,不存在共通的城市发展道路,城镇化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实现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的精细化、多样化。
李爱民刘保奎
关键词:城市发展
东北地区城市群发展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东北地区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的,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目前东北地区城市群是由"三大两小"五个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群组团。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城市群发展,需要强化轴带引领作用,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为此,需要在构建体制机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监测评估和奖惩等方面着力,提高经济集聚度,提升区域竞争力,夯实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空间基础。
高国力黄征学滕飞李爱民
关键词:分工合作
户籍管制、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被引量:28
2013年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面临两难政策选择:放开户籍管制所产生的农民工市民化效应将促进城市发展,但同时产生的公共服务拥挤效应也将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运用2005~201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放松户籍管制,对小城市的发展具有正的净效应,而对大城市的发展具有负的净效应;规模较大的城市倾向于加强户籍管制,而加强户籍管制又提升了大城市的规模潜力,使其规模进一步增大,即大城市户籍管制具有自我强化特征。户籍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中小地级城市,前提在于促进中小地级城市发展,缩小与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邹一南李爱民
关键词:户籍管制城市发展城市化
我国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与趋势研判被引量:19
2020年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呈现新的特征。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和“两横三纵”城市发展轴带集聚人口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发展呈现分化状态,成长型与收缩型城市并存,这些构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交通、产业、开放、生态、城乡融合等成为影响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新变量,对城镇化空间形态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取代包昆通道,形成“新两横三纵”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群、都市圈是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的重点。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将为城镇化空间形态变化注入新动力。“十四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城镇化空间形态将更加多元、开放、均衡、高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高国力刘保奎李爱民窦红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内陆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农民工落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河南省洛阳市的调研
2017年
内陆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在洛阳的调研发现,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对城市的公共服务、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十分向往。然而,农民工落户意愿被落户的困难"挤压",受"玻璃门"阻隔,并受城镇稳定就业、住房、教育、社保及农村土地权益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多数农民工心存顾虑、观望犹豫。未来应因需制宜改进政策供给,让农民工进得来、留得下、回得去、有保障,全面提高农民工的落户意愿。
刘保奎滕飞李爱民
新时期扶贫开发总体思路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我国贫困现状和贫困县集中连片分布情况,本文提出将"地区繁荣"和"人民富裕"相结合的扶贫开发总体思路,将城镇化和代际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点,短期扶助和长期脱贫相结合,融开发式扶贫、保障式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综合扶贫体系。
李爱民孙久文
关键词:扶贫开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