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越
- 作品数:51 被引量:289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期后前路联合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式。方法对72例接受一期后前路联合减压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术后症状、体征的改善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平均JOA评分由手术前的(9.7±1.31)分提高至手术后的(14.3±1.72)分,手术效果优良率为73.6%。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颈椎后、前路减压手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方式。
- 徐思越贺西京李浩鹏张廷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手术入路
- 后路椎体截骨撑开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
-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楔形椎体截骨撑开植骨、跨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6月~2008年5月以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跨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26...
- 王栋贺西京李浩鹏张建徐思越杨平林王国毓
- 关键词:脊柱后凸陈旧性骨折截骨
- 文献传递
-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脊柱畸形
-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手术矫正策略和方法,并对手术矫正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
- 贺西京曹凯李浩鹏徐思越
- 关键词:后路半椎体切除椎间融合短节段内固定
- 文献传递
- 鼻嗅组织移植对损伤脊髓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通过嗅固有层组织移植于脊髓损伤模型,评价其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性与方法。方法成鼠胸段脊髓横断后,分别置入4~6片嗅黏膜固有层组织与培养基,手术后6周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与电生理观察。结果嗅组织在异体脊髓内存活并与宿主组织融合,再生神经纤维穿越宿主-移植物界面进入移植区,细胞沿特定路线辐射,SEP示P1,N1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对照组未见再生轴突。结论嗅组织改变了宿主的再生环境并促进脊髓轴突再生。
- 刘中浩贺西京李浩鹏吕惠茹王栋徐思越
- 关键词:脊髓损伤免疫组织化学电生理再生神经纤维轴突
-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青少年脊柱矫形术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05年
- 李浩鹏贺西京陈君长王栋徐思越袁国莲赵龙柱
- 关键词:诱发电位监测脊柱矫形HARRINGTON青少年脊髓监护
- 骨科实习手术与操作简明手册对骨科实习教学的影响
- 为促进和改善骨科实习教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进行骨科实习手术与操作简明手册的编写和应用。本手册内容严谨真实可靠,轻松幽默,简明易懂,图文视频并茂,贴近操作和手术实际,以培养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导向。结果显示,该...
- 张廷蔡璇徐思越李浩鹏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的选择和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和手术的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40例近几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JOA评分法对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其改善率和优良率;分析病程、患者年龄、病情程度及不同术式与改善率的关系。结果77.5%(31/40)的患者进行了前路手术,手术的改善率为(67.21±14.08)%,优良率为90.3%;17.5%(7/40)的患者进行了后路手术,手术的改善率为(64.03±7.07)%,优良率为100%,前路和后路手术的改善率无显著差别;仅有5%(2/40)的患者进行了前后路联合手术,改善率为66.7%,优良率为100%。不同年龄与病程的患者的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病情的加重,改善率和优良率均下降,其中病情中度组与重度组的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可以提高CSM患者的JOA评分,获得较高的改善率与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病情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
- 柳嘉贺西京张莉李浩鹏王栋徐思越兰宾尚吕惠茹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JOA评分前路手术后路手术手术疗效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1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围手术期处理要点及技术特点。方法:对11例(11膝)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10例为甲型血友病,1例为乙型血友病。于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情况。结果:11例(11膝)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优6膝,良4膝,尚可1膝。术前术后HSS总分及分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炎能够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 张廷徐思越李浩鹏贺西京臧全金
- 关键词:血友病
- 门奇静脉断流加大网膜腹壁固定、大隐静脉分流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50只SD大鼠分为三组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实验组:行断流+门静脉主干缩窄+大网膜腹壁固定术(20只);术后2W腹壁静脉曲张明显的大鼠加行腹壁曲张静脉-大隐静...
- 徐思越
- 关键词:联合手术大网膜大隐静脉
- 文献传递
- 后路椎体截骨撑开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楔形截骨撑开植骨、跨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6月-2008年5月以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跨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均为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病例,病程时间平均12.6年,平均24.2(16~45)岁,后凸角均>40°(平均46.4°±3.5°),均有长期腰痛病史,合并神经症状16例。18例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椎弓根钉棒系统跨节段加压固定矫形,8例患者应用截骨面前方撑开式植骨纠正后凸畸形。将手术前后患者X线片后凸Cobb’s角比较,统计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2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4.6个月),术后后凸Cobb’s角明显改善,矫正角度幅度平均达86.45%±4.56%。1例患者术后出现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结论]该方法术中即可改善后凸畸形,对于畸形矫正幅度满意;椎体前方撑开式植骨可减少脊柱加压短缩,降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 王栋刘增霞贺西京李浩鹏徐思越杨平林王国毓
- 关键词:脊柱后凸陈旧性骨折截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