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琪
- 作品数:33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油气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叠后三维地震资料,以叠后三维地震资料的地震解释层面为时窗,建立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对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灰度计算,获得灰度数据体;根据灰度数据体,对叠后三维地震...
- 于亮亮刘宝鸿刘志江张高庚琪刘飞毕二刚苑晓娇刘东旭郭嘉丽仇劲涛倪唯一陈星州王一鸣王乔陈俊杰
- 文献传递
- 粗面质火山碎屑岩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粗面质火山碎屑岩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火山岩与沉积岩的预设差异特征,在目标区域的时频电磁资料对应的时频电磁剖面上区分所述火山岩与沉积岩;应用区分所述火山岩与沉积岩后的时频电磁剖面和预...
- 李晓光单俊峰张斌庚琪郭强王建飞尹宜鹏蓝阔杨永亮杨帆刘飞毕二刚徐琛琛席文艳高伟强
- 文献传递
- 牛心坨古潜山油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岩心分析资料,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牛心坨古潜山进行研究.牛心坨潜山岩性复杂,构造裂缝发育,为裂缝型块状油藏.从油源、生储盖的组合关系、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古潜山油藏成藏的控制因素,建立了该潜山...
- 杨永亮闫军生庚琪
- 关键词:古潜山油藏成藏模式
- 文献传递
- 一种深层火成岩体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层火成岩体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工区的地震相特征;根据所述地震相特征建立所述工区的地震相识别图版;获取所述工区的频谱分析;根据所述频谱分析确定所述工区的高亮体值差异;获取所述工区...
- 王明超王建飞韩宏伟周铁锁 孙新宇 尹宜鹏伍泽云王一鸣 苑晓娇杨帆 高伟强 李虹烨庚琪
- 浅析断层区开发中的静态影响因素的探讨
- 2015年
- 断层区油藏构造复杂,砂体发育非均质性强,长期的注水开发使得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因此,特高含水期的二类油层上返以及三次加密井的布署,应在充分考虑断层区开发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基础上,动静结合,精雕细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断层区潜力。
- 庚琪
- 关键词:油田开发断层高含水加密井剩余油
- 玄武岩流动单元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玄武岩流动单元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其中,上述方法包括:基于玄武岩井段获取不同随钻井深度变化下的特征元素质量参数,其中所述特征元素包括Na元素和K元素;基于所述特征元素质量参数之间的特...
- 庚琪郭强韩宏伟王建飞周铁锁伍泽云杨帆王一鸣苑晓娇庞文婷滕野尹宜鹏王明超
-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对比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本文从建模的目的和步骤入手,对比研究FCM,Petrel,RMS,FastTracker,Gocad这5种地质建模软件的特性和每种软件的建模流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这几种地质建模软件特点对比表。
- 杨永亮庚琪
- 关键词:地质建模粗化
-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被引量:2
- 2016年
- 按照成岩方式—化学成分—结构+矿物等岩性三级分类原则,识别出5大类23种岩性;根据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和特征岩性,将岩相划分为6相16亚相;按成因将火成岩储集空间分为7种类型9种亚类。通过研究认为岩性、岩相是影响火成岩储层储集性能乃至含油气性的主要因素。火成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烃源岩、储层、构造运动;成藏模式有构造成藏模式、岩性成藏模式、构造—岩性成藏模式3种。通过对火成岩岩性、岩相、储层、成藏的研究,为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今后的勘探部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庚琪
- 关键词:火成岩储层岩性岩相主控因素成藏模式辽河盆地
- S盆地潜山油气运聚机制及成藏模式
- 2019年
- S潜山油气运移输导通道主要是由不整合面、断裂和裂缝系统构成的,潜山顶面由断裂和不整合面构成的油气运移输导通道是潜山顶部基岩风化壳油气藏形成的油气输导通道,潜山内幕断裂和裂缝系统构成的垂向运移输导通道是潜山内部破碎带或裂缝油气藏形成的油气输导通道。区内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基岩潜山在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风化剥蚀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复合式油气输导体系,使得油气沿连通油源的深大断裂和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潜山圈闭,形成潜山油气藏。油气成藏模式主要有2种:潜山顶部风化壳油气藏为新生古储新盖型;潜山内幕油气藏为新生古储古盖型。
- 庚琪
- 关键词:裂缝成藏模式
- 海外大型油田油气过渡带数值模拟研究及开发实践——以哈萨克斯坦K油田为例
- 2024年
- 通过探讨气顶油藏屏障注水提高开发效果的机理,对气顶油藏屏障注水运移规律、实现油气分隔及压力拟合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证明了气顶油藏在油气界面处建立注水屏障,可以防止油气互窜。模拟结果表明,当注水屏障形成初期,注入水分别向气顶和油环流动,补充了油区和气区的地层能量,既有效抑制了气顶膨胀,又减缓了油气界面运移速度,降低了油井生产气油比。当注水屏障形成后,注入水切断油区与气区的通道,保持了油气区之间的压力平衡和产量稳定,提高了油气过渡带的稳定性和整个油田的采出程度。通过优化气顶油环屏障注水参数,结合哈萨克斯坦K油田气顶油藏的开发实践,优选出注水井距离油气边界150 m,注水井井距400 m,采油井井距200 m的注水屏障方案,既保证了油气缓冲区合理开采,还能充分利用气顶能量,该方案在矿场实践中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 杨永亮曹光胜张远健庚琪冉雪玲
- 关键词:气顶油藏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