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鸿
- 作品数:22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贵州喀斯特地貌下的水稻旱灾损失评估被引量:1
- 2019年
- 为农业救灾和水稻气象保险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逐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贵州省34个县的水稻产量数据,构建喀斯特地貌下的水稻逐日干旱指数以及减产率模型,分析典型干旱年份水稻不同生育期累积干旱指数与减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典型干旱年份水稻累积干旱指数与减产率关系模型均通过0.05的置信度检验;水稻抽穗扬花期,累积干旱指数在一5以下减产率达30%以上;水稻灌浆成熟期累积干旱指数在一10以下减产率达30%以上。利用不同生育期的累积干旱指数可以准确评估贵州各地水稻的干旱损失。
- 胡家敏胡家敏张波古书鸿
- 关键词:水稻干旱指数
- 勐腊县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勐腊县1957—2011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倾向率和保证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勐腊县近55 a雷暴的气候趋势、时空分布特点及不同保证率下的雷暴初终日期.结果表明,勐腊县各月均有雷暴发生,雷暴日数发生最多是4—10月,占全年的90.2%.勐腊县年雷暴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减幅最明显的是夏季和秋季,每10 a的雷暴日数减少4 d左右.勐腊县雷暴初日有退后的趋势,80%保证率的雷暴初日日期是1月12日,终日日期是12月16日,5%保证率的雷暴初日日期是3月19日,终日日期是10月7日,50%保证率的雷暴初日日期是1月31日,终日日期是11月13日.
- 杨竹云孙亚林古书鸿谷晓平严华生谭礼祥
- 关键词:雷暴气候趋势保证率
- 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气候效应研究
- 2019年
-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南方突出的生态问题,开展石漠化气候效应研究,有助于对石漠化过程中气候作用的辨识.运用野外观测与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气候变化与生态模拟,开展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气候效应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加剧,使得石漠化区域降水的变率加大、地面温度上升、温度日较差大、地面相对湿度下降、陆面蒸发量增加、近地层大气不稳定性的增加,进而使该地和周边地区发生干旱和洪涝的概率明显增加.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草地植被NPP年变化与降水年变化趋势相一致,森林、草地植被NPP年变化与温度变化趋势相一致,近年以来,由于干旱频率增加,森林、草地植被NPP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
- 于飞于飞谷晓平古书鸿
-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气象观测气候效应生态系统
- 界限内积温在三穗农业热量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2013年
- 该文基于界限内积温研究方法,分析了三穗县积温表征的热量资源在年内各旬及其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喜凉和喜温作物的适宜积温和适宜生长时段等。通过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三穗农业热量资源,为合理安排周年生产,做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 杨光建古书鸿
- 关键词:热量资源
- 基于GIS的威宁县烤烟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被引量:7
- 2014年
- 为在 GIS 平台下实现威宁县烤烟种植的精细化气候区划,指导威宁县烤烟种植和合理布局,应用 GIS 技术,采用空间插值和构建模型的方法对威宁县烤烟生长期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并利用威宁县烤烟试验品质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各气象要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影响威宁县烤烟品质和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春旱影响烤烟的正常移栽。采用7~8月平均温度、5月降水量和6月日照时数作为分区指标,对威宁县烤烟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分区表明,35个乡镇均有适宜种植的烟地,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2300 m 以上的高、中山地区,该结论与当前种植状况基本吻合。
- 莫建国古书鸿李洪勋
- 关键词:烤烟气候区划
- 贵州铁皮石斛生长气象条件分析与气候品质认证——以安龙为例
- 2025年
- 基于贵州省安龙县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坡脚乡自动气象站的温度、日照及降水等气象资料,分析2021年气候条件对铁皮石斛种植的影响。通过研究贵州省黔西南地区铁皮石斛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确定影响品质的主要气候条件及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安龙县年平均气温14.4~16.2℃,最热月平均气温20.8~23.0℃,最冷月平均气温6.5℃,年平均无霜期308 d,年平均降水量1184.0 mm,年日照时数1571.0 h。结合各物候期干旱、冰雹、暴雨、倒春寒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安龙县内生产的铁皮石斛的气候品质等级进行认证,综合铁皮石斛适宜性、当年天气气候状态及种植环境3个方面评价2021年度安龙铁皮石斛等级为优。
- 陈芳左晋刘宇鹏杨世琼李慧璇刘轩铭古书鸿
- 关键词:铁皮石斛气象条件气象灾害气候适宜性
- 基于隶属度函数分析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区划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明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为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全省挖掘各地气候资源引种和调整产业结构。【方法】以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铁皮石斛为材料,考察其生长量和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选取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7月最高温、≥10℃积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9个气候因子作为区划指标,分析其与铁皮石斛生长量和有效成分的相关性,建立铁皮石斛有效成分与气象因子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确定影响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区划指标及其权重,利用ArcGIS对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铁皮石斛茎、叶平均含水率分别为65.98%、67.06%;茎长12.07~17.83 cm,基茎粗3.01~5.56 mm;生物碱含量为0.22~0.31 mg/g,平均0.28 mg/g;多糖含量为22.79%~39.02%,平均30.25%;总氨基酸含量为11.54~24.71 mg/g,平均16.66 mg/g。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7月均温、7月最高温呈正相关,即在一定适宜范围内,随着7月温度升高,多糖含量逐渐增大;生物碱含量与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7月最高温和≥10℃积温均呈正相关;总氨基酸含量与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和≥10℃积温呈正相关;降水量与铁皮石斛生物碱含量呈负相关,与多糖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及茎长、基茎粗呈正相关;相对湿度与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与生物碱含量及茎长、基茎粗呈负相关;日照时数与茎长、基茎粗呈正相关,增加日照时数有利于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贵州铁皮石斛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论】贵州最适宜发展铁皮石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及北部局地;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南部、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基本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中�
- 陈芳左晋聂琼胡家敏刘宇鹏古书鸿
- 关键词:铁皮石斛多糖生物碱生态适宜性区划
- 基于CERES-Rice模型分析黔中高原水稻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 2011年
- 将贵州省花溪站2004-2005年的气象资料以及同期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水稻种植田间试验资料输入作物模型CERES-Rice,通过校准和验证获得贵州水稻品种黔两优的遗传参数,利用1962-2006年的气象资料动态模拟该品种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44a来,在黔中高原春、夏季气温略有下降和秋季气温略有增加的气候背景下,水稻模拟产量下降趋势不显著;模拟的水稻开花期有一定的稳定性;分期播种的模拟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当前水稻的播种期合适,同时可适当提前以规避秋风等自然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胡家敏林忠辉向红琼徐永灵古书鸿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稻
- 贵州不同产地冬荪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被引量:5
- 2023年
- 为系统全面地分析贵州冬荪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以4个产地冬荪干品为材料,测定其氨基酸、矿质元素、灰分、脂肪、粗纤维和总糖含量,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蛋白质品质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冬荪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冬荪中N、P、K和Ca、Cu、Fe、Mg、Zn 8种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18.70~22.45、3.55~4.83、29.63~39.64g·kg^(-1)和508.64~686.89、12.37~17.54、92.30~497.54、1.55~1.98、24.84~51.61 mg·kg-1;灰分、脂肪、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分别为5.83%~6.27%、0.83%~1.49%、0.25%~0.47%、28.92%~34.90%。不同产地冬荪均含有被检测的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24%~5.55%,总氨基酸含量为10.70%~12.93%,以上指标都以德江产的冬荪最高。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赖氨酸是冬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4个产地冬荪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大于1,可作为优质蛋白源,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表明,德江产冬荪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德江产冬荪综合得分最高,品质最佳。研究结果为贵州省冬荪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刘宇鹏陈芳古书鸿王芳
- 关键词:营养成分主成分分析
- 气候条件对黔北地区辣椒产量的影响与气象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明影响黔北地区辣椒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关键时段以及气象条件对黔北地区辣椒产量的影响强度,为黔北地区辣椒生产决策、气候影响评估和产量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产量分离方法和数理统计对影响黔北地区辣椒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关键时段以及关系进行研究;并以播州区为研究区,研究辣椒气象产量预测模型。【结果】6月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越高,越不利辣椒产量形成;8月下旬至9月中旬的最低气温为产量的限制性因子,最低气温越高则产量越高。在日较差大于8.5℃的情况下,随着日较差的增大,辣椒产量呈缓慢增加趋势。6月下旬的降水量为辣椒生长的水分限制因子,降水量增多则产量增高。4月中旬至5月上旬、6月中旬至下旬的日照时数与气象产量呈负相关。播州区辣椒气象产量预测模型为Y_(w)=-40.836T_(6月中旬至下旬)+40.644T_(8月上旬)-106.159。【结论】黔北地区气象条件对辣椒产量影响程度达±50%左右。不同区域气象条件对辣椒产量影响的关键时段不同,播州区气候条件影响的关键时段在中后期。辣椒生长中期,温度与辣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除播州区6月下旬降水量限制辣椒生长外,大部分县市区降水均能满足辣椒生长需要;日照时数对辣椒产量的影响呈前期为正,后期为负。
- 胡家敏胡家敏于飞于飞
- 关键词:辣椒产量气象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