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永达

作品数:165 被引量:1,294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3篇经济管理
  • 25篇政治法律
  • 15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领导力
  • 10篇金融
  • 10篇经济增长
  • 9篇倾销
  • 9篇比较优势
  • 8篇反倾销
  • 7篇干部
  • 6篇政府
  • 6篇农业
  • 6篇企业
  • 5篇对外贸易
  • 5篇中国经济
  • 5篇日本经济
  • 5篇国际经济
  • 4篇银行
  • 4篇知识产权
  • 4篇产权
  • 3篇政治
  • 3篇知识
  • 3篇生产函数

机构

  • 148篇清华大学
  • 12篇吉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 1篇中国国际广播...

作者

  • 160篇于永达
  • 10篇荣飞
  • 8篇郭沛源
  • 6篇于君博
  • 5篇贺贵才
  • 5篇战伟萍
  • 5篇陆文香
  • 4篇吴金希
  • 4篇苑全玺
  • 4篇谢敏
  • 3篇张淼
  • 3篇金标
  • 3篇吕冰洋
  • 3篇舒志彪
  • 3篇王浩
  • 3篇陈源
  • 3篇谢安世
  • 3篇林玮
  • 3篇汪滨
  • 2篇郭玮

传媒

  • 8篇人民论坛
  • 8篇中国行政管理
  • 7篇全国商情
  • 6篇改革
  • 6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国际经济合作
  • 4篇领导科学
  • 3篇科技进步与对...
  • 3篇上海经济研究
  • 3篇日本学刊
  • 3篇现代管理科学
  • 3篇现代日本经济
  • 2篇世界经济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世界农业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要素积累、效率提高还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被引量:27
2008年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同时受经济转轨、新古典式增长和二元经济结构三方面影响,通过发展战略转变、产权改革、技术模仿、价格市场化等因素,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三方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角度出发,运用非参数方法对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中这三方面作用进行分解,从而说明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
吕冰洋于永达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转轨技术进步
西方经济管理纵论
1994年
在西方世界中,对经济管理的解释多种多样,其中微观经济学界有人主张:经济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其它经济管理,如政府经济政策等都是为微观企业管理服务的,属于企业的社会管理部分.这种观点对我国也有影响.80年代初期,我国有人在介绍西方国家经济管理时,就仅介绍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企业是社会经济供给的源泉和基地,同时又是重要的社会需求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应是社会经济管理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核心体,其它部分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脱离企业管理不能独立.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鼻祖之一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里,企业管理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其后,大卫·李嘉图、詹姆斯·穆勒、约翰·雷姆赛、麦克库勒赫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对企业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特别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罗的理论就更值得重视.泰罗的科学管理也称工业工程,它把时间分析、动作分析、职能分工与物质刺激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以追求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标.泰罗的科学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完成,企业有了自由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起,资本家再也不能象以往那样无限制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和无限制地提高劳动强度;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唯一巧妙?
于永达
关键词: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西方经济中观经济
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东北振兴战略研究的整合被引量:3
2006年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增长研究领域里取得的最近一次重大理论突破的成果。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引进“企业家精神”资本来解释后工业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机制的思路,从理论上为东北振兴战略研究的整合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出更具说服力和可行性的东北振兴方案提供支持。
于永达于君博
关键词:东北振兴战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美国贸易偏导:对华木质家具反倾销被引量:4
2004年
于永达钱海峰
关键词:木制品对外贸易
基于集聚优势视角的资源诅咒现象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非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限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国际经济学界一直在寻找其中的传导机制,并形成了若干不同的观点,有的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有的认为是因为荷兰病所致,有的则认为是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还有人认为是丰裕的自然资源引发了寻租和腐败。笔者则是另辟蹊径,运用集聚优势理论,从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生产优势、金融优势和战略优势的影响入手,全面地解释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自身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而丰裕的自然资源又使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丧失,从而降低了生产优势;丰裕的自然资源又通过汇率的变化使金融优势变弱;丰裕的自然资源还影响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战略、政治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从而使战略优势降低。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三大优势的影响,降低了该国或地区集聚优势的能力,抑制了经济增长,从而产生资源诅咒现象。笔者还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避免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
于永达王智辉
关键词:资源诅咒
日本物价宏观管理体制
1987年
战后,日本政府在物价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引起了各国的关注。日本政府之所以在物价控制方面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是较早地建立并逐步完善物价宏观管理体制。日本物价宏观管理体制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一、建立和完善物价宏观管理组织系统日本现在的物价宏观管理组织体系,是在改革战后初期统制物价组织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1946年,日本为克服物价秩序混乱、通货膨胀恶性发展的局面。
于永达
关键词:秩序混乱日本政府日本经济价格机制产品价格消费者
从市场与环境变迁看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被引量:4
2004年
市场变迁和环境变迁是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现代物流市场与环境的变迁对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现代物流市场的特点为(1)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迅猛;(2)第三方物流企业尚待发展;(3)入世引起市场结构的变迁。我国现代物流环境的特点为:(1)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结合;(2)区域发展不平衡;(3)标准化与公共信息平台滞后;(4)过渡阶段的资源整合不足。 通过对我国现代物流市场和物流环境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物流的发展战略:(1)政府适度调控;(2)市场主导发展;(3)发展第三方物流;(4)促进标准化与公共信息平台建设;(5)重视过渡阶段的资源整合;(6)选择重点地区与示范项目;(7)制定应对入世的物流策略。 要将物流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真正促进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制定具体的战略举措。政府、示范工程、企业是不同层次物流发展的主体,在市场上扮演不同角色,其战略举措也各不相同。本文最后从这三个层次分别指出发展物流的相应举措。
于永达郭沛源刘立高佃恭滕光进
关键词:环境变迁第三方物流市场物流环境物流发展战略公共信息平台
托宾税:国家还是国际?被引量:3
2011年
托宾税作为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导致的危机以及实现全球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措施,自提出至今并未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实施过。但作为提高资本流动成本的有效手段,"准托宾税"已在个别国家付诸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试图通过南非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外汇管制措施和限制性汇率制度的发展历史来考察国家托宾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引入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来提炼托宾税制度的设计原则。进一步的,基于对"准托宾税"制度的分析,本文认为国家间协议难以达成、税基和税率难以确定等5个因素导致了国际托宾税的难产。
陈源于永达
关键词:托宾税
浅议政府在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遭受国外反倾销案例的分析 ,结合对国际反倾销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探讨了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制裁的诸多原因。文章指出 ,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将是中国经济走出去过程中所不得不长期面对的严峻问题。最后 ,作者提出了政府在规避国外反倾销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吴金希于永达
关键词:反倾销对外贸易出口秩序外贸经营权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评析被引量:5
2002年
一、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概况 1.制造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制造业作为美国国民经济的核心构架和国家城市化的基本驱动力,为美国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基本的发展条件.
滕光进于永达
关键词:制造业竞争力核心能力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