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医院
- 作品数:4,753 被引量:9,916H指数:24
- 相关作者:张析哲周琪王德芝孙义宋健楠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大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 2006年
- 张玲玲吕洪章宋玉勤
- 关键词:咯血介入栓塞联合栓塞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实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患者的观察,总结了心理、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介入治疗30例,成功30例,成功率100%。结论: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心病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是先心病有效的、最佳的治疗方法。
- 李红霞
-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
-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者,除外幽门螺杆菌(HP)(+)的糜烂性胃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4周,对照组用胶体果胶铋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胡彦飞
- 关键词:康复新液胶体果胶铋埃索美拉唑慢性糜烂性胃炎
-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比较诊断效果。方法共计选取56例患者入组,疾病类型是冠心病,均经过冠脉动脉造影确诊,均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2种检查方法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对比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各项临床数据。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ST段压低、ST段压低时心率、缺血持续时间、阵次明显更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更佳,临床优势诸多,可长时间连续监测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状态下的心电活动,可准确反映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程度,可准确分析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诱发因素、昼夜节律、心律失常及心律变化等。
- 国艳艳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 强调呼吸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 2021年
-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的疾病特点,评价强调呼吸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干预前后的呼吸肌肌力、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最大呼气压(PEmax)、最大吸气压(PI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调呼吸训练辅助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呼吸肌肌力改善,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
- 姚智超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综合康复治疗呼吸肌肌力下肢运动功能
- 循证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与分析循证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期间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在治疗期予以循证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予以循证护理联合叙事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评估)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患者SCL-90、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SAS及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患者VA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参照组,而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期间负面情绪、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李媛
- 关键词:循证护理妇科恶性肿瘤心理状态
- 喉罩辅助置入喉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喉罩辅助置入喉镜,包括镜片体,镜柄体,显示屏;所述镜片体与镜柄体通过横梁相连,显示屏与镜柄体相连,所述镜片体包括镜片部、及形成于镜片部末端并与所述横梁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镜片部为圆弧状,镜片部的前端为圆...
- 梁晓东张析哲孙义周琪宋健楠李海波
- 腹部B超和阴道B超联合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采取腹部B超和阴道B超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16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患者均实施腹部B超检查、阴道B超检查,观察比较患者经腹部B超检查、阴道B超检查、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的诊断确诊率。结果 116例患者经临床手术以及病理证实:黄体囊肿破裂患者1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12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1例,异位妊娠患者65例。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黄体囊肿破裂患者17例,急性盆腔炎患者10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17例,异位妊娠患者64例,误诊5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3.10%(108/116)。阴道B超诊断:黄体囊肿破裂患者15例,急性盆腔炎患者9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16例,异位妊娠患者55例,误诊10例,误诊11例,诊断准确率为81.90%(95/116)。腹部B超诊断:黄体囊肿破裂患者15例,急性盆腔炎患者7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15例,异位妊娠患者55例,误诊11例,误诊13例,诊断准确率为79.31%(92/116)。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B超、腹部B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1、9.280, P<0.05)。结论将腹部B超和阴道B超联合检查用于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
- 刘胜楠
- 关键词:腹部B超阴道B超妇产科急腹症
- SPECT/CT融合显像结合同机CT多平面重组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增益价值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结合同机CT多平面重组(MPR)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排除“超级骨显像”及无明确随访结果者,所得图像按两种方案进行分析,其中方案一:SPECT/CT融合图像;方案二:SPECT/CT融合图像+同机CT多平面重组。统计两种方案融合图像范围内的骨病灶数目并进行分析定性,结合随访结果评价两种图像分析方案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纳入96例患者共197个病灶,其中转移病灶103个,良性病灶94个。方案一诊断转移病灶109个,良性病灶88个;方案二诊断转移病灶96个,良性病灶101个,两种方案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470 6,P <0. 01)。结论融合显像结合同机多平面重组CT可以显著提高SPECT/CT诊断骨转移瘤的准确性,有效排除部分假阳性病例。
- 李雨奇罗晓燕张伟谭畅张鹏博
- 关键词:骨转移SPECT/CT融合显像全身骨显像多平面重组
- 优质护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评价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医院门诊收治的患者,总计120例。结合手术期间护理方法,进行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行手术常规护理,试验组60例患者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手术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组间护理满意度、情绪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占比率、指标评分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从而增加了手术应激反应,影响手术顺利与效果。手术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在稳定患者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安全性,进而促进手术预后。
- 李慧超
-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门诊手术情绪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