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作品数:182 被引量:332 H指数:9 相关作者: 董志毅 更多>> 相关机构: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针对某燃生物质锅炉除尘脱硝改造方案 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生物质锅炉烟气排放污染物的分析,以及除尘及降低NOx排放技术的分析,提出了针对该类型锅炉烟气污染物处理的改造方案,以达到节能环保减排的目的。 耿爱民 刘斌关键词:生物质锅炉 烟气除尘 烟气脱硝 一种机场智能电网运行安全评价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智能电网运行安全评价方法,包括:确定机场智能电网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所述机场智能电网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归一化处理、确定指标权重系数、选择评价模型、多维度评价结果整合、评价结果的量化排... 王稹筠 易巍 郭树林 李都红 赵莹 李青蓝 陈月强 刘畅 历莉 鲍飞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施工技术 被引量:2 2018年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克服了传统的铸铁管、混凝土管等管材自重大、施工难度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因而在雨污水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B型)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并对管道变形率检测的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王路兵 郭荣华 田晓强 王海强关键词:变形率 红外测距仪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在新建机场区域型电力网络规划中的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主要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机场区域型电力网络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在新建机场区域型电力网络中的集成与应用,以及在建设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最后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在新建区域集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都红关键词:智能电网 分布式能源 电动汽车充电站 除湿冷凝水回收在除湿机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被引量:4 2021年 以北京大兴机场除湿机为例,分析了冷凝水回收对除湿机温湿度的影响,并探讨了冷凝水回收系统的节能效果。随着进水温度的升高,空调系统制冷量及整体除湿量均会下降,而使用回收冷凝水,每天每台除湿机可以节约冷却塔能耗2.86 kWh。该研究可以为绿色机场温湿度控制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徐伟 易巍 田志刚 谭志勇 李迎春 黄国斌关键词:温湿度控制 制冷系统 PPP项目政府方介入产生额外费用的计算与支付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文献分析将PPP项目中政府方介入产生额外费用的确定,分解为项目公司未违约和项目公司违约两种情况进行:首先,依据现有文件梳理出适宜采取政府方介入的情形;其次,根据政府方介入流程将其产生的额外费用进行解构,并分别给出各部分费用的计算方法和依据;最后,通过整理并分析相关法律文件明确各种情况下政府方介入产生额外费用的承担方以及支付方式。 王华 柯洪 杜亚灵 吕明关键词:PPP项目 应用FC材料提高跑道质量减少FOD影响飞行安全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研究针对机场普通水泥混凝土道面极易产生破损脱落物(FOD)而影响飞行安全的质量隐患,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部分跑道和除冰坪水泥混凝土施工中,掺加少量超高强改性聚酯合成纤维和超细晶陶瓷复合材料(以下简称"FC 材料"),很好地解决了普通混凝土易产生干缩裂缝、抗冲击韧性差和掉边掉角等通病,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道面抗冻融、抗除冰液渗透的能力,延长了工程的使用寿命,从工程源头上防止或延缓了 FOD 的产生,减少了日常维护工作量,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同时探讨了在类似大型工程中推广使用 FC 材料的可行性。 彭书成 周宏友 吴志辉 刘岩 侯正昌 孔愚关键词:机场道面 抗裂 抗冻融 抗冲击 公共建筑物中强电系统中的接地问题分析 2016年 在公共建筑物中强电系统的接地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施工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自然的强电系统的接地施工,另外一个就是人为的强电动力系统的接地施工,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公共建筑物中强电系统的接地施工的两个重要内容。另外在强电接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电力施工方应该努力协调各个方面的施工进度,将公共建筑物中强电系统的接地施工,建设成为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力施工项目,为公共建筑物中的居住者带来一个安全的环境。 韩强关键词:公共建筑 强电 关于基本建设单位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从做好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意义入手,分析了目前国内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15年的从事基建财务的经验和切身体会,总结了几条对做好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有帮助的建议。 陈小娜关键词:基本建设项目 竣工财务决算 建筑通风管道严密性的红外热像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以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物通风管道严密性,具有操作简单、非接触、可实时定位等优点,便于工程实际应用。通过理论推导漏风量与缺陷尺寸的计算公式,获得不同风压下国家标准所允许的临界缺陷尺寸。由加热通风试验,得到风管泄漏点处红外热谱图,提出了缺陷尺寸判别方法,并对最佳检测时段与最小可检测面积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可为建筑通风管道严密性的红外检测提供参考。 刘强 朱红光 满首元 易成关键词:通风管道 红外热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