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作品数:293 被引量:712H指数:11
相关作者:叶泥祁小妮李振亮丁耀光王煜乾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农业科学
  • 66篇理学
  • 55篇文化科学
  • 52篇生物学
  • 19篇化学工程
  • 17篇医药卫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0篇植物
  • 43篇资源调查
  • 39篇藏药
  • 35篇藏药植物
  • 34篇青藏高原
  • 34篇教学
  • 23篇区系
  • 22篇药用
  • 22篇青藏高原东缘
  • 22篇资源调查研究
  • 19篇药用价值
  • 17篇多糖
  • 17篇课程
  • 16篇植物区
  • 16篇植物区系
  • 13篇群落
  • 13篇民族
  • 13篇教育
  • 12篇青藏
  • 10篇教学改革

机构

  • 290篇甘肃民族师范...
  • 20篇西北师范大学
  • 18篇兰州大学
  • 12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4篇广西民族师范...
  • 3篇陇东学院
  • 3篇西藏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思茅师范高等...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生态环境部卫...
  • 2篇重庆康洲大数...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作者

  • 44篇巩红冬
  • 42篇苟如虎
  • 41篇王亚玲
  • 38篇卢新生
  • 34篇刘伯渠
  • 20篇马雄
  • 18篇张海玲
  • 17篇李彪
  • 13篇朱静
  • 13篇马彦男
  • 12篇董艳娇
  • 12篇马永生
  • 11篇贺鹏迦
  • 11篇马正学
  • 10篇马怀义
  • 9篇党金宁
  • 8篇王玉林
  • 8篇董刚
  • 7篇何淑玲
  • 7篇杨汝栋

传媒

  • 34篇甘肃高师学报
  • 14篇广州化工
  • 1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0篇广东农业科学
  • 9篇黑龙江畜牧兽...
  • 9篇宁夏师范学院...
  • 8篇北方园艺
  • 8篇山东化工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6篇草业科学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杂志
  • 4篇中兽医医药杂...
  • 4篇草业学报
  • 4篇曲靖师范学院...
  • 3篇中国野生植物...
  • 3篇畜牧与兽医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甘肃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2篇2024
  • 19篇2023
  • 10篇2022
  • 13篇2021
  • 11篇2020
  • 9篇2019
  • 35篇2018
  • 29篇2017
  • 21篇2016
  • 16篇2015
  • 15篇2014
  • 18篇2013
  • 19篇2012
  • 32篇2011
  • 17篇2010
  • 12篇2009
2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及其区系被引量:10
2017年
2012-2015年5月-9月,通过走样线和广泛采集的方式首次对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蝶类标本共计681号,经整理鉴定共有136种(亚种),隶属于8科74属。其中凤蝶科1属3种、绢蝶科1属13种、粉蝶科8属32种、眼蝶科14属19种、蛱蝶科21属32种、蚬蝶科2属3种、灰蝶科20属25种、弄蝶科7属9种。其中,粉蝶科和蛱蝶科为优势种群,灰蝶科和眼蝶科为次优势种群,绢蝶科和弄蝶科为常见种群,凤蝶科和蚬蝶科为罕见种群。136种蝶类中,属于古北界的有95种,占69.85%;东洋界的有5种,占3.68%;广布种有36种,占总种数的26.47%,即古北界分布的种类占绝对优势。通过研究该保护区的蝶类资源对于甘肃及我国蝶类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马雄马怀义马正学杜品
关键词:蝶类群落特征区系
合作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及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年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是时代的需求,建设农产品品牌是重要的保障措施。不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农产品品牌工作,如何解决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困难,是发展该区域现代农业经济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研问题。本文从甘南州合作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现状分析为着眼点,梳理了发展农产品品牌的现状和供应链建设的现状,初步分析了存在的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张艳丽王茹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
利用微波辐射高效合成芳氧乙酸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采用双烧杯装置,首次合成了10种芳氧乙酸,产物结构经IR,1H NMR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该法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反应时间短、易纯化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合成芳氧乙酸的方法。
苟如虎王亚玲王喜存杨汝栋
关键词:微波辐射
化学热力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1年
综述了热力学中熵和自由能这两个重要状态函数在生命现象、肿瘤形成、抗癌药物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药物设计、蛋白质工程和基因优化表达等中的应用.
卢新生苟如虎张海玲刘伯渠王亚玲
关键词:自由能生命科学熵增加原理
不同浓度青稞秸秆水浸提液对甘肃贝母发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用0、5、10、20、40 mg/mL青稞秸秆水浸提液对甘肃贝母种子进行浸泡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率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趋势。当青稞秸秆水浸提液浓度为20 mg/mL时甘肃贝母的发芽率最高,为86.21%,发芽势最高,为92.86%,发芽活力最高,为44.09,发芽指数最高,为12.02,且不同浓度间发芽率差异极显著。试验中还发现,胚根比胚芽先生长,同种浓度下,胚根比胚芽长。在实际生产中,适当把握秸秆还田量,可以降低化感作用对甘肃贝母发芽的抑制。
马令法王改花吉哈利王雪花李全才马金玉马仲华
关键词:化感作用发芽特性
天然沙棘果多糖抑菌保湿型乳剂的制备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作为提取沙棘果多糖的活性试剂,将沙棘果多糖作为抑菌保湿功能因子,研制具有抑菌保湿功能的化妆品乳剂.分别配制了以双水相体系提取的沙棘果多糖抑菌保湿型乳剂(SSRJ);微波辅助提取的沙棘果多糖配制的抑菌保湿型乳剂(WBRJ);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沙棘果多糖配制的抑菌保湿型乳剂(RSRJ).考察了沙棘果多糖保湿型乳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保湿性能以及稳定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沙棘果多糖配制的化妆品乳剂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抗氧化活性,其抑菌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SSRJ> WBRJ> RSRJ,乳剂的保湿性能大小依次为:SSRJ> WBRJ>RSRJ.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乳剂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水相体系提取的沙棘果多糖配制的化妆品乳剂在性能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方法提取的多糖配制的乳剂.
祁小妮张元霞李振亮董艳娇
关键词:沙棘果多糖抑菌保湿
对甘南高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3
2022年
甘南高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梳理识别其区位优势及生态保护和发展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发展策略,是甘南高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本文对甘南高原黄河流域现存的生态问题及生态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甘南高原生态优势明显,但生态本底脆弱度高,生态保护形势依旧严峻,绿色产业创新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创新生态治理模式、优化构建绿色生态产业布局、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章志龙施蕾蕾曹飞孙浩吴跃高乾
关键词:甘南高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
树形分子内部亲疏水性对其与磷脂膜相互作用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2023年
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两类具有不同亲疏水核心的树形分子与磷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能够与双层膜形成包裹结构.具有强疏水核心的聚丙烯亚胺型树形分子粘附到膜表面的同时,能够穿过磷脂膜,与磷脂膜形成胶束结构.研究表明,静电吸引作用能够将树形分子锚定到膜表面,而疏水作用能够促进膜与树形分子之间的进一步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树形分子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对该类分子合成及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解立强梁盛德朱开礼
关键词:树形分子磷脂膜分子动力学静电作用疏水作用
生地黄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对生地黄多糖提取中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确定各因素最佳的水平组合。用Sevage法脱蛋白对生地黄多糖进行纯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0(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5 min条件下,生地黄多糖提取物中多糖的含量最高为2.84%,实际测得生地黄多糖提取产率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生地黄多糖能够保护·OH所产生的氧化损伤,对·OH有显著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为54.4%对应的生地黄多糖的质量浓度3.00 g/L。因此可以探索作为食品工业和制药行业的天然抗氧化剂。
祁小妮林楠楠李振亮党金宁
关键词:生地黄多糖抗氧化活性
基于立方烷结构的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水氧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随着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寻找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用做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光驱动的水分解反应被认为是太阳能制氢的可行途径。水的全分解包括两个半反应-水的氧化和质子还原。其中水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涉及四个电子和四个质子转移的复杂过程,需要很高的活化能,被认为是全分解水反应的瓶颈步骤。因此,开发高效、稳定、廉价丰产的水氧化催化剂是人工光合作用突破的关键因素。立方烷具有类似自然界光合作用酶光系统II(PSII)活性中心Mn4CaO5簇的结构,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受自然界光合作用的启发,开发出了许多基于过渡金属的立方烷结构的催化剂,常见的有锰、钴和铜等立方烷催化剂。本文简要地综述了近年来立方烷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水氧化中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立方烷基光催化水氧化反应历程,继而详细介绍了基于有机配体的立方烷配合物和全无机的多金属氧酸盐立方烷水氧化催化剂,其次是半导体(BiVO4或聚合的氮化碳(PCN))为捕光材料复合立方烷分子催化剂的水氧化体系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并展望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前景。
孙万军林军奇梁向明杨峻懿马宝春丁勇
关键词:光催化立方烷金属配合物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