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 作品数:113 被引量:2,047H指数:26
- 相关作者:蒋廷学杨威谢武仁冉启全卢祥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核磁共振增强扩散方法在复杂储集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核磁共振增强扩散流体性质识别技术将长回波间隔条件下横向弛豫时间谱中水扩散弛豫时间右侧出现的明显弛豫信号作为储集层含油的直接指示。均匀磁场下进行的变回波间隔实验与梯度场下进行的相同实验结果有较大差异,只有后者才能模拟P型核磁测井仪器的实际测井结果,指导测井解释。借鉴国外成功的梯度磁场变回波间隔实验结果,讨论了核磁共振增强扩散技术的适应范围,并指出应用中还应注意钻井液侵入问题,尽量采用及时测井资料。初步应用表明,该项技术可作为电阻率方法的有益补充,在渤海湾盆地复杂油水层的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 刘忠华李霞赵文智张龙海
- 关键词:核磁共振流体识别
- 9455F与国内外HDPE膜材料的结构对比及剖析被引量:3
- 2010年
-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力学性能、X射线衍射和流变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国产和进口薄膜级高密度聚乙烯的结构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进口的膜料相对分子质量呈现双峰分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国内产品以单峰产品为主,综合性能与进口产品有一定的差距。
- 陈光岩李连鹏赵新刚张海霞王贤惠李晓东徐有田
- 关键词:聚乙烯加工性
- VSP井控Q值提取和补偿方法在玛湖地区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地层的吸收衰减作用是降低地震分辨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准确地提取地层的品质因子Q和进行稳定而有效的Q补偿是非常困难的。这里采用改进的谱比法技术系列从VSP下行波场资料中提取准确的Q值,利用井控约束建立三维Q场,最后使用稳定的反Q滤波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补偿后的地震剖面分辨率得到提高,地质现象更为清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程志国娄兵姚茂敏谭佳
- 关键词:井控VSP
-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岩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根据134口井的岩石学、物性等资料,较系统地描述了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该组发育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3套厚层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以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为辅,其岩石组份随物源的变化而变化,从须二段到须六段岩石中岩屑含量逐渐增多,其中长石岩屑砂岩为富气岩石类型;砂岩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及粒内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杂基孔和微裂缝为次要储集空间,剩余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的基本储集性质,次生孔隙的发育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储层致密主要是由早期压实和晚期胶结作用造成,而溶蚀作用和绿泥石衬边则起到增大和保护孔隙的作用,为有利的成岩作用。
- 谢武仁杨威李熙喆谢继荣谢增业张满郎金慧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岩石类型储集性能成岩作用
- 智慧管道站场设备状态监测关键技术被引量:48
- 2018年
- 以"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慧管道建设为背景,探讨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智慧管道站场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方式。为了满足状态监测的新需求和新模式,提出并研究了4项智慧管道站场设备状态监测关键技术:信息感知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技术、可视化展示技术。基于此,设计了包含4个层级的设备状态监测平台框架结构,分别为智能感知层、数据存储层、智能诊断层及可视化层。研究成果为智慧管道关键设备状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方法。
- 张海峰蔡永军蔡永军孙巍王海明杨喜良
- 关键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 兴城气田深层火山岩气藏岩性识别技术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火山岩气藏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和油气储量的增长点。研究区火山岩SiO2含量平均为74.2%,里特曼指数平均2.26,以酸性钙碱性火山岩为主。针对火山岩气藏埋藏深、岩石类型多、成分差异小、岩石定名和识别难度大的特点,采用'成分+结构+成因'的三级综合方法对火山岩进行分类。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和全岩分析的基础上,应用Elemental Capture Spectroscopy(ECS)测量火山岩主要造岩元素及造岩矿物的百分含量,确定火山岩成分;应用Fullbore Formation MicroImager(FMI)成像测井识别火山岩结构和构造;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从放射性、物性和导电性等方面综合识别火山岩。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应用ECS、FMI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是解决火山岩岩性识别问题的最佳途径。
- 王拥军闫林冉启全邱红枫高涛
- 关键词:火山岩岩性识别ELEMENTALCAPTURE主成分
- CO_2驱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应用现状被引量:42
- 2010年
- 国外注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油技术已在低渗透油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阐述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原理基础上,系统整理和归纳了实施CO2驱油藏的适应性和混相驱、非混相驱筛选标准。通过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提高采收率应用情况分析,指出CO2驱能起到明显的增油降水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提出应积极开展注CO2驱油技术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的建议。
- 仵元兵胡丹丹常毓文刘照伟胡松昊
- 关键词:CO2驱提高采收率油藏适应性
- 压裂水平井半解析产能预测方法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将压裂水平井半解析产能预测方法应用于实际油田压裂水平井的产能模拟,与现场的生产数据相对比,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该方法避免了解析方法和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的不足,且简单易行,完全可以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利用压裂水平井半解析产能模型,结合我国实际的低渗透油田,对影响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结果表明,裂缝井的产量随着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裂缝与水平井夹角成90°时,裂缝井产量随裂缝长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着夹角的减小,这种增加的趋势变缓;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裂缝与水平井最优夹角应为75°~90°,裂缝高度应至少达到油层厚度的70%;在裂缝总长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缝间干扰造成产量损失,压裂时应尽可能使两侧缝长大于中间缝长。
- 李伟超吴晓东安永生韩国庆徐玲珑
- 关键词:压裂水平井产能低渗透油藏
- 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综合评价被引量:16
- 2008年
- 通过大量岩心、薄片观察和钻测井、储集物性资料分析,发现川西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其分布广泛,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质、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为残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裂缝,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是有利储集体;储层在须二段和须四段发育(须二段储层物性好于须四段),以Ⅱ、Ⅲ类储层为主,Ⅰ类储层分布较少,优质储层受控于构造、沉积相带和岩石粒度。
- 谢武仁李熙喆张满郎杨威杨萧程娣
- 关键词:储层评价孔隙类型须家河组上三叠统
- 松辽盆地双城地区断砂匹配关系与油气优势输导通道被引量:2
- 2019年
- 双城地区是松辽盆地一个小型的独立生烃凹陷,油水关系复杂,通过对其生烃能力、砂体和断裂匹配关系研究,建立了双城地区优势输导通道。结果表明,双城烃源岩具备一定的生烃能力,断裂和砂体是双城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要素,断裂是作为控制油气运聚方向的主要因素,自源内北西向排出后,在南北向断裂的转折处进入北东向展布的河道摆动带。当砂体与断裂小角度相交时,油气可以沿砂体与断裂面进行横向和垂向运聚,形成有效的断-砂运聚输导网络;当大角度相交时,以遮挡作用为主,构成有效的成藏圈闭区带。由断砂匹配的油气成藏模式可知王府凹陷北坡是主要勘探方向。
- 刘帅康德江樊迪赵猛王清
- 关键词:输导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