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作品数:66 被引量:506 H指数:11 相关作者: 向卫东 梁晓娟 罗志增 邵明国 蔡倩 更多>> 相关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苯硼酸响应的增强型海藻酸钠载药微囊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2023年 以海藻酸钠为壳材,透明质酸钠为囊材,苯硼酸接枝的丝素蛋白纳米晶须为壳层增强相,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葡萄糖响应性的增强型海藻酸钠/透明质酸钠载药微囊,并对微囊的形貌结构、稳定性、葡萄糖响应性及细胞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可成功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海藻酸钠/透明质酸钠微囊,添加丝素蛋白纳米晶须可有效提高微囊的稳定性和药物包封率;丝素蛋白纳米晶须的添加量为1.0 mg/mL时,微囊的稳定性最佳,药物负载量达32.56%,药物缓释时间可长达24 h,该微囊具有灵敏的葡萄糖响应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潜能的糖尿病药物载体。 林敏婕 程修文 杨云聪 章明豪 蔡玉荣关键词:苯硼酸 药物缓释 钨酸铅闪烁晶体垂直梯度凝固法生长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报道了垂直梯度凝固法(VGF)生长PWO晶体的研究结果。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成功获得直径25 mm、长度140 mm的PWO晶体。通过测试PWO晶体的XRD、透过光谱、荧光光谱等,研究了所得晶体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VGF法生长PWO晶体在350~420 nm处的光学透过率明显提高,荧光发光主峰位于435 nm,是快发光峰,但慢发光比例有所增加。 向卫东 张瑜斐 申慧 徐家跃 江国健 邵明国关键词:钨酸铅晶体 光学性能 钨酸铅(PbWO_4)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1年 钨酸铅(PWO)晶体由于自身特点:高密度(8.28g/cm^3)、短辐射长度(0.87cm)和Moliere半径(2.12cm)、快的闪烁衰减时间((?)<50ns)以及较强的抗辐照损伤能力,已经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闪烁晶体之一,作为一种良好的闪烁晶体,PWO晶体在高能物理、核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综述了PWO晶体的结构、发光机制、自身缺陷、晶体生长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生长工艺改善和离子掺杂改性对钨酸铅晶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PWO晶体的发展前景。 邵明国 向卫东 梁晓娟 金怀东 蔡倩关键词:钨酸铅晶体 发光机制 离子掺杂 增量孪生支持向量机后验概率方法及脑电分类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一种对多任务脑电信号进行快速识别的自适应分类算法,提高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统的实用性。方法将孪生支持向量机(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TSVM)作为初始分类模型,通过后验概率输出建模方法求得新样本属于各个类别的概率,并将该样本归为概率最大的类别,然后引用增量学习方法将满足一定条件的新样本加入到训练集中来更新分类模型,以最新的分类模型对新增样本进行识别。结果对2008年BCI竞赛数据集Dataset1和Dataset2a进行分类,与传统SVM和现有TSVM等方法相比,该方法降低了分类耗时,能更好地识别出多数受试者的脑电信号。结论本文算法能提高分类器的自适应性和分类速度,为BCI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在线识别方法。 佘青山 陈希豪 孟明 罗志增关键词:自适应 后验概率 脑-机接口 不同稻秆炭和竹炭施用水平对小青菜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3 2013年 为探明不同添加水平的两种生物炭对小青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生物炭在蔬菜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开展田间种植试验,在配施氮肥情况下分别添加0、5、10、20、40 t/hm2稻秆炭和竹炭,结果表明,高水平施加稻秆炭和竹炭(20 t/hm2、40 t/hm2)均能显著降低菜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有效磷和阳离子交换量未产生显著性影响;两种生物炭对小青菜增产均具有促进作用;当添加量为40 t/hm2时,稻秆炭和竹炭使小青菜维生素C含量有所升高,总糖含量分别升高31.2%和19.5%,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5.0%和16.4%,综合效果稻秆炭优于竹炭,而对小青菜粗纤维和蛋白质的作用不明显。施加生物炭有利于增加土壤孔隙度,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小青菜品质。生物炭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施用于蔬菜,但具体施用量需根据生物炭和蔬菜种类来确定。 刘玉学 王耀锋 吕豪豪 陈庆飞 陈义 钟哲科 杨生茂关键词:竹炭 小青菜 聚四氟乙烯微粉-四丙氟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为解决四丙氟橡胶高温抗撕裂性差、压缩永久变形大等缺陷,加入质量分数0~20%的辐照PTFE微粉(F-PTFE)或调聚PTFE微粉(T-PTFE)对四丙氟橡胶进行改性,研究了PTFE微粉的种类与加入量对硫化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T-PTFE相比F-PTFE,与四丙氟橡胶的界面相容性更好,能有效加快硫化速率,降低压缩永久变形率,提高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在质量分数10%的优化T-PTFE加入量下,可使四丙氟橡胶的常温撕裂强度从17.00 k N/m增加到22.83 k N/m,热撕裂强度从6.70 k N/m增加到8.78 k N/m,压缩永久变形减小从67.00%下降到47.01%,有效弥补了四丙氟橡胶的缺点。 黄达 肖建斌关键词:四丙氟橡胶 压缩永久变形 L-半胱氨酸辅助CuGaS2微球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011年 以二水氯化铜(CuCl2.2H2O)和三氯化镓(GaCl3)为先驱体,生物分子L-半胱氨酸(C3H7NO2S)为硫源和模板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CuGaS2微球。所得样品用XRD,FESEM,EDS,XPS,TEM,HRTEM和SAE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90℃反应24 h可得到结晶良好、形貌规整的四方晶系CuGaS2微球,直径为2-4μm。经计算,其晶胞参数为a=0.5355 nm和c=1.0478 nm。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CuGaS2微球可能的生长机理。 李振荣 钟家松 陈兆平 蔡倩 梁晓娟 向卫东关键词:L-半胱氨酸 溶剂热 响应面法优化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闪式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0 2010年 探索了闪式提取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对提取工艺影响较大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是一种快速有效提取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方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2%,提取时间71s,液料比35∶1(mL∶g),样品厚朴粒径1.7mm。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厚朴总酚的得率为20.10mg/g(厚朴酚得率13.96mg/g,和厚朴酚得率6.14mg/g),与预测值20.32mg/g基本相符。 谢捷 李红娟 郑兴宗 朱兴一 王平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 厚朴酚 和厚朴酚 闪式提取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修复模型 2020年 在物体的建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遮挡、抖动等情况,这造成了三维数据模型信息丢失、模型结构残缺不全的现象。为此,本文讨论了一种处理残缺三维模型的办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修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本文网络结构用于计算重建误差,从而保证输入输出的一致性,使得输出的模型更加的真实自然;另一方面,网络在提高稳定性的基础上,能够预测得到残缺模型的完整结构,从而使得输出的模型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其他实验方法对比,本文的方法能够得到补全程度更高的精致准确输出模型。 贝子勒 赵杰煜关键词:三维点云 豆油替代鱼油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体组成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玉米淀粉为糖源,以豆油分别替代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4组等氮(50.26%—51.03%)、等能(20.82—21.01k J/g)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进行为期6周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过高的豆油替代会引起生长的下降。随着豆油替代水平的升高,饲料转换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高值(1.96±0.42)出现在全豆油替代水平组,而蛋白质效率(PER)表现为相反的结果。全豆油替代组呈现相对最高的肝体比(HSI)值,但各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鱼水分和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投喂25%替代水平组的全鱼脂肪含量最高(P<0.05),但是在50%—100%替代水平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赤点石斑鱼鱼体脂肪酸组成明显受到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随着饲料豆油水平的升高,全鱼鱼体中的亚油酸(C18:2n6)含量显著升高(P<0.05),ARA(C20:4n6)、EPA(C20:5n3)和DHA(C22:6n3)含量在全豆油替代组最低。总之,饲料豆油替代水平不宜超过75%,过高的豆油替代水平可能会对赤点石斑鱼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并影响鱼的品质。 王骥腾 姜宇栋 杨云霞 韩涛 杨敏 郑普强 盛建海关键词:赤点石斑鱼 饲料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