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98A51039)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方振平范子强李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飞行
  • 2篇飞机
  • 2篇飞行控制
  • 2篇飞行控制系统
  • 1篇动态逆
  • 1篇失速
  • 1篇鲁棒
  • 1篇鲁棒性
  • 1篇控制律
  • 1篇控制律设计
  • 1篇控制器
  • 1篇控制器设计
  • 1篇机动飞机
  • 1篇机动飞行
  • 1篇过失速
  • 1篇过失速机动
  • 1篇反馈控制
  • 1篇非线性
  • 1篇非线性动态
  • 1篇非线性动态逆

机构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方振平
  • 2篇范子强
  • 1篇李雪峰

传媒

  • 2篇航空学报
  • 1篇飞行力学

年份

  • 2篇2002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_∞控制理论在飞行力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0年
对 H∞ 控制理论在飞行力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典型战斗机的横航向飞行机动为例 ,介绍了将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标准的 H∞ 控制问题 ,继而进行 H∞ 控制器设计 ,以提高其机动特性的鲁棒性。采用显模型跟踪技术 ,飞行品质的要求包含在反映状态变量侧滑角、稳定轴角速率对指令输入响应的理想模型中 ,通过使理想模型输出和实际对象输出之间的加权误差最小 ,同时保证控制面不饱和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 ,在飞机模型气动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增广系统达到了期望的性能指标 ,显示出良好的鲁棒性。
范子强方振平
关键词:H∞控制理论飞行控制系统鲁棒性
过失速机动飞机的鲁棒非线性控制律设计被引量:5
2002年
采用非线性动态逆和结构奇异值综合方法设计了过失速飞行条件下飞控系统控制律 ,解决了飞控设计中面临的非线性和鲁棒性问题。应用非线性动态逆的目的就是对过失速机动飞行条件下高度非线性的飞机动力学进行线化 ;从而围绕线性的快逆回路应用结构奇异值综合方法设计相应的鲁棒控制器 ,以提供对驾驶员指令的鲁棒跟踪。所设计的飞控系统将达到期望的飞行品质 ,确保系统对过失速机动飞行过程中因非定常气动力效应引起的系统参数摄动鲁棒性良好。高逼真度。
范子强方振平
关键词:非线性动态逆飞行控制系统过失速机动
飞机机动飞行时的隐模型控制器设计
2002年
为提高飞机的过失速机动能力 ,参考 X-3 1 A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模型 ,对非线性因素如气动力、陀螺惯性耦合以及重力影响进行补偿后 ,按飞行品质要求采用隐模型跟踪法设计了某机的反馈控制器。计算仿真表明 ,该控制器能够较好地发挥飞机的操纵潜力 ,可使飞机在获得较好的过失速机动能力的同时具有较为满意的飞行品质。引入推力矢量控制 ,可增加飞机的操纵效能 。
李雪峰方振平
关键词:飞机机动飞行反馈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