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水利科技项目

作品数:49 被引量:307H指数:11
相关作者:杨侃刘新有史正涛黄英谢飞帆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水利工程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水库
  • 11篇水资源
  • 6篇再生水
  • 5篇多目标优化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径流
  • 4篇渔洞水库
  • 4篇生态
  • 4篇土壤
  • 4篇供水
  • 3篇地表径流
  • 3篇多目标
  • 3篇优化调度
  • 3篇水资源配置
  • 3篇水资源优化
  • 3篇水资源优化配...
  • 3篇区域水资源
  • 3篇自适
  • 3篇自适应
  • 3篇组合赋权

机构

  • 24篇河海大学
  • 21篇云南省水文水...
  • 12篇云南省水利水...
  • 9篇山西水利职业...
  • 7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云南省环境科...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江苏省水资源...
  • 1篇深圳市绿洲生...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20篇杨侃
  • 9篇刘新有
  • 7篇史正涛
  • 3篇姜敏
  • 3篇谢飞帆
  • 3篇黄英
  • 2篇李自顺
  • 2篇彭海英
  • 2篇姚琳
  • 1篇郭磊
  • 1篇杨云源
  • 1篇王家强
  • 1篇童绍玉
  • 1篇胡学祥
  • 1篇徐成东
  • 1篇任继周
  • 1篇朱俊
  • 1篇柏绍光
  • 1篇段德良
  • 1篇孙巧丽

传媒

  • 9篇水电能源科学
  • 9篇人民长江
  • 4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水资源与水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人民黄河
  • 2篇水资源保护
  • 1篇水力发电
  • 1篇水文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城市规划
  • 1篇水利技术监督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水资源研究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松华坝水源区是昆明市重要的优质饮用水源地,是昆明市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近几年来,随着水源区人口增加,水源区水质与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分析了目前松华坝水源区水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浅析了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松华坝水源区生态环境与人口发展的关系,预测了水源区人口的发展趋势与水源区污染物的排放趋势,提出了水源区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与相应的人口政策。
姚琳史正涛刘新有
关键词:松华坝水源区生态环境人口政策
复权马尔可夫链及其在怒江水沙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传统马尔可夫链及其改进的预测方法只能进行状态预测的局限,根据相依随机变量的特点,在以传统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求得各状态预测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状态预测概率为权重与状态平均值加权求和,实现了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从状态预测到数值预测的关键性改进。利用我国西南国际大河怒江干流道街坝水文站1957-2010年径流和1964-2010年悬移质输沙序列为分析期,2011-2015年径流和悬移质输沙为验证期,对所建立的复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步骤进行验证表明,复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值预测精度,能够满足随机时间序列短期数值预测的需要。
刘新有彭海英吴捷谢飞帆
关键词:径流
云南干旱“常态化”的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近年来云南持续发生严重干旱,云南干旱是否日趋"常态化"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报道不断见诸媒体。本文从水文的角度对云南省的历史干旱、水文要素以及趋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历史依据和现代气象水文观测数据的支撑下,考察近100年来全球增暖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化的可能,从而认为近年来提出的云南干旱"常态化"存在科学依据;但干旱"常态化"仅能局限于近现代时期这一时间范畴,对于今后更长时期云南省干旱发展趋势,依据现有技术手段及研究成果尚难以判断把握。
付奔胡关东杨帆王龙
关键词:常态化水文气象要素
1970—2014年云南省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8
2018年
利用1970—2014年云南省30个气象站最高、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降雨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逐日观测资料,通过M-K趋势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云南省各区气温日较差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温日较差(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即DTR)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70—2014年云南省年平均、春季、夏季和冬季DTR整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滇中减少幅度均是最大,分别减小了0.153 0,0.374 3,0.146 2,0.294 7℃/10a,秋季DTR整体呈上升趋势,滇西北上升幅度最大,为0.188 0℃/10a,同时云南各区DTR普遍存在28a左右的强震荡周期。DTR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区,DTR低值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和西部;年平均、春季、秋季和冬季DTR减小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和西部,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滇中北部,夏季DTR减少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云南省中东部DTR主要受平均气温和ET0影响,西部DTR则主要受降雨量和ET0影响。
曹言王杰柴素盈戚娜
关键词:气温日较差气象因子
基于Landsat TM的城镇信息自动提取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为实现城镇信息的自动提取,在Erdas的Modeler模块下构建计算模型,选取大城市、小城市和乡镇各一个研究区进行实验,通过试验发现了常见的基于LandsatTM的城镇信息提取方法的不足。运用了综合阈值法进行城镇信息自动提取,条件为NDVI<0、TM1/TM4>T和TM2+TM3
杨云源史正涛徐成东童绍玉
关键词:LANDSATTM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多元SPA-ITFN模型在再生水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目前再生水评价中的片面性、权重计算的不合理性及指标相邻等级的模糊性3个问题,引入更加全面的"压力-条件-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超标倍数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集对分析方法(SPA)与区间三角模糊数(ITFN)加以耦合,建立多元SPA-ITFN再生水评估模型。通过某市的4个县区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4个县区的再生水综合发展能力评估值由大到小分别为Q县、F县、Z县、M县,验证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模型可为再生水综合发展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价。
张铖铖杨侃刘建林钟金华邱光树谷桂华文娅丹姜敏范莹
基于SEOA算法的水库调度优化配置模型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水库调度配置中求解最小缺水量的问题,采用社会情感优化算法(SEOA算法),并在生成初始种群和算法收敛速度两方面进行改进,最后将改进后的算法运用到东榆林水库。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EOA算法在水库调度最小缺水量问题中具有效率高、计算量少、寻优能力强的优点,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
陈哲杨侃吴云汤梓杰张天衍赵友成
关键词:水库调度
怒江流域云南区段降雨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利用怒江流域云南区段及其毗邻地区77个站点1980~2009年雨量资料,以及怒江干流道街坝站1957~2015年和南汀河支流姑老河站1960~2015年降雨、径流资料,研究该流域降雨区域分异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怒江流域云南区段多年平均面雨量达1 336.7 mm,远大于全省平均降雨量;怒江干流云南区段上游贡山地区和下游支流苏帕河流域,以及支流南汀河流域下游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 500 mm以上,而干流的中游怒江坝干热河谷不足1 000 mm,降水空间分布格局与西南季风强弱及纵向岭谷地形密切相关;怒江流域云南区段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与怒江上游西藏区域相反,支流南汀河流域面雨量减少速率(56 mm/10 a)大于怒江干流云南区段(29 mm/10 a);怒江流域云南区段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1%,怒江干流云南区段与支流南汀河流域降水量差异主要表现在夏季;怒江流域云南区段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怒江干流道街坝站、支流南汀河姑老河站降雨量长周期分别为36 a和33 a左右,从降雨变化长周期来看,2002年以来的少水期将持续到2018~2020年。怒江干流云南区段降水量变化的Hurst指数值为0.69,表明其未来趋势与过去一致,仍将延续降水量减少的变化趋势。
刘新有刘新有李自顺刘永兴
关键词:降雨量怒江流域
云南西双版纳流沙河水沙变化及原因分析
2018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流沙河流域中上游茶园面积迅速扩张,由此而产生的水沙变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具有典型性。为此利用相关趋势统计分析手段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流沙河流域中上游勐海站的输沙呈增加的趋势,而降水和径流则呈减少的趋势,说明茶叶规模化种植是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主要原因;(2)径流和输沙集中期相对于降水集中期的滞后效应明显,降水的年内分配集中度上升而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度下降,说明流沙河流域中上游的水源涵养功能呈增强的趋势,这可能与茶叶种植将坡地改造成台地有关;(3)勐海站的降水量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延续下降的趋势,与澜沧江和怒江下游的基本一致,说明流域内开展的茶叶种植等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甚微;(4)勐海站的输沙自1980年开始发生了显著性突变,1981~2015年平均输沙模数较1963~1980年增大了65.8%,说明茶叶的种植对加剧土壤侵蚀影响显著。
胡学祥
关键词:水沙变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茶叶种植
基于改进鸡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为解决复杂的区域水资源配置问题,以供水单元缺水量最小和控制断面河道最小生态流量总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引入水库群调度,建立了水资源配置模型。在传统鸡群算法(CSO)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其初始种群生成方式、改进小鸡学习公式等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SO算法;在此基础上,以山西大水网规划中第一横朔州-大同受水区为例,采用改进的CSO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合理有效,改进的CSO算法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寻优性能优越。可将研究成果用于水资源配置领域。
卞雨杨侃何琦俞悦吴云汤梓杰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配置多目标优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