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

作品数:235 被引量:1,713H指数:20
相关作者:曾宪锋田代科邱贺媛刘群秀鞠瑞亭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上海辰山植物园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篇农业科学
  • 79篇生物学
  • 13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植物
  • 17篇归化植物
  • 11篇园林
  • 11篇入侵
  • 11篇圈养
  • 11篇猎豹
  • 8篇入侵植物
  • 8篇风景园林
  • 7篇杜鹃
  • 7篇栽培
  • 7篇绿地
  • 6篇土壤
  • 6篇外来入侵
  • 6篇外来入侵植物
  • 6篇环境丰容
  • 5篇引种
  • 5篇观赏
  • 4篇区系
  • 4篇种子植物
  • 4篇绿化

机构

  • 47篇上海市园林科...
  • 37篇上海辰山植物...
  • 25篇韩山师范学院
  • 22篇上海动物园
  • 21篇上海植物园
  • 13篇上海野生动物...
  • 10篇东北林业大学
  • 10篇上海市园林科...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湖南科技大学
  • 7篇扬州大学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上海农林职业...
  • 4篇上海园林(集...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5篇曾宪锋
  • 18篇邱贺媛
  • 15篇田代科
  • 12篇胡永红
  • 11篇刘群秀
  • 10篇鞠瑞亭
  • 9篇吴锋
  • 8篇李跃忠
  • 8篇王凤
  • 8篇马金双
  • 8篇孙强
  • 8篇俞锦华
  • 7篇许建中
  • 7篇张庆费
  • 6篇秦俊
  • 6篇张春英
  • 6篇张冬梅
  • 6篇徐颖
  • 6篇向言词
  • 6篇王爱善

传媒

  • 16篇广东农业科学
  • 12篇中国园林
  • 11篇野生动物学报
  • 9篇上海农业学报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森林病虫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林业科技开发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昆虫学报
  • 4篇动物学杂志
  • 4篇植物保护
  • 4篇上海畜牧兽医...
  • 4篇福建林业科技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园林科技
  • 3篇植物资源与环...
  • 3篇植物学研究
  • 2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2篇2020
  • 10篇2019
  • 12篇2018
  • 12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19篇2013
  • 26篇2012
  • 14篇2011
  • 14篇2010
  • 8篇2009
  • 15篇2008
  • 17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2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盲蝽对引种槭树的为害及其成灾机制被引量:4
2007年
陈培昶陈忠新
关键词:绿盲蝽为害槭树引种长江流域华北棉区
上海动物园合趾猿“发发”的训练被引量:3
2020年
从2018年初对饲养于上海动物园灵长二区的一头雌性合趾猿“发发”开展行为训练工作。主要介绍其训练情况、训练期间记录得到的腹股沟体温及月经周期。训练内容包括张嘴、测量体温、触诊及跟随。经数据整合分析得到“发发”的腹股沟体温为(37.1±0.5)℃,最高值为38.7℃,最低值为36.0℃。推测这与气温、动物运动状态及身体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合趾猿“发发”的月经周期为(48.3±0.8)d。
王颖
关键词:体温月经
一株淡剑灰翅夜蛾病原性真菌莱氏绿僵菌的多基因序列鉴定被引量:5
2018年
为明确从草坪害虫淡剑灰翅夜蛾Spodoptera depravata(Butler)罹病虫体分离得到的病原性真菌菌株DT2011N7的分类地位,通过形态学观察、BLAST序列比对以及基于ITS、β-tubulin和rpb2a的单基因序列分析和3个基因联合的多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T2011N7在萨氏麦芽糖酵母浸粉培养基上培养时,菌落初期呈白色,产孢后表面密布孢子呈淡绿色;分生孢子为椭圆形,大小为3.5~5.5μm×2.0~2.8μm。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菌株DT2011N7与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一致性最高,达99%~100%;在3个单基因及多基因系统进化树中,该菌株均与莱氏绿僵菌聚在同一进化分支中,自展值达99~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同源性比对结果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将菌株DT2011N7鉴定为莱氏绿僵菌M.rileyi。
罗卿权路广亮徐颖李丽王凤
关键词:系统进化树单基因多基因
圈养条件下赤斑羚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被引量:7
2011年
2010年6月,在上海动物园繁殖场的赤斑羚饲养区,采用人为观察与摄像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10只圈养赤斑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斑羚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趴卧(43.11%)和采食(38.21%),站立行为(12.40%)次之,运动行为(3.53%)和修饰行为(2.45%)较少,其他行为仅占0.31%,所占比例最低。在活动规律上,赤斑羚一般在7:00左右开始活动,一天中趴卧、采食和站立是主要的3种行为。趴卧行为在11:00~11:55和15:00~15:55处形成波峰,在8:00~8:55和14:00~14:55处形成波谷。在9:00~9:55和14:00~14:55是采食高峰,在11:00~11:55是采食低峰。站立行为和运动行为均在8:00~8:55形成波峰。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所占比例较少,在一天中分布的较为均匀。
郑建清
关键词:活动节律圈养
绿色剧场草坪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2016年
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当今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本研究根据场地功能需求和所在地土壤、气候、水文等环境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及土壤改良、地形改造、排灌系统安装等施工技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园林模式,最终提高了绿色剧场草坪的整体景观性和功能性。另外,在硬件设施上最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使浇灌质量和效率分别提高200倍和8.33倍,排水速率提高9倍,水利用率达到85%,节水42.2%,既解决了区域浇灌、排水的难题,又延长了绿色剧场生命周期、实现对城市零排放等生态效益,在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示范效果。
邢强
关键词:生态建设可持续利用土壤改良
人工育幼对幼猎豹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解决母豹弃子、不能正常哺育幼猎豹的问题,通过育幼环境控制、取出后处理、人工哺育方法的研究,探索人工哺育猎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工哺育结合义母狗哺育,幼豹平均成活率达89%,幼豹生长发育状况较好,初生体重421~549g,呼吸38~42次/min。1例7胞胎幼豹的成活率达100%,初生体重平均达519.6g,30、60、90日龄的平均体重分别达1534.1、2770.4、6398.1g。幼豹的体长增长最快,腹围增长最慢。以上结果说明,人工育幼猎豹是切实可行的。
俞锦华
关键词:猎豹人工哺育生长发育
福建省3种新记录归化植物被引量:6
2013年
报道了3种福建省新记录归化植物:紫斑大戟(Euphorbia hyssopifolia L.)、黄珠子草(Phyllanthus virgatus Forst.f.)、丝毛雀稗(Paspalum urvillei Steud.),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学标本室(CANT)。
曾宪锋邱贺媛
关键词:归化植物入侵植物
海南省3种新记录归化植物被引量:3
2012年
报道了海南省2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它们是圭亚那笔花豆〔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Sw.〕、假酸浆〔Nicandraphysaloides(L.)Gaertn.〕和翼茎阔苞菊〔Pluchea sagittalis(Lam.)Cabrera.〕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学标本室(CANT)。
曾宪锋邱贺媛林静兰林泽敏马金双
关键词:归化植物
牡丹反季节花期调控技术路线被引量:5
2012年
在提出牡丹花期调控的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牡丹花期调控的技术路线;并对线路图中的花期调控关键技术一一进行阐述,指出了把控好各个技术环节,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可实现牡丹适时、优质开花的目标。
叶子易胡永红李临剑
关键词:反季节花期调控路线图
福建省禾本科一种新记录植物——海雀稗被引量:2
2012年
报道了禾本科1种福建省新记录植物——海雀稗Paspalum urvillei Steud.。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学标本室(CANT)。
曾宪锋
关键词:禾本科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