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58B02)
- 作品数:28 被引量:238H指数:11
- 相关作者:周红杰李亚莉秘鸣黄云战张春花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中环境因子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对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接种发酵有益菌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F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 Fisch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固态发酵,并对固态发酵过程中的发酵因子进行跟踪调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普洱熟茶品质与发酵因子的回归模型,探明发酵因子对普洱熟茶品质形成的影响,为人工接种优势有益菌种加工特色风味普洱熟茶的新工艺提供技术参数。
- 单治国张春花袁文侠周红杰
- 关键词:普洱茶有益菌固态发酵感官品质
- 不同有益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0
- 2010年
-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有益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探讨了授权专利有益菌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 Fisch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3.66%,其中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占33.5%;黑曲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74.77%;少根根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4.19%;酿酒酵母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9.15%。黑曲霉、少根根霉固态发酵的普洱茶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分别占31.24%、24.04%;酿酒酵母固态发酵的普洱茶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都比较高,分别达21.89%、24.07%。感官审评表明,绿色木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陈香透花-木香;黑曲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陈香透花果香;少根根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甘滑,陈香浓;酿酒酵母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和甘滑,香气陈香较显。
- 张春花单治国袁文侠李亚莉孙婷婷秦太峰夏凯国任洪涛李国荣周红杰
- 关键词:普洱茶有益菌固态发酵香气成分
- 比色法测定茶叶GABA含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应用比色法、HPLC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同时测定了六大茶类共45个样品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HPLC与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比色法和HPLC法测定的普洱茶、红茶、白茶、黄茶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应用比色法测得的普洱茶和黑茶中GABA含量比HPLC测定结果高,而其他茶类测定结果低,推测茶叶中含有化学物质(色素、氨基酸等)干扰比色法测定。目前比色法不能应用于茶叶GABA测定,需要进一步改进方法以排除如氨基酸、茶色素等的干扰。
- 魏珍珍赵明李双容杨四润周红杰
- 关键词:比色法测定茶叶COLORIMETRIC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
- 普洱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1年
- 阐述了普洱茶原料、温度、湿度、微生物、通气量、渥堆时间等诸多因子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并就目前普洱茶发酵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朱广鑫周红杰赵明
- 关键词:普洱茶微生物发酵茶多酚优势菌
- 普洱茶发酵自动化生产专利技术的研发被引量:8
- 2011年
- 针对普洱茶传统发酵工艺和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可控性操作差等诸多弊端,研发集自动潮水、保温保湿发酵、旋转翻堆等技术于一体的多功能双层保湿转动式普洱茶发酵罐(专利号ZL 2009201116889),可实现普洱茶发酵过程的自动化、清洁化、数字化、标准化和可控性操作。
- 吴绍帅李亚莉黄云战杨明容周红杰
- 关键词:普洱茶发酵自动化
- 1株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2
- 2014年
- 为筛选产洛伐他汀菌株,从不同来源的12个红曲米样品中,分离得到56株菌。通过薄层层析法初筛,HPLC复筛,得到5株产洛伐他汀菌株。对其中1株洛伐他汀产量最高的菌株MPT13(0.263 mg/mL)进行个体形态、菌落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与GenBank中已有的有关序列进行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鉴定菌株MPT13为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
- 黑利生周红杰秘鸣卓婧李亚莉
- 关键词:洛伐他汀红曲霉菌株
- 云南晒青绿茶和普洱茶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从晒青绿茶和八级普洱茶中提取、纯化得到2种茶多糖TPS1和TPS2。通过体外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的能力和体内动物试验确定这2种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2种茶多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白鼠体内的总抗氧化能力和体内羟自由基抑制率;能够减少小白鼠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但对小白鼠血清中黄嘌啉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较小;雌雄小鼠间差异较大;体外清除自由基DPPH的效果不明显。
- 胡小静陈叶龚加顺
- 关键词:晒青绿茶普洱茶多糖抗氧化活性
- 1株紫色红曲菌(MPT13)产洛伐他汀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6
- 2013年
- 以专利菌株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MPT13为供试菌株(专利号:201010182965.9),通过液态发酵试验优化其培养条件,研究其产洛伐他汀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MPT13菌株的最优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以甘油作为最佳碳源、大豆粉作为最佳氮源,最佳培养基成分(g/L)为:甘油90 mL,大豆粉7.5 g,MgSO40.5 g,NaNO32 g,KH2PO41.5 g,水500 mL,培养温度28℃,装液量20%,接种量5%,培养12 d。
- 李亚莉黑利生秘鸣卓婧周红杰
- 关键词:发酵条件
- 产洛伐他汀紫色红曲霉发酵普洱茶初探被引量:5
- 2013年
- 以晒青茶为原料,接种专利菌株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MPT13(专利号:201010182965.9)发酵普洱茶,设不接种菌株为对照。通过灭菌/不灭菌、菌种形态(固态菌、液态菌)、接种时间方式、发酵温度等因子的组合实验,研究该菌株在普洱茶发酵中产洛伐他汀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照样中均未检测到洛伐他汀,而接种菌株的茶样洛伐他汀含量为0-0.199mg/g,说明不同处理对菌株产洛伐他汀有不同影响。同时,接种该菌株进行发酵后,发酵茶样中的主要功能物质化学成分含量较对照样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有所提高,具有传统普洱茶的品质风味,在香气和滋味方面有新的特点,具有明显的酯香。
- 李亚莉黑利生秘鸣卓婧周红杰
- 关键词:普洱茶发酵
- 移动式普洱茶翻堆机的设计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普洱茶发酵人工翻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清洁卫生不规范等问题,对普洱茶发酵人工翻堆各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对各动作采用机械模拟方式进行创新设计,该机主要由翻堆装置、输送装置和解块装置等共同组成,通过各部分有机配合,达到操作方便,实现翻堆、输送、解块等工艺一次完成。为创新规范普洱茶加工工艺,有效监控普洱茶渥堆发酵品质,以及综合效益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 李亚莉郝强黑利生周红杰黄云战
- 关键词:普洱茶发酵翻堆翻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