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40042)
- 作品数:7 被引量:109H指数:5
- 相关作者:高凤兰郑娟曼张先亮宁悦彤徐颖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可不是”的语篇功能及词汇化被引量:15
- 2011年
- 现代汉语中的习用语"可不是",从分布和功能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个:一是应答语,记为"可不是1";二是篇章连接成分,记为"可不是2"。"可不是1"有赞同、确认、知晓、应酬、转换话题、信道等六种功能;"可不是2"有强化肯定、提醒注意、语段连接等三种功能。文章还探讨了"可不是"的词汇化过程,并指出为何没有彻底发展到"可不"的原因。
- 张先亮
- 关键词:语篇功能词汇化
- 从贬抑性习语构式看构式化的机制——以“真是(的)”与“整个一个X”为例被引量:39
- 2012年
-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为数不少的贬抑性习语构式,其情感意义不能从其组构成分中推导出来,与其他构式之间也存在比较模糊的共性承继关系。本文以实体构式"真是(的)"与图式构式"整个一个X"为例,对这些贬抑性习语构式的构式化机制作了探讨,发现简省式、总括副词、必然情态副词、主观小量词等构形特征与贬抑义之间存在系统性的、可论证的联系,它们为贬抑义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而语境意义的频繁浮现促成了贬抑义的最终固化。
- 郑娟曼
- 关键词:构式习语
- 论维果茨基概念形成过程的语言发展观被引量:5
- 2011年
- 概念形成过程是维果茨基对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及其反映形式——意识的探索。他通过儿童语言发展的科学实验论证了儿童日常概念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日常概念和学校教授的科学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从科学概念与外语言语发展的相似性导论出外语教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 徐颖高凤兰
- 论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被引量:7
- 2010年
- 言语活动论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其创建者А.А.列昂节夫在继承俄罗斯维——列——卢学派理论的基础上,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活动观出发,提出了言语活动过程的动态发展理论,并在活动与意识相互统一的原则下,阐释了言语活动的动机目的性、意识控制性、社会文化性和动态结构性等特征,为其理论的实践应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高凤兰宁悦彤
- 关键词:言语活动哲学溯源
- 论维果茨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哲学观被引量:21
- 2009年
- 在言语思维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中,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从对立与统一、部分与整体、并行与交叉的辩证角度出发,提出了思维与言语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理论。完美诠释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为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 高凤兰
- 关键词:相互作用
- 波铁布尼亚的语言哲学观被引量:5
- 2010年
- 波铁布尼亚是著名的俄乌哲学家、思想家、语言学家,其语言哲学思想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甚至世界哲学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系统研究波铁布尼亚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历史比较方法,深入挖掘其思想渊源,全面概述其语言哲学思想;同时,概括波铁布尼亚语言研究的概念理论。本研究有助于了解乌克兰和俄罗斯语言哲学的历史渊源,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认识有理论指导意义,为促进我国对乌克兰和俄罗斯语言哲学、文化哲学、俄罗斯哲学史、美学的了解和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 高国翠高凤兰
- 关键词:语言哲学观思想渊源
- 从引述回应式看汉语习语构式的贬抑倾向被引量:23
- 2012年
- 情感意义不仅可以固定地依附在词语上,还可以固定地存在于句法结构之中。句法结构的情感意义不总是其组构成分情感意义的简单相加。比如"X什么X(哭什么哭)"、"X个Q(呵个头)"、"还X呢(还温柔呢)"这类构式的贬抑义,就与其用于引述性回应中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及其所在句式的语气密切相关。
- 郑娟曼
- 关键词:情感意义贬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