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322025-18)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322025-18)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黄莉柳青吕福通谢丹尼陈一君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孕早期
  • 2篇绒毛
  • 2篇绒毛膜
  • 2篇绒毛膜细胞
  • 2篇细胞
  • 2篇膜细胞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贫血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制备
  • 1篇产前
  • 1篇产前诊断

机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篇孙燕萍
  • 1篇牛向丽
  • 1篇陈一君
  • 1篇谢丹尼
  • 1篇吕福通
  • 1篇柳青
  • 1篇黄莉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法用于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及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用COOK公司的绒毛活检吸管,经宫颈吸取绒毛膜细胞(chorion ic villous samp lings,CVS)标本,分两组:1组直接行地贫基因诊断,另1组进行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收获细胞后行地贫基因诊断。结果取材手术69例,64例取材成功,63例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成功,1例培养失败,培养成功率为98.44%。64例中有6例绒毛取材量极少,无法直接提取DNA行地贫基因诊断,经培养后完成基因诊断。产前诊断结果:63例中29例正常儿,异常34例,其中:Bart’s胎儿2例,HbH胎儿1例,α地贫基因携带者12例,HbCS胎儿2例,β地贫纯合子3例,β重型地贫6例,β地贫基因携带者5例,α+β复合地贫纯合子1例,α+β复合地贫杂合子2例。结论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方法简单易行,技术稳定,需标本量少,安全,结果可靠。可应用于地贫的产前诊断。
黄莉何冰谢丹尼陈一君吕福通檀大羡莫璐
关键词:绒毛膜细胞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
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摸索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方法。方法:对55例孕早期绒毛膜细胞酶消化解离后,进行原位培养和原位染色体制备。结果: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孕早期绒毛膜原位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方法,在55例孕早期绒毛膜细胞中,除3例因污染培养失败外,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4.54%。结论:该方法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培养时间短、细胞损耗小、染色体形态质量好,可供分析的染色体核型多,对异常胎儿能及早终止妊娠。
黄莉谢丹尼吕福通柳青陈一君孙燕萍牛向丽
关键词:绒毛膜细胞染色体制备
共1页<1>
聚类工具0